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增合 《历史档案》2006,5(4):63-71
清末禁烟时期,鸦片专卖作为筹款和稽核吸食的要策被朝臣和各省督抚所重视。作为掌控中央财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度支部基本上主张维持土产鸦片(土药)统税制度,反对各省推行专卖的要求。各省极力推崇专卖做法,希望藉此暗中抵制中央主办的鸦片统税制度。京师地区受控于度支部,运作空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1999,(5):15-21
华中宏济善堂系日伪勾结从事鸦片公卖的机构,约成立于1938年初,由盛幼庵主持,负责承销日军从华北等地运来的鸦片毒品。华中宏济善堂总部设于上海,并在江浙等多么设立地方宏济善堂,组成了一套由日本人控制的组织结构严密的运毒贩毒网络。伪维新政府成立后,公然实行鸦片专卖,成立所谓的“禁烟总局”,负责“指挥”华中宏济善堂的鸦片业务。目前有关宏济善堂的情况,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现选编部分馆藏档案公布。档号R1-18-1196。选编者庄志龄、宣刚。1.伪维新政府戒烟总局设立纲要(1939年6月)[1]戒烟总局设立纲要第一方针一、…  相似文献   

3.
193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后,开始推行其鸦片毒化政策.日人在公开实行鸦片毒化政策的同时,为了扩大财源,还从事鸦片走私活动.学界对日人在东北实施的鸦片毒化政策已有研究,但对日人从事的鸦片走私活动,尚未见专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英国鸦片在晚清茶毒中华之剧,据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统计,仅1832年这一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的鸦片,竟达21985箱。这还是东印度公司造册登记的合法贸易的数额;而在广州黄埔外走私涌进的鸦片,未登记造册的,又何  相似文献   

5.
《北京档案史料》2017年第3辑共刊布以下五组史料: 1916年京师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宣讲禁鸦片稿二则/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清朝末年,政府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吸食鸦片风气得到遏制.清政府被推翻后,战乱四起,鸦片卷土重来,毒品侵蚀民族精神,造成社会风气败坏,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吸食者劳民伤财,困苦不堪.民国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禁烟政策,1916年9月19日,黎元洪大总统亲自下令,国民禁种、禁运、禁吸鸦片.为了禁止京师民众吸食鸦片,京师学务局令各通俗教育讲演所进行巡回演讲,宣讲鸦片的八大危害,并劝说戒烟.本史料为京师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劝人禁鸦片浅说二则.  相似文献   

6.
高俊 《档案天地》2004,(5):17-18
热河种植鸦片始于清代,日伪时期烟害泛滥成灾。日军侵占承德之前,就对热河地区大量贩运贩卖吗啡、鸦片。据中国烟祸年鉴记载,“日人曾设厂旅顺,制造吗啡,每年约出口七十万磅、三十余吨,私运中国各部。东北、热河销场较大。大连一处有59家小卖所,每日顾客约3万人,日收入约18000千元。”民国初期,日人吗啡贩子到热河贩卖吗啡、鸦片尤多。凌源县志写道:民国五六年间,在凌源县境内,经常有日  相似文献   

7.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8.
一 鸦片输入中国之历史及海关查缉烟毒之缘起 中国本无鸦片。据史籍记载,大约在唐代,阿拉伯人与中国通商,或许此时罂粟种籽就已带入中国。但明代以前,国人只将罂粟作观赏之用。至明代始有暹罗、爪哇、孟加拉三国进贡乌香(即鸦片)之记载,供作药用。1526年在广州、马六甲之间始有鸦片贸易。1589年已将鸦片列入关税表中,准其输入。当时的货物抽税则例,定鸦片每10斤纳税银2钱。1686年则增至每10斤3钱。其后于每担纳税银3两外,又每担加税银3两4钱5分。虽其税率不断提高,但其输入数量却有增无减,其原因在于当时国人已不仅将鸦片作为药材使用,而且吸食,即鸦片始由有用之物向有害之物转化了。当时沿海之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已出现鸦片烟馆。  相似文献   

9.
清朝的禁烟一般即指禁鸦片。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实行“新政”,试图挽救不断衰败的国运,禁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妥议章程,定限10年,肃清国内的鸦片吸食及罂粟种植,可视为禁烟运动的发端。这场延至民初的禁烟运动,被称为近代第二次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涉及禁吸、禁卖、禁种、禁运多个层面,颁布禁烟章程条例,设立禁烟大臣,组建禁烟总局、总会,严格官吏禁烟政绩考核,参与“万国禁烟会”等国际间禁烟活动,责成各地督抚按期完成禁烟任务。禁烟客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广泛宣传了鸦片危害,摧毁了大量种植罂粟,关停了大量烟馆烟店,特别是参与国际禁烟活动,大大减少了鸦片的输入。兹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军机处、民政部、度支部、外务部、资政院、宗人府、禁烟总局等全宗中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鸦片在中国长期蔓延,每年至少有2500万人在吸食鸦片。鸦片流毒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外国干涉,政府禁烟无力,本土鸦片种植以及国民思想状况等都是导致鸦片泛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图书市场混乱的原因何在?有何治理良策?眼下众说纷纭。众说中有一说:党政工青妇大家都卖书的混乱局面,是“国家开放了图书发行体系,实行多渠道发行”造成的,因而主张实行图书“专营”或“专卖”,以“恢复过去的秩序”。对此一说,本文谈点管窥之见。什么是专卖——专卖就是垄断按照《经济与管理大辞典》和《辞海》的定义,专卖就是“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实行垄断的一种政策(形式)”。《现代汉语词典》的铨释是:“国家指定的专营机构经营某些物品,其他部门非经专营机构许可,不得生产和运销。”简言之,专卖就是垄断。我国的专卖制度可上溯至周代。最古老  相似文献   

