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依托技术发展起来的动漫产业在于新媒体结合之后也有了新的特点。新媒体不但为动漫产品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还对动漫产业链的各环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该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理解、把握新媒体和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在新时期发展动漫产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张静波 《出版广角》2016,(17):70-72
伴随着网络传播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纪录片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纪录片市场变得多元化,一系列新的纪录片类型相继出现,纪录片出版、影视和周边的衍生产业也大大拓宽了纪录片的产业链;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让纪录片发展呈现了新的传播态势,同时,视频网站也为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产业发展策略,并介绍了一系列成功的纪录片案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而且在内容生产、发行和用户消费模式等传播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新媒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策略,希望能对新媒体产业的顺利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交互性、民主性、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等颠覆性的传播特性使一些预言家固执地认为:新兴媒介和传统媒介之间必有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而传统媒体将以失败而退出世界传播史的舞台。的确,新兴传媒产业发展状况令人侧目,从全球网络经济的复兴到中国IT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从手机SP业务高额利润率到网络游戏的空前盛行,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无不昭示着这个产业的无限前景。然而当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的话,视野中呈现出的却是多彩的景象,传统媒体产业和新兴媒体产业虽然有竞争,而他们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利用则更让人关注。一、利用新媒体,已成为…  相似文献   

5.
谭天 《声屏世界》2007,(10):50-52
当今新闻传播界,新媒体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然而,我们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媒介形态、运营模式等到底了解多少呢?学界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理论支持呢?本文试图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审视新媒体,探讨新媒体产业的构成与形成,期望为新媒体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而手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产业融合,势将更深刻地推动这一改变,欲知现状和前景如何,请看李竹荣、花仕光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动漫产业初具规模且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重视.巨大的商业潜力也让很多眼光独到的商家看到了发展前景,如今各种形式规模的动漫节或蕴含创意的周边产品成了地方收入一大来源.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流平台.新媒体凭借新、快、便捷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势必会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打开新的动力.相信在未来五年中,动漫产业将呈现进入高速、细化的发展趋势,凸显新媒体和动漫二者结合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营造着一种时代语境,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内容产业的生产、传播、接受和赢利模式,本文从约翰·费斯克文化产品的"两种经济"理论视角入手,探讨传统动漫产业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动漫产业中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变革,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为当前动漫产业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从全球视野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如何发展好新媒体产业是当前和未来文化传媒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今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必将成为政策扶持重点.但到底什么是新媒体产业,新媒体产业的特点是什么,新媒体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瓶颈有哪些,如何解决瓶颈问题等尚未有统一完整的认识.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但是,处于产业高速发展期的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也面临着诸如盈利水平较低、成本压力较大、人力资源需求庞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的深入分析,发现产业集群发展是一种可行的改善产业困境的方法,并提出了构建八大机制的方式来促进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结合互联网思维调整发展策略,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河南动漫产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针对现状,分析河南动漫产业弊端以及原因,找出应对的措施成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产业的出现,无疑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电视产业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将关乎着新媒体时代的进程。电视的出现,为推进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网络时代的日益日常化,电视产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电视产业又将做出怎样的决策?在新媒体时代之下,中国的电视产业是如何进行自身的发展的。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对中国电视产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在颠覆传播生态格局的同时,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当中,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技术不断促进着社会形态、制度建设、文化产品和产业发展的变革,各种新媒体形式与生产关系的交融和驱动越加密切深入. 新媒体传播是区域文化软实力构建和提升的主力渠道 1.新媒体构建强势媒体,以强势传播打造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4.
王锦 《今传媒》2014,(8):121-122
数字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体。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内容通过更多的传输渠道,传播到广泛的数字信息终端产品中,使得更多的受众能够接收到数字内容。这些生产、销售、传播内容产品以及提供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服务的企业群汇集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即数字新媒体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新媒体产业在商业市场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经济作用,也不可避免地要遵守经济规律,呈现经济特征。本文从经济学层面,试论数字新媒体产业呈现出的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影产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发行方式,新媒体电影产业因此而兴起。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出现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习惯,仅需借助手机或电脑便可以实现电影的在线观看,无须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前往电影院进行观看。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媒体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的产业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的安全态势和面临的安全威胁,并针对这些安全威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降临,中国动漫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文章简述了中国动漫及连环画的发展历程,通过与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进行对比,对中国发展动漫产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动漫产业与游戏产业互通发展、网络小说动漫化,以及建立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和盈利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动漫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电视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成为独立的产业类型,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早已发生改变,在信息革命化的今天,电视机早已失去了原有地位,电视产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与新媒体相融合。本文主要对电视产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传媒产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迅速变化.新媒体的快速成长是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变化的主要力量.新媒体的经营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它在传媒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新媒体普及率的迅速提高是其经营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新媒体价格的迅速下降,以及消费者对新媒体偏好的增加,是促进新媒体迅速成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熊燕飞 《青年记者》2017,(17):107-108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极大地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我国网民数量快速飙升.目前,人们把不同于传统媒体且在数字技术上传播信息扩展、传播方式丰富的新型媒体称为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优势,逐渐向新媒体融合,手机报、电子报纸、公共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出现,拓展了传统媒体的个性化传播渠道,高度利用了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此外,我国的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终端制造业和休闲娱乐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电视、电影、戏剧、舞蹈、出版等领域,手机电视、多媒体广播、IPTV、微视频、微博等多种新兴媒体像雨后春笋般涌出,积极拉动了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可见,新媒体是一个开放的、互联互通的产业领域,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