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面对学习成绩、个体性格、身心素质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从家庭、社会到学校,都一味地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区分学生的优良中差,这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于是便有许多怪现象盛行。“差生”称谓的通行。学习不好是差生,品德表现不好也是差生  相似文献   

2.
柳文茂 《河北教育》2002,(12):11-11
后进生即通常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或不够好,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品德行为、学习成绩或心理倾向差的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差生”这个词并不可取。把这个词强加于某些学生身上,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差生”的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可能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优生”,学习成绩好,但可能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这就是说,表现较好的学生也有“差生”行为。前苏联的布隆斯基指…  相似文献   

3.
“差生”,一般包括单差生和双差生.所谓单差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或智商稍低的学生,所谓双差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品德修养差的学生,我们通常说的“差生”,多是指双差生,这些人在班内人数虽少,但破坏性较强,影响面较宽,不及时教育挽救不仅会给本人、班级造成  相似文献   

4.
差生一般指中、小学生中学习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而对那些不仅学习差,而且品德也差的学生又称双差生。双差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孙亚东所谓后进生,即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品德修养也差的学生。造成“双差”的根本原因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觉得差生工作难做,即使做了,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育方法不对路。...  相似文献   

6.
“亲其师,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好,就能听他的话,就爱听他上的课,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注重这种感情投入。 几年来的政治课教学实践告诉我,差生中间品德差的只是极个别,而绝大部分差生则是认识模糊,缺乏上进心,学习无动力;有的则是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造成这种差生的原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差生还是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因此,若要改变差生的这些状况,必须从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消除影响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入手,而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一片爱心。 一个教师对差生如果能象父母对子女那样望子成龙、寄于良好的期望,学生就会在学习、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进步,反之、教师对差生失去信心,放任自流、斥之为愚笨,使他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差生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减少差生,有效转化差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问题。一、差生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差生可以分为单差生和双差生,单差生又可分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又称学习困难学生)和纪律差的学生,双差生是指成绩或纪律都差的学生。本文的差生是指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差生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缺少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差生学习成绩低下,不百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低,而是由于他…  相似文献   

8.
老师: 您常教育鼓励我们要争取当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您也常批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可是,从您的言行中我们看出,在您的心目中还有一种“三好生”,也有一种“三差生”。您心目中的另一种“三好生”就是长相好、穿着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您心目中的“三差生”就是长相差、穿着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令我们  相似文献   

9.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所谓“差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被人们视为差生,是对同处于先进状态、中间状态的学生相比较而言的,一般是指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方面差的学生。他们都常搞恶作剧,打架斗殴。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本人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也严重地妨碍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通常把学习成绩差或不守纪律或品德不好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差生只是相对于优生而言,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差生的存在。切实做好转变差生的工作,尽量使每一个差生进步,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出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转变差生的丰富经验,使很多“智力迟钝”的或者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都转变了过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公民,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是,也要看到,至今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转变差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待差生采取的依然是陈旧甚至错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后进生俗称“差生”,是在同龄人、同一班级中掉队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差、品德不良,那么他们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相似文献   

12.
差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建设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教好每一个学生,尤其要教好“差生”。 “差生”也叫后进生,一般可分为单差生和双差生。单差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与纪律都差的学生。这里主要指学习上掉队的差生,我们通过谈话、座谈、观察等方法,了解他们的心态,分析其成绩落后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差生的智力是正常的,造成他们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问题。 1、盲目心理 不少差生学习缺乏正确而强烈的动机,多数是被动的,是在家长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威逼”之下上的初中。因此,人在教室心在外,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 2、厌学心理 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做不出,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单靠拼时间,学生负担重,产生不想学习、讨厌学习的心里。而越不想读书,学习成绩越下降,成绩越差,就越没有信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差生”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学校里都客观存在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学习成绩又很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没有确切的定义,我们暂且不妥当地称之谓“差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差生”已占学生总数6-10%,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数字。柳斌同志曾说过:“学校要十分重视差生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  相似文献   

14.
现在所说的问题薄弱生,也叫差生。问题薄弱生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成绩好,品德差;品德好,成绩差;成绩与品德均差。问题薄弱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家庭教育失误的,有学校忽视思想教育的,有社会环境影响的等。问题薄弱生的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者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使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它的生命意义,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要重新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从1999年以来,我大多时间一直在和问题薄弱生班打交道,每年都接一个被称为全校最差的高三班级。这些班级的共同特点是,除了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差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憾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想转化好"差生",首先就要了解"差生"形成的原因,他们从初中到高中,随着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任务的加重,一部分学生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因种种的原因,导致这些学生不但没有及时克服遇到的困难,而且学习上思想上出现了滑坡,成为学生中的后进层,究其成因,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各类学校里都存在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学习成绩又很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没有确切定义,我们暂且不妥当地称之谓“差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差生”已占学生总数7—10%,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数字。  相似文献   

17.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些是丧失了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为使差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可帮助他们首先在学习的某一方面取得好成绩,实现一点突破,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1、引导差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差生不一定样样都差,也有其特长。我们应全面看待差生,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优点,扬其长,避其短,并引导他们发现和重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各人的评价标准不一,集中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指在品德行为方面有过错的学生;另一类是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差、各科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再一类是指品德行为、学习成绩双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除部分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均呈现优秀之外,大部分学生处于中间状态,差生虽然只占全班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对整个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是造成教学效果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维护差生的自尊心,排除心理障碍自尊心是一个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本能心理反应,不能随便受到伤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各种环境的共同影响,少年儿童的自尊心也不断增强。差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品德低劣、不良言行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训斥,…  相似文献   

20.
在一班几十个学生中,学习成绩好、中、差是经常存在的。它就象人的十个指头一样,永远也不得整齐。但有时,学生由于环境变坏,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变成差生;学生由于环境变好,成绩差的学生也可能变为成绩好的学生。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