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主体一客体关系、主体一主体关系和主体一自身关系的三重结构,包含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行为与操作之间的相互转化,外部活动的内化与内部活动的外化,以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与师生之间的社会建构四种内部转换过程,由此形成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质以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建构起信任机制对于改进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信任机制的建构策略有同一化策略、整体化策略、双向化策略和交往化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主体性双向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由于双方处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不同的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教学媒体,应以了解人的认识活动过程、把握人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运行机制为前提。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它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等机制实现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对学科内容进行分解、选择、建构、整合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通过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建构,最终实现对学科内容把握的过程。教学媒体的建设一定要考虑认识主体的认识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5.
素质形成具有与知识掌握不同的机制。综合维列鲁学派、皮亚杰、杜威等人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素质舅漾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能动的活动。能动活动即学生作为主体而展开的活动。能动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主要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在有一定难度的能动活动的过程中,主体为了实现活动目的(此即主体的客体化),而根据活动客体及活动过程的规定性,主动调整、改造、丰富自身身心结构,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发展(此即客体的主体化)。作为素质发展机制的活动必须是能动的活动、有一定难度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原则: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物的最小行动都以“我运算”为前提,个体的自主性便成为个体建构行为的支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又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于是,主体性原则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为此,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主体性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教学进行再审视等,不仅有助于人们从理论上全面认识主体性教育的实质,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这一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物的最小行动都以"我运算"为前提,个体的自主性便成为个体建构行为的支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又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于是,主体性原则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为此,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主体性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教学进行再审视等,不仅有助于人们从理论上全面认识主体性教育的实质,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这一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活动。如何使教师与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同时进入各自的角色呢?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理念启锚教育部所颁《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规定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 ,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建构主义 )以为 :认识总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 ,建构构成结构 ,结构对认识起着中介作用 ;结构不断地建构 ,从比较简单的结构到更为复杂的结构 ,其建构过程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 (《发…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过程就是其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