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教人【2015】1号),我刊主编王泽龙教授光荣入选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而实施的一项高  相似文献   

2.
李彦 《教育评论》2006,(1):28-31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始于1998年教育部启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之后,许多省份和高校开始陆续实施自己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如福建、湖南、广东等省的“闽江学者计划”、“芙蓉学者计划”、“珠江学者计划”,西安交通大学的“腾飞人才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的“潇湘学者计划”等等。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特聘教授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让最优秀的教师指导和关注大学生成长目标,吉林大学实施“名师班主任计划”。吉林大学“名师班主任计划”规定,名师班主任人选涵盖两院院士、资深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校匡亚明和唐敖庆特聘教授、各级教学名师以及全体校领导、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实施以来,遴选出一批高水平人才,在天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科技大学高度重视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结合市特聘教授制度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文件.不断加大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实施情况和天津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等人才引进工作的介绍和分析.对学校今后引才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下简称“长江计划”)的实施,在海内外学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高校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地推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高校拔尖人才队伍。人才的引进,智力的引进,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高校综合性学科布局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自1998年8月正式启动“长江计划”三年来,共设立特聘教授岗位43个,受聘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8人。其中受聘的36名特聘教授中有14人为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8名讲座教授也均为本领域中杰出的海外留学人员“长江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广角镜     
天津:特殊人才可享受减免税优惠天津市地方税务局通过免征和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人才发展、改善人才环境。最新公布的促进人才发展税收政策包括,对依据国务院和天津市政府规定,发给有突出贡献或有特殊专长人员的奖金和津贴等,免征个人所得税。此类奖金和津贴指国家科学进步奖和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者所得的奖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所得的院士津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所得的特聘教授奖金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奖金。天津市发放给高级人才的奖金,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所得的津贴和获得天津市科技兴市杰…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13,(8):11-11
2001年3月,罗永章受聘于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责任教授,同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他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罗永章成为了国内外生物药学界的知名专家。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当初回国创业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09,(2):49-49
近日,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指出,北京将实施“杰出人才引进计划”,设置学科首席专家、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岗位,其中首席专家年薪达百万。据悉,这是继2005年实施的“人才强教计划”之后的“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启动八年来,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个管理制度改革的新高潮。但在特聘教授岗位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着工作分析环节缺失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特聘教授制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以工作分析的程式解读特聘教授一些深层问题,并提出特聘教授岗位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杨振宁教授谈实施“长江学者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上旬,杨振宁先生在南京大学考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运行情况,就该计划如何得到要有效的实施和完善等问题,同该校领导及特聘教授进行了探讨。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倡议者和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杨振宁教授对该计划的运行给予了特别的关江,专门对特聘教授的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开展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并与南京文学的六位特聘教授座谈,听取他们对该计划的意见和看法,共同探讨如何使“长江计划”愿到更有效的组织实施等问题。参加座谈会的王牧、蒋少涌、王慧田、谭仁祥、王炜、张荣等六位特聘教授一致肯定”长江计划”运行一年多以来…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教育》2012,(3):9-9
教育部近日发文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每年20万元人民币奖金。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广受海内外关注的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受聘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73名被人称作“学界精英和未来学术大师”的青年学者接受了聘书。其中有一位来自西北的年轻教授,手捧着证书,激动地说:“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反映了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给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是适应ZI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价值关系的历史性举措。作为特聘教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他,就是兰州大学化学系引岁的李卫东博士。踏踏实实起步独辟民径思考1989年,李卫东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被推荐读研究生,师…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高等学校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规定,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确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五批特聘教授84位、讲座教授10位,第四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空缺,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姓名高克勤张平文唐金陵肖瑞平俞大鹏尚永丰苏晓东高松方精云张涛陈建峰沈永明陈林高天明余艾冰黄风义顾忠泽马兰周电周鸣飞韩平畴吴宗敏殷福星李凌朱敏黄捷刘耀光邱建荣周道绣阮榕生杨振宇…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海省高等院校“昆仑学者”计划实施办法》,截至2011年12月底,入选我省第一批昆仑学者的7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二年,入选我省第二批昆仑学者计划的10名特聘教授服务期满一年、11名讲座教授服务期已满。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昆仑学者”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检查,结果表明,各高校将“昆仑学者”计划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受聘的“昆仑学者”能按照学校和院系安排,履行协议内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王辟长 《神州学人》2002,(12):13-1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设立4年来,始终着眼于支持、培养海内外高层次中青年留学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校教学、人事、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目前,北京大学获准设置“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岗位的学科有49个,受聘的特聘(讲座)教授52人,正式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自1998年正式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共设立特聘教授岗位18个。特聘教授制度的实施,对南京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特聘教授实施之初,作为校长,他当时最担心的是怕吸引几个特聘教授回来,他们拿10万元的奖励资金,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种情况,也担心会出现吸引一批人,走掉一批人的现象。他说,现在看来,这种担心不但不存在,反而大家都已接受,所有受聘的人员也逐步得到学校的承认。蒋校长说,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研究生》2006,(1):8-10
曹雪涛教授 1964年生,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任中国免疫学会  相似文献   

18.
正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多项中外研究项目,出版《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道学的病理》等专著数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  相似文献   

19.
《神州学人》2017,(7):2-2
岗位设置及聘期杰出人才体系按全职岗位和兼职岗位进行分类。全职岗位设"山东大学荣聘教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兼职岗位设"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支持保障条件根据学科特点及发展需要,在山东大学各类人才待遇基础上,为"荣聘教授""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和"山大杰青"增加威海校区补贴,由威海校区为入选人员及其团队提供综合支持。  相似文献   

20.
编委风采     
正刘立明,教授,博导,《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特约编委。2000年6月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专业,2006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任江南大学生物化工方向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是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人选、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主要从事微生物制造工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面上)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30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