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办私学的教育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他承继了周代的"四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他的教育主旨是以德育人,培养的对象是他心目中能够"修己以敬"的君子,目的是服务于政治,使受教育者能够"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相似文献   

2.
孔门弟子多为成人,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如: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修己安人、知行合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视同仁、互教互学等。研究和整理孔子宝贵的成人教育思想遗产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成人教育发展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孔子私学讲的是治道(一)孔子私学传习治道是为培养佐治人才服务的孔子开创儒家私学,是最早的私学之一。门徒众多,对我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极深远。孔子私学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也就是“学而优则仕”的佐治人才。《学记》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既说明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统治者要想把国家建设好,人民统治好,首先要从运用教育这一工具来培养各种实  相似文献   

4.
孔子教育管理思想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4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一、教育目标管理尽管目标管理的概念在 2 0世纪 70年代才被引进教育领域 ,但孔子作为私学的直接管理者 ,已经有了朦胧的教育目标管理思想。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 ,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 :培养士或君子 ,即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治人”的统治人才。孔子特别重视君子的品格 ,他认为 ,修养自身是从政的先决条件。孔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 ,“君子道者三 :仁者不忧 ,知者不…  相似文献   

5.
陈军 《上海教育》2014,(34):70-72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想培养怎样的人?匡亚明有具体阐述,抄录如下: 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是为实现其政治思想服务的。他的政治主张……就是"仁政""德治";实现这个政治主张的力量,则是"国君""贤臣"和"良民"。他认为一国的国君是既定的,神圣不可侮的……良民人数虽多,但只是施政的对象。只有"贤臣"是孔子认为可以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加以改善或培养的决定环节。  相似文献   

6.
孔子私学具有明显的成人教育性质,体现于教育对象的成人性和广泛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和回归性;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统一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通过对孔子私学成人教育性质的探讨,能够促进对孔子私学以及本土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作认为孔子创办私学的原因,一是复杂动荡的局势为私学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土壤;二是孔子从政失败,壮志难酬,转而创办私学,通过广收弟子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的私学有“有教夫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培养君子等特色,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他的一些主张,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孔子一生,可以说大部分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他是最早创办私学、进行私人讲学的人。从贵族的“官学”改变为“私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转变。他提出“有教无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人生高度,盖源于他的思想高度.他研究的对象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孔子关心的是现世,是百姓,是人的发展.孔子的人生追求是"修己以安百姓"."仁者,爱人."只有德才兼备,方能堪当此任.所以要"修己",就是培养"仁"的品格,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和可能性,尽可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安人"以至于"安百姓"."修己"是手段,"安人""安百姓"才是目的.不"修己"则无以"安人",更无以"安百姓",所以,孔子教导弟子勤奋好学,特别反对虚度光阴的人.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人生理想,有效地扩展了他的生命宽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为政的时间不长,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创办的“私学”,虽未必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私学”,但可说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