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为职教界广泛关注。本文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从国家职教政策、教育人事制度、学校管理层面、教师个人层面及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几方面分析当前制约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几大因素,并围绕主要因素对造成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赤峰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赤峰职教城"建设的方案已于2016年正式启动,在保证一所本科、两所高职、五所中职院校有序搬迁入园的核心问题下,院校间的专业设置整合优化也是即将解决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调研所涉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其现状,从中找出现有专业设置对职教城建设的不足之处,继而明确赤峰职教城建设下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口,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得如何,标志着职业院校能否走强,决定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等职业院校应把专业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好,学校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目益突出,如校际间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的在职进修落实不到位、企业兼职教师引进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跨越的瓶颈.这一瓶颈的突破,单靠职业院校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基于此,文章提出应由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在区域内实现职教师资"无校籍管理",促进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总体发展离不开后期的专业培训,在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开展教育师资培训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总体素质促进专业教师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存在很多问题及不足,因此提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正>有这样一位企业家,20多年来专业、专心、专注于"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软件开发、技能大赛举办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他发表了几十篇职业教育文章,应邀参与了上百期的职教论坛,并在各级院校作了上百次关于职教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演讲,在葡萄牙、泰国、越南、印尼等国也作了多场专题报告。他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强调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实训  相似文献   

7.
付晓 《职教通讯》2019,(13):21-27
职业院校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领域特有的问题,是研究职业教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应届毕业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职教领域的师资现状,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从革新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及其程序、构建“校企双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探析中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供给优化路径,为解决职教领域面临的职教师资问题提供可能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颁布体现了职业教育一体化、现代性、超越性等设计理念,这给职教本科院校在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新的要求。面对诸多挑战,职教本科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在学科、专业、师资、科研等建设方面理清发展思路,体现职教本科院校本质属性,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赤峰学院转型与赤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究了建设职教城的必要性,建设什么样的职教城,职教城实现哪些功能,赤峰学院如何与赤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等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对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动迁入职教城学校的学科建设,深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层次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迁入院校核心竞争力和职教城建设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职教集团建设应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常态联系和互动发展这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促进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着力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着力解决职业教育的国际发展问题,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制,主动适应职教集团企业海外拓展需要,推动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的工作部署,加速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进程,职业院校、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将全力关注、支持、探索,着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区域特色发展,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2014至2020年中长期规划,为我国人才工作和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任务、原则和措施。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实现由院校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地方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在探索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时存在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出现偏差、人才培养范式偏离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研究动能不足、职教本科建设的本质理解模糊等问题。地方高职院校应当厘清发展职教本科的逻辑起点,凝聚共识,坚持技术人才培养总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值赋能,创立职业教育研究品牌;稳步推进,把握职教本科建设的根本之意,在此基础上创建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发展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合作:共建美好未来”,聚焦世界职教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动向,由职教论坛、国际职教展、职教院校合作洽谈会以及青年领袖营等交流活动组成。大会旨在帮助广大职教院校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校际合作,进一步激发职教院校办学活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肯定了中国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她表示,中国政府支持职教院校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中国职业院校与各国分享职业教育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4.
高效能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同时它也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职教教师的内涵分析出发,指出了教师效能对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性,继而对职教教师效能的提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梦卿  万娥 《职教论坛》2012,(10):64-67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职业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新时期各级政府对“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在政府统筹下,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很好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10,(9):88-88
全国职业院校"虚拟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承办,《职业教育研究》杂志协办。论坛旨在促进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院校在虚拟现实类课程开发方面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双师型”教师有着独特的特征,但职业教育一直沿用普通教育的职称评定制度,抑制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阻滞了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能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定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职业院校为其提供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专门人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具备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根据我国职教教师来源和实际组成,应通过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途径,增强职教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丰富教师一线生产经验,以便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专业建设是保障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职教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源动力”。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建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为手段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职教界的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有文化传统、域外经验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的依据,但这些依据自身是可疑的。从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以及高等教育的经验来看,建设本科层次职教专业是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更好选择。在操作层面,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部分普通教育本科专业转型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二是将部分有条件的专科高职专业升级为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