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以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图书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图书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图书市场发展不平衡。一是图书零售市场发展较快,图书批发市场相对落后;二是城市及发达地区图书市场发展很快,农村及落后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三是图书流通渠道多,与之相应的技术和信息市场则很少;四是从事图书发行的企业数量多,而为之服务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少。这种情况,阻碍了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能有效发  相似文献   

2.
文教图书市场是中国图书市场中市场容量最大的子市场,业界专家认为,其市场容量为整个图书市场的十分之七;也正因为如此,文教图书市场也是中国图书市场中竞争最为惨烈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560多家出版社中,有400多家投身其间,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近万个.大浪淘沙,一些品牌的文教图书经过竞争的洗礼,脱颖而出,成为教辅图书市场不倒的王牌.  相似文献   

3.
自新课改后,教辅图书市场丝毫没有因减负而受到影响,反而更是空前的高涨,整个教辅图书出版市场呈现出一片虚旺现象.这种虚旺现象对我国教辅图书出版市场来说,是一道屏障,一块绊脚石.如何解除这种虚旺现象,如何规正我国的教辅图书市场,还教辅图书出版市场一片澄静,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少儿图书市场发展迅速,其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连年持续增长,并保持在10%以上,增幅超过了整个图书市场的平均增幅,成为拉动我国整个图书市场增长的主要门类之一,也使我国跨入了世界少儿图书出版大国的行列。[1]然而,表面的生机勃勃之下,也存在着诸多相互交织的问题和矛盾,成为影响少儿图书出版持续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滞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整个图书市场可以细分为多少个较有规模的小市场,就有多少个群体化图书模块与之相对应。群体化图书是图书出版不断专业化、个性化的标志,是现代出版企业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发展策略广泛而深入地运用的标志,是图书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畅销书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它的周围也日益集聚了多少不等的追随者。图书的群体化出版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图书市场也由此日益细分和深化了。一部畅销书只是昭示了一个细分市场的存在,但它本身的力量还难以把这一市场从整个市场中细分出来,市场细分化的工作就是由畅销书的内容群体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吴襄 《出版经济》2001,(3):13-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文化需求水平的提高,我国图书出版业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发展,图书市场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和品种多元化的繁荣局面.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图书出版产品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低基数、低起点之上的,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要求,甚至会威胁到出版企业的生存.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出版社一窝蜂地出名著、赶热点,最后造成销售不畅、图书积压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迫切要求图书出版企业及时调整经营行为,采取更为科学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内图书市场的需求扩大,少儿图书出版发展迅猛。资料显示,2007年少儿图书增长幅度达到23%,占整体图书市场销售码洋11%,远高于图书零售市场同期增长幅度,成为拉动图书零售市场增长的主力军。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少儿图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市场,必然会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新变化。各级书店要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图书市场的预测,掌握影响图书市场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据以指导货源组织和销售业务。当前图书市场有哪些重大的冲击波值得人们关注的呢? (一)图书调价的冲击波。当前,调价幅度较大的图书,一类是迎合低层次市场需要、社会效益不佳的通俗文艺书刊,它们大都通过集体、个体书店泛滥于市。这类书,每个印张定价约在0.25元左右;另一类是科技图书,学术专著及工具书,由于印数少、成本高,只好提高定价。目前,图  相似文献   

9.
1998年春节刚过,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举办“特价书市”,使一度低迷的图书市场又出现了火爆现象,大量爱好读书和藏书的人,过了一把购书瘾,出版社和书店也从而清理了大量积压图书,收回了部分可周转资金。然而“特价书市”在一度繁荣图书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①图书折扣普遍下降,直接影响出版社的销售利润;②读者对图书定价产生怀疑,出版社利润究竟有多大;③出版社今后面对的不仅仅是各大书店和批销中心,而是千千万万的读者,传统的销售方式受到市场的冲击。总而  相似文献   

