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叙事是叙事性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表述手段。影像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叙事的时空感觉、叙事的视点确定、叙事的结构安排,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影像叙事,还有作为一种与文学不同的具象的、艺术的、技术的表达方式,影像叙事在叙事中通过技术体现出一种对时空的超越性、影像叙事视点的居高临下、影像叙事结构的多姿多彩、影视叙事细节的强烈冲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小说叙事视角的艺术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叙事理论中,叙事视角的艺术选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叙事谋略。小说作为一种叙事学,其叙事视角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难分高下优劣。因此,我们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三种叙事视角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根据小说题材、内容和生活容量进行艺术选择,做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叙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究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的叙事本进行分析和阐释;一种是教师自己当叙述、记述和研究,也即教师的职业叙事。教师的职业叙事是教育研究实现叙事学转向的根本标志和体现,也是宏观的教育叙事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叙写的故事,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叙事学角度阐释《祝福》的叙事行为,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的时空压缩、叙事距离等方面探究了《祝福》叙事行为与叙事意图之间的一种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叙事普遍存在于人类文化之中,这不仅反映出叙事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更主要地折射出叙事是人类主体的根本属性,而叙事思维则是主体叙事属性的内在依据。叙事不仅是一种艺术类型,而且还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生存方式。叙事作为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关键在于时间是人类生存和行为活动的基本维度。叙事思维是主体将自身生活中的人事物融于时间进行理解的一种思维方式,主体性和时间性是其两大核心,具有聚焦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三个基本特性。叙事思维意味着叙事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主要表现为对时间、主体和意义的认知。然而,叙事思维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如受制于时间、具有浅表性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等缺点。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视野看学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当前道德和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沉重话题的情况下,道德叙事是一种值得探究和运用的德育方式,它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学校德育,进而提出道德叙事是实现学校德育范式转向的主要方式,并探讨了道德叙事实施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宏大叙事是一种主体性高扬的叙事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叙述人被定位于某一制度、国家、民族、集团、人民和他们的观念及信仰的“代言人”,亦即叙述人常以全知视角的形式出现。在我国新时期文学中,宏大叙事是最主要的叙事规范,但这种叙事规范在新时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着重探讨明人自传的体类型、写作动机与叙事特征,体类型包括序、状、述、传、记、墓志铭、祭、吊;写作动机可以分为写实与写趣两种倾向;叙事方式,可以分为记叙与问答两种体式;人称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二人称叙事。明人自传大都长于描绘生活状况、刻画人物个性和剖析自我灵魂,堪称一幅幅士人自我形象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种集体性的农民解放观,赵树理将传统与现代的叙事相结合,在貌似传统化的叙事中,淡化情节的冲突和人物主体性描写,从乡村内部出发,用农民的物质利益诉求置换主流文艺所要求的阶级斗争,把乡村传统伦理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形成一种的渐变型乡村进化观,进而构建一个合乎农民理解和理想的乡村共同体,实现了一种超越了传统与现代、具有“缓释性”叙事特征的东方化自在叙事。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是适于广大教师的一种常用的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 所谓“教育叙事”,指的是教育工作者用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思考。教育叙事,叙的是教学工作中的真实的细节、事件或者故事,其核心内容在于叙事与表达感受,其关键之处在于感受,如表达自己的启发、感悟、反思、经验等等;叙事是手段,表达感受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