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昧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很多孩子都有和父母顶嘴的经历,或许程度不同,但这种现象确实非常普遍。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做个听话的孩子。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的权利。顶嘴与听话是对立的,矛盾必然会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3.
天天姐姐:一直以来,我都是《课外语文》的忠实读者,每次看到你为学生朋友们解答内心的困惑,都让我深受启发。今天,我也要向你倾诉一下内心的苦恼。从小,我就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父母教导我要以诚待人,尤其要善待朋友,而我也是这样做的。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尽可能地表现  相似文献   

4.
思之 《家长》2013,(7):28-29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明显不如上幼儿园时那么听话了,与父母顶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家伙们喊出“不”呢?  相似文献   

5.
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不可能,我知道我的孩子,他懂事听话,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孩子的老师也连连摇头说:不可能,我清楚我的学生,他那么优秀,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只有一个与这个孩子要好的同学说:他出走,是早晚的事情,因为大家只知道他的优秀,却少有人真正懂他的内心。记者采写了这样一个报道,说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患了重病,就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种孩子:害羞、胆怯、孤僻、沉默寡言,在听课时,让他回答问题,他会嘤嘤地哭起来,不管问题有多容易,也不管自己是否能回答出来。他经常是一个人独自玩耍,从不愿多与人讲话,如果硬逼着他与人交往,就会表现出惶恐不安的样子,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老师和家长称之为“不合群”的孩子。不合群的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表面看上去老实、听话、不惹是生非,因而也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甚至赞赏。但是,他们内心却多疑、敏感、任性、畏首畏尾、懦弱。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不…  相似文献   

7.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发出一种日益强烈的感叹:孩子不听话!当爸爸妈妈的要孩子做一件事,比方说让他倒一次垃圾,或是刷一下牙,孩子都会脖子一拧,说一声“不!”我们从观察和研究中不难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常常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父母说的“话”本身有什么不对,而往往在父母自己没有把“话”说好。合理的要求,不恰当的表达,结果使孩子不肯听话。因此,欲使孩子“能听话”,父母必须懂得应怎样“说话”。父母说话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如果父母向孩子提出的是“要求”,那么就不是“请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按照人际交往与家庭教育的原理来看,“请求”和“要求”在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看来,请求是可以选择的,既可以照办,也可以不照办;要求则是不可选择的,是必须照办的。因此,要让孩子听话,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南京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过去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现在却爱生气,对大不了的小事也要顶嘴,动不动就要反抗。他还跟奶奶说,“不相信我,就要反抗”、“专门说我,就要顶嘴”。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教。怎么办?A青春期的孩子,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所以他们既有孩子的行为,也有大人的行为。这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恼多,爱发火。家长该怎么办呢?第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绪好,你说他几句他愿听,听得进。情绪不好时,你不说他,他还烦恼着呢,你再说他,他就火了。第二,要宽容孩子。青春期的孩…  相似文献   

9.
我女儿7岁,上小学二年级,逆反心理特别强,不像同龄的孩子那么听话,和她顿什么,她都要反着来,还顶嘴。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只是中等,做事粗心,说她也不听。请问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我的儿子属于那种脾气特拧的孩子,虽说是倔强可从小至今也没敢顶撞过我们。然而,今年上了小学五年级后,他再不像从前那样。只要我们批评他,他必然跟你顶嘴,和你争吵,更令人气愤的是小小年纪竟然对父母出言不逊,我打了他,可情况更糟,他变得越来越反叛。儿子怎么会这样?我又该怎么办? 牛连军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12.
魔方     
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认真学习;听话;乖;能理解父母;懂事儿;能为父母争面子;不乱花钱;不交坏朋友;不看闲书;不看电视;放学后早点回家;不与父母顶嘴;不跟别人吵架;不惹事儿;不自作主张;不说谎;不贪玩……孩子对照标准的自我评价没有张家的孩子听话;没有李家的孩子好学;没有赵家孩子的才艺;没有王家孩子的懂事儿;没有……  相似文献   

13.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乖,告诉他怎样就怎样,不捣乱,守规矩,衣服整洁,见人打招呼……可上了学后,孩子就慢慢变了,不讲卫生,说脏话,不断惹麻烦,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了呢?”我告诉她,孩子其实没变。他还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是现在他听从的人,已经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学和伙伴了。父母习惯以“听话”作为好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父母常常以听话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却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话是否应该听。父母身边的乖乖儿,固然带起来比较轻松,但长期如此,就会丧失个性,失去创造力。特别是个性随顺的孩子,一味地要求他听话,更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与畏首畏尾的孩子相比,有点野性的孩子比较自信,比较能够自我表达,比较不怕别人说闲话。他们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不会被大人牵着鼻子走。因而,相比于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他们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趣味。当然,他们也常常使父母、老师感到头疼,觉得他们不听话,难以掌握。然而,只要这种野性…  相似文献   

16.
顶嘴叫停!     
李秀云 《父母必读》2009,(12):132-132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可现实是,孩子总跟你顶嘴!  相似文献   

17.
郑三元 《学前教育》2007,(Z1):11-11
<正>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惹人喜爱的宝宝突然在哪天变得不怎么听话了,性子犟了。他们在惊讶于孩子的变化的同时,也感到郁闷和无奈。如何看待并面对儿童的"犟"是为人父母者的重要一课。说一个孩子很犟,意味着他说话做事不放弃刚开始时的方式,当大人不同意时就以哭闹、摔东西等为要挟手段,不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肯罢休。儿童犟的行为表现就是坚持。  相似文献   

18.
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来咨询: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学校里有什么事常回来说给爸爸妈妈听但是近一年来,特别是上中学后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许多,而且人也变得怪怪的了回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说话父母问他也不愿多讲,多问几句就显得不耐烦,动不动就说:“烦死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批评他时不是顶嘴就是掉眼泪,昨天他爸气得打他,没想到他竟然跟他爸对打起来!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要怎样去教育他?这位母亲的困惑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  相似文献   

19.
"听话教育"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传统的理想化教育,教育的最佳目标似乎就是培养听话的下一代.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接受的就是"听话教育":天上的云一定是白色的,朵朵的必然要像棉花糖,如果你硬说像黄瓜,那就是一个"×",还狡辩?"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作文的格式必然是三段,否则分数就会少;学生的任务只能是学习再学习,否则就是三心二意……中国的家庭教育追求的也是培养听话的子女,父母之间交流得最多的是"你的孩子听话吗?",父母们羡慕别人的孩子也是因为"你家孩子真听话!",父母找老师了解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在学校听话吗?",孩子出门时,必然叮嘱"上学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20.
从成人的角度来说,似乎不与他们对着干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听话的孩子”、“乖孩子”。当然,这其中的“不对着干”包括对父母的安排“惟命是从”,不与父母吵嘴,不“顶撞”父母、老师,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优秀,绝对听从老师的教导……总而言之,对师长千依百顺的孩子就是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很受大人们喜欢的,因为令他们省心。但是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评价听话的孩子呢?本文作者采访了几个孩子,他们的想法有的是在成人理解的范围之内,有的想法可能会让我们吃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