10.
业界博览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图书发行销售的高折扣现象主要是不完善的图书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从市场方面看,首先是图书定价偏高,这是由于纸价不断上涨,出版社因管理粗放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所造成的,当然,流通环节的高折扣。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也是图书定价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降价促销。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文学类图书市场的不温不火与纯文学的低迷有着直接的关系,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图书的市场不景气使出版社面临挑战;二是读者读不到好书;三是作家的作品找不到适宜出版的途径。如何在纯文学的低迷期让文学类图书走俏图书市场,让作家的优秀作品找到适宜的出版途径,是困扰出版社和作家们的一大难题。就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近年来在文学类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方面的实际情况,做以下尝试性的探讨,以便引起出版专家和作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图书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出版单位运用各种手段运作畅销书,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引人瞩目的畅销书,但更多的滞销书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图书市场的繁荣。因此,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笔者认为,导致图书滞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调研不足,市场定位不准图书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是图书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策略的重点,在图书出版发行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进行图书市场定位时,一方面要分析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洞察同类书的状况,熟知读者的类型等,另一方面要对图书的内容、框架、写作要求、装帧设计、语言风格进行总体策划,即图书的风格定位,从而使图书有一定的特色。而有些出版社往往不重视这一点,策划的选题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目标市场定位或市场定位不准,致使有些图书刚出版就因为没有卖点而发行受阻,形成积压;有些选题虽然行家看好,但图书投入市场后却反应一般;有些图书,由于媒体的炒作,订货码洋虽高,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而最终也难逃退货的命运。二、选题缺乏创意,盲目跟风仿照图书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有创造就有仿照,有创新就会有跟进。当一种图书畅销时,紧跟着便有许多同类书出现在市场上与之竞争,这是商品...  相似文献   

13.
一、概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水平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更富个性化的旅游形式受到广泛的欢迎。针对这一新的市场机会,相应的图书市场上的旅游类图书的品种和数量开始不断增加,并逐步跻身图书畅销排行榜。但同时,旅游图书在出版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少,根据中国旅游出版社前社长李任芷的介绍,2004年,全国旅游类图书销售额约占出版业总销售额的1%;而旅游业的收入却占到GDP的4%以上,并仍在以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一方面,旅游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此市场仍存在巨…  相似文献   

14.
李实 《出版经济》2004,(11):68-68
埃及图书市场是比较难把握的一个市场.一方面,几十年来政府签订有大量的合同为公立的中小学订购英语教学用书;另一方面,图书发行结构的不完善,中小学课本价格的残酷竞争,都阻碍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因此,尽管埃及图书市场短期内前景不够明朗,但从长期看埃及有7000万人口,图书市场发展前景是可观的,故对埃及图书市场要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在长期和短期目标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5.
图书市场预测是建立在两个重要基础上的,第一是图书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图书市场的发展,从发育到成熟都有可依循的规律,所以可以根据图书市场的显示对其未来作出大致的描述.第二是图书市场的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图书市场的发展变化受制于多种市场因素,而各个市场因素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如图书价格与图书销售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直看好的图书市场最近出现了滑坡疲软现象,令人们琢磨不透。昨天,各种媒体还在报道中国图书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图书市场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今天,各种图书市场上各家书店不得不因为库存积压而作出降价抛售图书的选择。人们看见的是“出书难”与“出书滥”现状并存,听见的是“买书难”与“卖书难”的呼声不绝。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图书市场究竟怎么了?一、“三难一滥”现象不容忽视出书难难在选题平庸、单一和重复。这是近年来困扰某些出版社,使其陷入出书难窘况的最大症结。据不完全统计,第八届图书展销会上参展的图书有12万种,…  相似文献   

17.
图书市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整个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一些出版社推出的畅销书,却以扶摇直上的强劲势头,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业绩,拉动了出版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产业,延伸了图书产业链,激活了图书市场。不少出版社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和数千万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了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近20年的发行体制改革,"一主三多一少"的目标基本实现,观察今天的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繁荣与泡沫、国有与民营、书店发行与自办发行、寄销与退货、折扣与货款的矛盾,始终缠绕在业内人士的心头.境外资本的虎视眈眈,新生代出版物的默默蚕食,尽管加入WTO还不可能在近期内影响中国图书市场格局的变化,但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毕竟加剧了业内人士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也激化了中国图书发行市场贮积已久的矛盾.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明天会怎样,这一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按照我国与有关方面达成的开放出版物分销服务的协议,我国加入WTO后将首先开放出版物零售,3年后再将开放出版物批发,并且取消外资进入分销服务的股权、数量和地域等限制。也就是说,最快明年底,外资就将全面进入我国的发行业。 从我国的图书市场来看,现在全国图书总销售额的70%份额由新华书店系统所占有,但因新华书店系统大多是省级集团体制,有较重的销售本版图书任务,以至许多外版优秀图书难以进入。再加上整个图书市场,70%强是中小学教辅读物,因此,这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图书市场,但又有着极好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国外资金早就对此虎视眈眈。 从国外图书市场,特别是几个出版强国的图书市场来看,图书零售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竞争相当激烈,发展余地甚少。如美国前几年有四大图书连锁店:巴诺、鲍德斯、皇冠和百万,今年皇冠就因业绩不佳而破产。  相似文献   

20.
正书评与市场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它成为人们生活中阅读的试金石,是图书市场的温度计,这要求书评写作必须兼具市场意识和审美思维。有书籍就有评论,书评随着图书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紧密联系。历史发展证明,书评是学术现象、出版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影响读者从而左右舆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