12.
曹欣欣 《中国博物馆》2000,(2):35-38,65
在举世闻名的金三角地区,一座设计精美的建筑———泰国鸦片博物馆拔地而起,预计明年开馆,向世人展示一部有关鸦片的历史。金三角即泰国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一带。历史上,金三角与毒品密不可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这一带的鸦片产量占到世界鸦片总产量的50%———80%,而泰国北部鸦片种植面积高达27万多亩,年产鸦片约150———200吨,占整个金三角鸦片产量的三分之一,加之泰国政府实行开放政策,进行往来十分便利,泰国成为世界地下毒品贸易的主要通道,以至首都曼谷有“海洛因之都”的称谓。事实上,金三角的鸦片问题是西方殖民统治的结果。拉玛…  相似文献   

13.
9月1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今日论语》栏的《谁晦气》一文,几处提及林则徐在虎门“烧烟”的事。在该报9月12日第五版《夜光杯》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祭》一词中,也有“虎门烈焰腾腾”一句。显然,这都是将林则徐当年在虎门处理鸦片的方法弄错了。长期以来,我发现好多种报纸都曾这样弄错过。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幅大浮雕中的第一幅误为“焚烧鸦片  相似文献   

14.
鸦片,俗名大烟、烟土,又名阿芙蓉、合浦融、亚荣等,是从罂粟汁液中提炼出来的。生鸦片必须经过烧煮发酵成熟鸦片方可吸食。《中国医学大辞典》载:鸦片性酸涩温,微毒。具有调和血气,增助精神,治脘腹不和胃肠诸疾。……然长服则成瘾,耗浊血液,败精伤神,偶辍则困惫欲死。鸦片作为良药的历史比作为毒品的历史要长得多。但是当人们发现了鸦片的止痛疗效作用而进一步享用成瘾后,它便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近代中国更是因为它而深受耻辱。  相似文献   

15.
王欣欣 《兰台世界》2012,(28):53-54
盐、酒是辽代专卖最主要的产品,辽政府对他们实行垄断生产、经营,并严禁私人介入.在辽朝存在的二百多年里,盐、酒专卖业被不断完善,盐、酒专卖所得对国家的财政支持作用也日益突出.本文拟就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现有史料,对盐、酒成为辽朝专卖品的依据,盐、酒专卖业的管理方式以及实行盐、酒专卖的历史作用作一梳理,以期对辽朝的盐、酒专卖业作一整体透视.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我国第一部研究区域性鸦片问题和禁烟运动的专著《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经秦和平先生历十年寒暑著述完成,并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新近出版。该书资料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地方史志、田野调查及当事人回忆等材料,对旧中国云南省泛滥了一百年的鸦片毒品问题的历史渊源、对云南乃至全国的祸害以及人们为摆脱毒息所作的努力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全书共计31万字,分“种植吸食篇”及“禁烟篇”两大部分。上篇就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溯源、鸦片在云南的制作概况、清代云南地方种植鸦片的历史述略、民…  相似文献   

17.
旅美华人女作家於梨华刚写完《一个天使的堕落》,接着又为写一部书忙碌,一刻也闲不下来。她说一天不写东西就难过,“像吃了鸦片一样,根本戒不掉。”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浙江深受鸦片毒害,在省内不仅有超过20万人吸食鸦片,而且还有超过40万亩的鸦片种植面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积极开展禁烟运动,不仅在省内厉行禁烟,而且在外交方面维护国家利益,顶住英国的压力,最终使浙江成为中国最早禁绝鸦片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林文 《兰台世界》1999,(6):40-41
葡萄牙人利用澳门向中国输入鸦片在明朝时期就有记载.在清朝初年,葡萄牙人从印度的果阿和达曼贩运鸦片到澳门,每年为200箱,每箱120斤.在英国人从印度对中国输人鸦片之前,输人中国的鸦片,几乎全部都是由澳门的葡萄牙人经营.  相似文献   

20.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推行殖民统治,疯狂掠夺经济,同时,采取毒化政策,利用鸦片残害东北人民,以达到其永久统治东北的险恶目的.在侵占旅大地区不久,日本殖民者就打着为中国人民戒除烟毒的招牌,开办"官膏局".1910年开设"关东专卖局",专门负责贩卖鸦片.还公开开设烟馆,让中国人吸食鸦片,仅在旅大地区就公开成立了120余处"鸦片小卖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