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1.创新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主体模式,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工程的重要基石。2.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实践中激发创造思维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 ,因为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怎样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实施创新教育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首要目标。创新教育应以各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渠道 ,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者虽然侧重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者虽然侧重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重要素质教育内容。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支柱。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可以对其进行培养。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可以应用多种样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笔者在本文中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 ,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当前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 .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和充实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意识;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以学为中心,培养创新思维,阐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开掘学生大脑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创新兴趣和热情。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我在此重点谈谈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目的的,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高层次要求,是新课标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之具有创新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推进素质教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该文主要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进行分析,其中转变教育观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重视科学方法教育是关键,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核心。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今信息技术教育,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