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 1 985年中国发明协会的成立为标志开始了第二阶段。以 1 994年中国创造学会的正式成立为标志 ,开始了第三阶段 ,即独立研究 ,形成学派的阶段。1 994年 6月 9日 ,经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国家民政部审核批准 ,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刘杰任名誉会长 ,袁张度任会长 ,黄坤益、甄健民、陈康民等任副会长 ,倪志福、雷洁琼、汪道涵等为高级顾问。中国创造学会成立后 ,进一步推动了创造学的独立研究和创造力开发工作。委托湖南省创造学会等单位创办了会刊《创造天地》(孟天雄任主编 ) ,该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创…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财贸系统第一个研究市场预测的学术团体——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市场预测研究会子元月14日正式成立。市场预测研究会的宗旨是,组织北京地区的商业工作者、科研、教学人员,对市场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科学管理水平服务。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郭志军任研究会理事长,办事机构设在北京市财贸职工学院。  相似文献   

3.
经安徽省科协研究,同意成立安徽省未来研究会。1985年元月17日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正式成立了安徽省未来研究会筹委会。筹委会挂靠在合肥工业大学预测研究室,由陈玉祥同志任筹委会主任委员,高钟、赵营波同志任副主任委员。省科协、省计委、省统计局、省社会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有关单位和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3,(11):69-70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与福建省科协举办的《学会》杂志编委会会议于2002年10月15-16日在福州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同志和学会学术部部长马阳同志,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群英同志以及来自18个全国性学会,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6个副省级市科协的编委和有关代表共计70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学会》杂志编委会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本届编委会由冯长根任主任,  相似文献   

5.
《学会》2003,(7)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本刊原主编赵文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7月 7日 19时 0 6分在福州逝世 ,享年 74岁。赵文澄同志 1930年 1月出生于福州 ,194 9年 2月在福州参加革命工作。 1983年 7月主持福建省科协工作 ,任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1986年 11月至年 12月任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1991至 1994年任学会月刊主编。 1992年 4月正式离休。赵文澄同志热爱科技事业 ,先后从事科技管理和科技群团工作 38年 ,为福建省科技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1年被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受…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9月26日~10月5日,中国科协赴北欧工程教育考察团访问了挪威、瑞典和芬兰北欧三国。代表团由中国科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等单位共8人组成,中国科协国际部副部长梁英南同志任团长。  相似文献   

7.
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发明协会是在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科院院士及社会活动家等联合倡议,经上级批准,于1985年在北京成立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科技部,挂靠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参加联合倡议的有胡锦涛、倪志福、邹家华、王兆国、宋健、张劲夫、汪道涵等领导干部,有钱学森、黄家驷、金善宝、王大珩、严东生、张光斗、侯祥麟、沈鸿、武衡等当时的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还有王崇伦等发明家。倡议成立中国发明协会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协会成立后,聂荣臻同志任名誉会长,武衡同志为会长(一、二、三届),倪志福同志为第四届全国理事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原名中国生物化学会)于1979年5月成立,1993年10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应睐院士任第一届理事长。学会现任理事长(第十一届理事会)为李林院士。学会的主要业务涉及学术交流、科学与继续教育、期刊出版、国际合作、人才推荐、技术咨询等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学会下设6个分会和11个专业委员会。根据工作内容,学会设立了9个工作委员会,分别负责学会的学术交流、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9.
《资源科学》2012,34(12)
2013年10月23日,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我会成立30周年以来,在促进资源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普及资源科学知识、增强学会影响力与凝聚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6,(4):66
正武汉市科协成立于1964年,由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区科协和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组成。目前全市拥有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88个,企业科协146个,区科协13个。半个世纪以来,武汉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3,(10):16-16
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成立于2002年6月3日,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管理服务中心批准的全国性民办教育行业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任该会的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柳斌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陶西平任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主席。  相似文献   

