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2.
邓燕华 《班主任》2002,(4):16-17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是不会忽视家访的作用的,但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一、心怀戒备,不冷不热教师家访为的是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共同寻求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欢迎的,可也有部分家长心存  相似文献   

3.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4.
慕利华 《教师》2012,(24):15-15
一、将家访变相为"请家长"的弊端 家访是教师获得家长信任和支持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交流渠道的不断畅通 。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沟通是心灵的对话,心灵的距离有时就是脚下的距离。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拉近自身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家访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直接倾听家长对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陪妈妈家访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建设性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家校教育“统一战线”的有效途径。现结合家访工作实践具体谈谈我对开展家访工作的几点认识: 一、忌锐气过盛。态度宜平和诚恳──力求和谐 尊重和理解是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心灵沟通的纽带。而在实际的家访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由于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所致,在对待家长的态度方面表现得锐气过盛。他们不知大高地厚将自己与家长视为上下级关系,好像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都是家长一手造成似的,因而对家长轻则明…  相似文献   

7.
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适时家访,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在家表现,掌握教育的主动权,也可以同一些家长交流探讨教育中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有的教师误解了家访的真正目的,把家访同“告状”联系在一起。学生成绩下降,违反纪律,教师便带着情绪家访,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其目的多在于让家长严加管教。这样的家访,让学生动辄挨骂,甚至遭打。更有甚者,学生有什么缺点错误,一个电话,一张纸条,甚至只凭“请家长”三个字,便将教师的家访转化为家长的‘书访”了。这简单的调换,给教师带…  相似文献   

8.
何禾 《教育》2014,(8):80-80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能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入户家访,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聆听家长的心声,有效拉近家校距离,这是其它家校沟通方式难以企及的。各国教师都会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美国教师尤其重视家访。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且都会认真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妨看看美国教师如何进行家访,希望从中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幼儿园进行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家长面对面相互了解和沟通 ,增进彼此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以往家访大多是老师的职责 ,园长参与的很少 ,园长对家访的效果、家长对家访的反应所知甚少。今年我主动提出和班级教师一起去家访 ,通过家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园长家访可了解每位教师与家长、幼儿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从家长与教师交谈的语气、表情中 ,园长可观察出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是接纳、欢迎还是排斥 ,家长对教师不同的反应 ,折射出教师平日的工作质量。二、园长家访可了解每名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家访过程中切忌以下六点: 一忌告状式家访。告状式家访是指教师在同学生家长谈话时,带着情绪把学生在校的错误表现尽告其父母。其目的多在于让家长对学生严加管教,借家长的威严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这种家访,往往事与愿违,形成师生的对立。家访是教师出于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护,应以介绍学生在校的成绩与进步为主,并适当指出其不足,以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更需要家访,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经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暑假,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家访活动。根据这次家访的亲身经历,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深刻地认识到家访的意义是多么重要。一、家访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无比的尊敬。看到家长、学生高兴的样子,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只有多见面,多交流,才会感觉亲近,感情才会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即使  相似文献   

12.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传家宝",是密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有效途径,是搭建家校共管平台的基础,是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子女正确方法的好时机。它仍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满怀着对学生的爱心做好家访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寒假期间教师家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此举重在增进教师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只有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家长才会用心配合学校教育;只有我们把学生当亲人,家长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教师家访,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教师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始终有效的工作方法。原因很简单,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二三十年前,家访是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的基本方式是徒步或者骑自行车。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与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家访,可以让老师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与期望;家访,也可以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但今天,家访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话题。当下的家访确实遇到很大的难题:家长都很忙,家长在家的时间不再固定。类似寄宿制学校孩子们的家庭普遍较远,这样教师家访就很不方便。同时,现代通  相似文献   

17.
家教荟萃     
家长不妨常“校访”教师家访,是架起家校桥梁的好途径。家长到学校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谋求共同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此举也值得倡导。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至少四五十人以上,教师家访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覆盖率,且由于工作时间紧、学生居住分散、家长工作时间不一致,造成教师家访难。教师需要将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及时与家长交流,尽管有时可通过电话进行交谈,但总觉有未尽事宜。倡导家长“校访”,主动权交给家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学校的有关信息、本人的最佳校访时间,让学生带信或电话先行预约,以利及时“…  相似文献   

18.
教师家访可以直接彳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家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耐心倾听家长对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家访的艺术     
“家访”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成功的“家访”不但能加强教师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措施,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促进教学工作。反之,则劳而无益,事倍功半。一、明确家访目的,突出家访重点。家访的主要目的是:①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③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由于每次家访的目的不同,因而,家访时的谈话内容和谈话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家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组织谈话  相似文献   

20.
李波涛 《考试周刊》2009,(35):204-204
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所以做好家访是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家访能够让教师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和理解,使其真正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生一对一心贴心的交流,能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