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自强是山沟里头一个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带着家乡的期望,一路打工到了武汉的大学。上学期间,他勤工俭学,省吃俭用。大学毕业时,由于家庭变故,放弃了考研,把母亲接到了武汉。他努力工作,比别人付出很多,终于积劳成疾查出“肺癌晚期”。尽管小说写的是涂自强的个人命运,但涂自强的悲伤不只是个人的,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村青年奋斗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单行本上面写道:"这是一个人的悲伤,更是一代人的悲伤,只有看到平等与公正的希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才有希望。"[1]没外貌,没背景也没高学历的普通青年,单靠不分日夜的辛苦打拼,可以改变命运吗,这是宿命的无奈,也是时代的迷途,他究竟是涂自强?还是"徒自强"?  相似文献   

3.
方方是当代文坛中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用一把锋利的"解剖刀",从社会深层去挖掘病根,揭露寒门学子悲剧后面的深层隐痛。涂自强的人生悲剧首先来自于农村原生家庭之累;社会悲剧则来自中国体制不健全之痛和社会阶层固化之悲;涂自强身上还影射了文化道德绑架之哀。社会如果没有最起码的公平,将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伤,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涂自强们"虽饱经忧患仍不懈奋斗,他们才是真正的"勇敢者",这才是这部作品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治曹同志送来他即将出版的《大山深处》书稿,要我为其写序。我将厚厚一沓60多万字的各篇文章粗略作了测览,《底层人的歌者》这个命题便立即反映在脑际。是啊,这田治曹可真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底层人歌唱的歌手啊! 我这里说的底层人,是指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工人以及和这些人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底层人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他们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却为整个社会的楼台辛勤地造砖造瓦。如果说人民共和国是一座巍峨的宝塔,底层人就是塔最下边的基座。 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的歌手,嘴里说的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实际上却…  相似文献   

5.
相似的背景和命运,高加林与涂自强两个人物的塑造效果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人生》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笔者发现方方的这篇新作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小说走向深刻。本文拟从叙事策略、人物性格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这三大方面对比分析《人生》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旨在在对比中全面理性地认识方方的这篇新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各地区18岁及以上的不同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当前我国人们心理健康处于较高的内、外部和谐状态;(2)在人与内、外部世界和谐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上,体力型比脑力型和兼有型低,兼有型又比脑力型低;(3)在人与内部世界和谐上,成年初期比成年中期低;在人与外部世界和谐上,成年初期比成年中期和晚期低;(4)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维度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城市被试比农村、乡镇被试高,乡镇被试比农村高;在人与信仰维度上,城市被试得分比农村、城镇被试高,农村与城镇被试间无显著差异;(5)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被试较中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被试在各个因子上得分都高,心理健康水平亦高。  相似文献   

7.
高加林、孙少平、涂自强勾勒出1980年代以来乡村蚁族形象谱系及其奋斗史。当代乡村青年正经历从强者奋斗到向下的颓败和逆来顺受的甘心认命;他们的挣扎与时代高度偶合与同构。涂自强身上,浓缩一类乡村蚁族的命运,折射社会转折处的隐忧和时代前行之殇。涂自强式的运命,表明乡村青年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呈现打工化、蚁族化、飘浮无依的时代特征和群体面貌,这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能突出表现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及感染力。方方在作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通过对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美好人性与残酷生活、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从而把涂自强这样的草根一族奋斗的艰辛、生活的沉重呈现给世人,寄寓着作者对社会、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与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9.
相似的背景和命运,高加林与涂自强两个人物的塑造效果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人生》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笔者发现方方的这篇新作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小说走向深刻。本文拟从叙事策略、人物性格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这三大方面对比分析《人生》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旨在在对比中全面理性地认识方方的这篇新作。  相似文献   

10.
特立行吟的"苦瓜"诗人——白连春诗歌创作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连春是一个在煤油灯下用生命写作的诗人,凭着对诗歌的执著,默默地学会了忍受和承担。懂得了诗的真谛,体验了底层求生者的艰难、困苦与抗争。对泥土、庄稼的钟爱与抒写,成就了他的诗名。他又是一个特立行吟的苦瓜诗人,他孤独艰执地从乡村行吟于城市,先以土地入诗,后涉及到城市的人与事。他以自身的生存体验,歌唱了亲人、农人、泥土、庄稼,在与它们亲密接触的疼痛和泪水浇灌中寻求诗意,捕捉潜伏在生命体验中的脉搏,构筑在时间轨道上运行的生命境象。当前,白连春诗歌存在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企图在孤独艰执的城乡求生路上行吟灵魂的栖居之地和倾诉底层人那份良知的温馨归属;用挂在眼角的泪水追寻人生的梦想之灯;饱蘸着对埋在泥土里的乳汁的恩情。  相似文献   

