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婚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原始群婚、血族婚、亚血族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五种形式。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确立后,旧有的婚姻制度还以种种面目继续存在,作为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其主要表现有:转房制、佯战婚、媵妾制、招赘制等。封建聘娶婚是封建社会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它由父母来决定儿女的婚姻大事,家族的利益高于结婚当事人的感情。它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稳定,对维系封建宗法制度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2.
鲜卑族入主中原后,深受汉文化影响,但是,其婚姻制度却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认为,鲜卑族群婚制是以同姓为婚、收继婚、媵制为典型特征的,并且长期普遍地保存了这一婚姻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组成与维持家庭的基础.在一般意义上讲,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缓慢地变革;变革的总的趋势是由野蛮的、半文明的状态向文明和高层次文明演进.因此,婚姻的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剧烈时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类自身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当人类迈出动物界门槛,开始社会生活的同时,就开始对自身繁衍的婚姻形式逐渐形成种种社会规范和禁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婚姻形态又制约和规定着不同的血缘集团结构,并与一定的血缘集团形态相对应。因此,婚姻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意义。在日本,平安时代贵族婚姻门第等级观念的主导作用下实行访妻婚的婚姻形式,严重地影响日本贵族的婚姻观,而访妻婚成为了日本婚姻制度中一种独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定时期的婚姻制度,由当时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人类的婚姻制度经历了血缘群婚制、亚血缘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的演变过程。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是自然的产物,文明的产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靠人类对自身清醒的认识、理性的克制和道德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制度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善的。在人类历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从血缘群婚制、亚血缘群婚制、对偶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变。一夫一妻制是自然的产物,是文明的产物,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也不可能避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靠人类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克制。  相似文献   

7.
侗族历史上的婚姻制度,起到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婚姻制度要取得合法性,则需要上升到文化层面获得相应的礼俗地位.同时,已有的婚姻制度即使在事实层面已不存在,但它的礼俗地位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仍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婚姻家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以两性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婚姻家庭状态,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婚姻形式经历了种种变异。人类发展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血族群婚制、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诞生前后,华北地区由于长期受封建婚姻制度的严重阻碍,包办买卖等封建婚姻陋俗在许多地方都严重地存在着.致使各地婚姻家庭案件不断涌现,其问并有大量妇女因婚姻关系而自杀和被杀的不幸案件发生.1950年婚姻法颁布施行后,华北地区有组织地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宣传和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彻底摧毁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堡垒,清除了各种各样的封建婚姻陋俗,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技术人才结构有不同的要求,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横向的门类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层次结构的变化,又决定了职业教育纵向的程度结构和人才规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包二奶"就是以金钱等物质利益供养法定配偶之外的异性.它不仅冲击了现行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和家庭伦理道德,还会引发家庭暴力、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社会安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遏制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发展与蔓延.正如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内在原因一样,"包二奶"现象的出现也有其特定的原因,而对这种原因的合理分析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条件下仅环境的变化会巨大地影响会计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和环境变化共同决定会计的发展.会计真正的发展动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可谓"生产--环境"动因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变化依靠生产力的推动,任何社会形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依据。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但是通过改革已经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社会主义必将重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有序度极高的组织,它的发展变化同人类所特有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相关联。以往,我们把生产力仅看作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生产力象自然界中的物质系统那样,也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内部结构有序度更高的系统。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生产力系统同自然界中的物质系统一样,也会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质态的变化,从低级的有序质态跃迁到高级的有序质  相似文献   

15.
在日语的语言变化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外来语的泛滥现象。外来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日本与国际交流的结果。过多地使用外来语给日语语言和日本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外来语的输入和吸收也促进了日语语言和日本社会的发展。随着日本对外交往的不断加深,外来语将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6.
婚姻制度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制度,从人类社会产生至今,婚姻制度也经历了群婚、血缘婚、对偶婚等形式,发展到今天的一夫一妻制。但是“朋友共妻”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在东南亚大陆和青藏高原仍有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礼尤其是其中的“六礼”更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周代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婚礼既包含了不少迷信、落后乃至野蛮的内容,也保留了许多美好、健康的习俗。因此,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我国一直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国,封建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到了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爆发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尽管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自明代嘉、万年间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到了这一时期又有了缓慢发展,这一点在手工业经济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在农业经济中,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变化。本文着重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方面来探讨和论述这种新趋势和新变化,这对于农业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是会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婚姻制度构成之差异入手; 论述婚姻制度演进的历程与趋势; 又从婚约四大基本条款内容上, 论述了未来“联偶制婚姻”与现存的一夫一妻“单偶制婚姻”的区别; 勾画了婚姻演变的未来, 举证了现实中那种演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日本社会出现了城市运动.由于日本的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城市社会建立起来了.本文从幕藩体制、社会生产力、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等方面,探讨日本城市运动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