12.
《资源科学》2012,(12):2435
2013年10月23日,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我会成立30周年以来,在促进资源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普及资源科学知识、增强学会影响力与凝聚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再创佳绩,学会理事会研究决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秦革,1938年出生于东北延边和龙县。1960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学习。1963年9月,成为中科大首届毕业生。毕业之初,秦革被分配至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1988年,当“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之后,秦革成立北京海淀康拓科技开发公司并任首任总经理,创出了一条军转民的“康拓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科学学研究》2001,19(1):107-108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00年12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理事和特邀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本会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召开的一次盛会,也是我会领导班子走向年轻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团结、紧张、热情洋溢的气氛,圆满完成了预期的任务。 1 会议审议了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听取了老同志和各课题组的报告。 罗伟同志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学的研究事业和研究会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对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作了认真的总结,并对新的理事会的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张永谦同志作了研究会章程的补充说明,对研究会增补理事等问题提出了若干补充规定。 冯之浚、吴明瑜、田夫等老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冯之浚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新的理事会的工作提出八条意见:一、要新老合作,开拓前进;二、要把握大局、服务大局、服从大局、适应大局;三、要弘故图新,有自己的风格;四、要走向社会;五、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六、科学学要进大学、进学位;七、要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八、要团结合作。 吴明瑜同志说:第三届理事会在冯之浚理事长的领导下出现了四个重要变化:第一、研究会有了学术上的生气,表现在理论创新、领域开拓,成果丰硕。第二,重视提携、举荐新生力量,逐步解决了队伍“老化”问题,为研究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强大后劲;三是加强了各方面的团结,上下左右的团结、与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县级的合作,扩大了研究会的活动舞台和影响;四是经费有所宽裕,支持了研究活动的开展。这些变化为研究会今后的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会上,研究会各课题组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道路选择与具体措施研究》、《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状况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和对策》、《科学学概论》、《21世纪中国非义务教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战略研究》、《软科学概论》等重点课题进行了汇报。 与会理事和代表认真听取了上述领导同志和专家的报告,对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对冯之浚理事长在第三届理事会工作中实现创新与突破方面的领导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通过了罗伟同志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及张永谦同志向大会作的关于研究会章程的补充说明。 2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 推选邹祖烨同志任理事长;方新同志任常务副理事长;王春法、刘则渊、孙海鹰、吴敬华、张碧晖、李光、杜平、金丹阳、柳卸林、顾文兴、黄培清、曾国屏、蒋国华、薛澜(按姓氏笔划排序)同志任副理事长;马阳、李琬、李新男、陈光、陈劲、邱均平、孟鸿伟、杨湘平、胡志坚、俞世琛、蒋慧工、雷德森、鲍克、蔡莉(按姓氏笔划排序)同志任常务理事;聘任杨湘平同志任秘书长。 对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调整。 柳卸林同志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俞世琛同志任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金碧辉同志任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光同志任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春法同志任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刚渊同志任理论科学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国屏同志任科学与社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齐建国同志任科学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穆荣平同志任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新男同志任科技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蒋国华同志任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于欣荣同志任学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同志任知识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连燕华同志任科技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孟鸿伟同志任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彭树堂同志任民营企业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 聘任龚育之、冯之浚、吴明瑜、罗伟同志为我会名誉理事长;方放、王兴成、刘吉、刘茂才、严义埙、张永谦、张念椿、杨沛霆、何钟秀、陈益升、李惠国、夏禹龙、韩秉成(按姓氏笔划排序)同志为学术指导委员。 3 第四届事事会理事长邹祖烨同志代表常务理事会作了《把研究会建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智库型组织》的报告,对研究会今后的工作作了部署(详见本期“科技论坛”栏内报告全文)。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2001年1月2日  相似文献   

15.
机械学、摩擦学专家、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谢友柏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谢柏友教授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内燃机制造专业,并留校在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任教.1959年任讲师;1965年任教研室副主任;1979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室主任,同年西安交大被批准设立机械学博士点,任该点首任博士导师;1986年任教授;1988年研究室扩充为研究所,任所长迄今.曾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7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术摩擦学学会成立后,谢友柏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2年任理事长;同时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他还兼任《摩擦学学报》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离休干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荣誉理事任丰平同志因病于2000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任丰平同志山西汾阳人,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1942年调入延安新华社,先后任翻译,编辑;1946年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特派记者;解放后曾任山西分社、天津分社社长;新华社总社国内部分管组组长、国际部东方组组长、新华社总社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78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负责人,1982年开始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和常务理事。 任丰平同志在几十年工作中,为党的新闻、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000年1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资源科学》2012,34(11):2223
2013年10月23日,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我会成立30周年以来,在促进资源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普及资源科学知识、增强学会影响力与凝聚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再创佳绩,学会理事会研究决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组织撰写纪念性学术论文,在学会主办的《自然资源学报》、《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市属软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成立于1984年,是经北京市科委认定的"科技政策模拟与决策支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智库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心长期致力于科技统计与分析、科技战略与政策、城市现代化发展三大领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应当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从北京市的现实经济结构来看,建国以来形成的大而全的产业格局是不合适的。在制定北京市未来15年(1996-2010)的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有所取舍和侧重,即必须既考虑到北京市作为首都的城市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同时又必须发挥北京市的自身优势。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的巨大优势在于,她聚集了众多的知名高等院校、大批中央及地方的重要科  相似文献   

20.
<正>孙占芳,教授,博士生导师,经营学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访问学者,韩国国际跨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美国世界高等教育报社社长。任亚洲女教授企业家协会会长,国际跨文化发展研究学会会长,韩国韩中社会科学学会副会长,韩国东北亚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经济学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