11.
雷瑾 《生活教育》2010,(5):27-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不同的是,这些农民工子女别无选择地被留在了农村,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上千万的群体,它的数量十倍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就本人所居住的贵州省都匀市的王司镇、平浪镇和基场乡两镇一乡为例,王司镇中学学生总数1051人,留守学生378人,占36%;小学学生总数1784人,  相似文献   

12.
<正>说书人被埋葬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洒在大地上,可这暖人的阳光似乎不曾照耀过说书人的心。他活着的时候不可谓不辛苦,却穷困潦倒;用自己嘶哑的喉咙在整整一代人心里种下侠义的种子,却在死后遭人调侃,哪里敢指望像电视剧《说书人》里的孙鹤亭那样被人称一声"爷"。他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而他却被时代和社会抛弃,无名无姓,没有社会地位;身无长物,没有经济地位,只是个被忽视、被遗忘的底层人。  相似文献   

13.
王树军将其创作的河床凿在坚实的现实大地上。他的短篇小说多以由乡村进入城市者的生活为题材,表现底层人的生存苦难是其写作的重点。然而其笔墨又不局限于对苦难的书写,而是在苦难的叙述中挖掘人性的闪光点。底层文学常见的平面化倾向因此而得到了突破,底层人物形象也以其鲜活的质感而具有了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没有被城市所承认,更没有被城市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吸纳.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城市社会的“边缘人“,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好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也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农村来的青年骆驼祥子,以为凭着自已身强力壮的身体,还有满腔热血和勤劳,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车子,然后过上好日子。然而,城市里的生活规则远非他农村生活经验那般可以计划的,任何不平等遭遇都可能降,临在他身上,而他没有一点反抗能力。可以说,正是匪兵特务的掠夺、刘四爷的歧视与剥削以及虎妞的霸道,加剧了他人生的变故,以致后来的堕落和灭亡。由此可见,封建社会里底层人的悲剧性和命运的不可改变性。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21,(1):80-88
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独到的地位,他奠定了古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的文学样式;他的传记作品丰富多彩,许多都是写底层劳动者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他的诗文凝聚着不屈的愤世情怀,与一般士大夫不同,他是为自己追寻的大中之道不得施展而痛惜;柳宗元是自唐以来,能用楚韵为赋的第一人。他的诗文开创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16至17世纪上半期,英格兰城市的商人和匠人寡妇不仅乐于再嫁而且急于再嫁,其对象往往是比自己年轻的男子。这一特征的形成既与寡妇所处的社会阶层密不可分,也与她们生活在城市有关。她们既没有受到上层及中产阶级上层思想的钳制,也未像底层穷寡妇那样依赖于教区的救济而被摒弃于婚姻市场之外,还拥有比农村姐妹更加有利的改嫁条件。因此,她们的改嫁是常见的,也是基本未被社会文化所扭曲的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通过农村青年涂自强的个人奋斗悲剧为我们展示了当今时代症候:农村孩子的上升渠道日益收窄,社会阶层固化日趋严重。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强大,更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的社会有必要也有义务让更多青年圆自己的梦,方才能圆中国梦。本文将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真实性、倾向性、社会效果三大方面分析文本。  相似文献   

19.
底层民众是杨逵小说叙述的重点,以1942年杨逵复出后发表小说为界,他小说中的底层民众形象出现了嬗变,1942年之前是被苦难残噬,被同情与待拯救的无知、无助者,此后则变为被仰赞的勤劳、勇毅者。1942年之前的底层民众形象是杨逵表达人道情感和进行社会批判的工具,折射出他早期作为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精英意识;1942年以后理想化的底层民众形象则是他表达庶民价值认同的载体,体现了他对劳动及劳动者价值的肯定,寄寓他的劳动美学想象。  相似文献   

20.
李佩甫的童年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现为他在作品中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守望与礼赞,对城市生活和人物的拒绝与批判。但作者理智上又意识到城市文明优于农村文明,所以他只能陷入矛盾和痛苦的两难之境。而这正反映了李佩甫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