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到未来     
麻晓钰 《报林求索》2012,(5):140-143
<正>对于未来而言,我们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电影《回到未来》中那辆能穿梭时空的车呢?不管有没有都无所谓,请您系好安全带,跟着小编一起回到未来,去看看那些匪夷所思的交通工具吧!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绘制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由于此时,高更贫病交加又丧爱女,于是他决定在自杀前绘制一幅绝命之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这幅画中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人物是亚当采摘智慧果  相似文献   

3.
《山西档案》2000,(5):44
三毛导语:您知道"网虫"吗?有人把我也归入"网虫"一族,我倒无所谓,只有奇怪这么一个不土不洋的"雅称"究竟典自何来?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来人们为自己在投资领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物,人们愿意相信,下一个传奇就是自己。所以《从8万到200万》(机械工业出版社)注定不会缺乏读者。我也不例外,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克利斯·卡米洛的著作。看到扉页上的推荐"彼得·林奇+尼古拉斯·达瓦斯=克利斯·卡米洛"的时候,我想起了林奇。是的,我们都读过他不少书,知道他从不知疲倦事无巨细亲临考察无数公司的业绩。而对于本书,对于一个声称投资不需要财务知识的投资英雄,他眼里的投资是什么样的呢?我很好奇他的方法,相信你也是。人生中我们都知道要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只有仁慈的个人,而绝无所谓仁慈的国家。按照经典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一个自私、自利、自主、自助的人类集合体。如果将个人道德与国家道德混为一谈,那就南辕北辙、似是而非了。自由主义旗号不应该迷住我们的双眼。  相似文献   

6.
吴飞 《新闻记者》2015,(3):75-79
从电视进入家庭之后,它便成为人们客厅或卧室最常见的摆设,而我们无论是做家务,还是休闲,看电视已成为我们的惯习。但电视是什么?它为何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它对我们施加了何种魔法,让我们对它保持长久的兴趣?从儿时,它便伴随着我们成长,至老亦相随,我们从中获得了何种益处?又或者受到哪些伤害而不自知?如果没有电视又将如何?是谁生产这些电视节目的?他们为什么又是如何生产的?……除  相似文献   

7.
女朋友     
我认识一个吉他手,他天天上网谈恋爱。每到一个地方演出,他总会约几个网上女友来见面。有的丑,有的俊。他丑俊全收。俊人谁看着都上眼,而丑女也有丑女的风情。他说其实他最钟情的两个离得太远,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南非。吉他手很多情,而他的网上女友却比他更无所谓。  相似文献   

8.
图之类     
“图一文”关系论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算“好”,彼此感受往往不同,或者说要求不同:你觉得好,他无所谓;你觉得不好,他也无所谓。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闭幕前夕,一位领导干部的秘书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天津代表团一位年过花甲的代表,在看到报上登载他对首都商业工作提意见的报道后坐卧不安,找这位秘书诉说自己的苦衷。是他的意见引起了其他代表的异议吗?不。是见报后觉得意见过于尖锐而不该发表吗?也不是。原来这条意见根本不是他提的。  相似文献   

10.
媒体关注名人无所谓对错。但关注名人什么?怎么个关注法?就太有讲究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媒体是否有社  相似文献   

11.
路遥去了!那么突然的,不给他的读者一点心理准备时间。想到那天听到朋友传告消息时发出地惊叹,那一定是少有地失态——虽然我们都不认识路遥。 何必非认识路遥呢?《人生》不是他的精神履历吗?《惊心动魄的一幕》不是他的气势吗?还有那真诚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不是他灵魂深处的倾述吗?这,对于读者,更是路遥——因为他是作家。在人的路遥刚刚离去,亲近的朋友们便归拢他的心血果实,排成一册《路遥中篇小说代表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使我们得以重新和他一块儿交谈、一起回味、一道思索……路遥以他不灭的灵魂,再次回到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一位朋友拿来一篇《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的言论稿,让我给他参谋参谋。看完文章后,我对他说:“稿子写得不错,就是有几处的标点用得不妥……”没待我把话讲完,他便开腔了:“只要句子通顺,没错别字,标点点的对不对都无所谓,到时编辑会给点好的。”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  相似文献   

13.
相比于用500多页的篇幅细致分析从但丁到贝克特的《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在2000年出版的小书《如何读,为什么读》更像是一本枕边读物。面对这类导读式的书籍,我们的矛盾在于,如果这些作品我都读过,何必要让另一个人絮絮叨叨地再介绍一遍?而倘若我没看过,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二手阅读上?正如老年布鲁姆所说:"我快七十岁了,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因为时间不允许。"这也暗示着,他不会写坏东西,更不会把坏的作品介绍给普通读者。从书的标题,我们就可看出布鲁姆的坦诚。他想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我们对中国的无知几乎同样大。为什么不转而亲近中国人?只有亲近中国人,我们才能知道从这个‘天国'我们获得了什么。——威廉·盖洛两个西方人,时隔百年,相遇在中国的长城之上。威廉·盖洛(1865-1925),美国传教士兼探险家。1903年,他首次到中国旅行,为了沿长江逆流而上。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  相似文献   

15.
贾樟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2):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甲午战争就是孤儿。"金一南说,"面对孤儿,你能找出一大堆毛病,父母为什么遗弃他?人们的同情心在哪里?社会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其实,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都是‘连汤带水’的。日本你打赢了,不证明什么都是你优,万劫不复的军国主义道路带给日本的巨大灾难,直到今天还有余孽。中国我们战败了,不证明我们什么都劣,知耻而后勇带给我们空前的变革动力,从民族救亡走向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7.
提起车夫,陆海空三军熟悉他的人可不少。而通过报刊.影展的摄影作品知道车夫其名的人则更多。近几年,车夫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获奖,使得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期望更多地了解他。车夫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怎样获得了成功?黑红的脸膛,强健的体魄,身着戎装的车夫,好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他1964年入伍,从放映员、摄影干事到军内外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车夫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3):33
正《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东子/著定价:28.00元漓江出版社2012年4月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相似文献   

19.
提起车夫,陆海空三军熟悉他的人可不少。而通过报刊,影展的摄影作品知道车夫其名的人则更多。近几年,车夫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获奖,使得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期望更多地了解他。车夫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怎样获得了成功? 黑红的脸膛,强健的体魄,身着戎装的车夫,好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他1964年入伍,从放映员、摄影干事到军内外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车夫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少年时代的车夫喜欢绘画,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迷上了摄影。20多年来,他挎着心爱的相机,把镜头对准沸腾的军营和火热的生  相似文献   

20.
作家—记者     
今年(指1958年——译者)是鲍·波列沃依五十寿辰。在庆祝晚会上大家讲了他许多美好而热情的话。谈谈他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他是我们最爱戴的作家和记者之一。作家们说,他是我们的;记者们也说,他是我们的。他到底是誰的呢? 波列沃依享有盛誉。他的名声传遍国内外。如何衡量声誉呢?这既不能用公斤来衡量,也不能用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