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汇在构造方面有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在数量上复合词占绝对优势、重叠词与汉语重言成份的词较多等特点。据此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全面掌握复合词的词义,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雏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结合汉语词汇的这些构造特点进行词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汉语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语言,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主要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或是多音节的复合词,从古代单音词发展到现代复合词,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词汇化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反驳"一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凝固成稳定词项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复合词大多是由词组词汇化凝固而成,词组词汇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语法化过程,即由短语词或词组演变为词。就语义而言,由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体现了一个由词组或短语词义逐渐凝固成词的变化过程。语文词典,尤其是大型语文词典,在收释由自由词组凝固而成的同形复合词时应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其古今演变的线索,揭示其词汇化过程,反映出汉语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复合词"眉目"于唐代初步成词,经过词汇化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发展出多个义项。文章主要探讨"眉目"一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凝固成稳定词项及其意义演变的过程,解释其词化机制,同时指出相关词典在"眉目"条释义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语素是重要的语法单位之一,不同语言对语素的界定与认识是有区别的。汉语语素的界定需要结合汉语自身特点来考虑,简单地以形式或者意义作为标准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审视语素这一语法概念,则可以更好地认识语素对汉语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语素研究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常用语素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系连起很多不同的复合词,从而使语素教学和复合词教学同步进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比语言学中有关非亲属语言词汇对比理论为指导,从语单、语法、语义三方面对汉语的联合式复合词和维吾尔语的对偶词进行了仔细对比,同时对汉语的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主谓式复合词与维吾尔语的结合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词汇是目前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词汇识别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汉语词汇的几种表征与加工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并且汉语词汇的横向、纵向研究发展迅速。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双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汉语双字词语义作用的研究、汉语合成双字词的研究,以及汉语成语加工的研究。今后汉语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出汉语词汇通达的规律以及通达过程中的眼动机制和脑机制,建立汉语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8.
汉语词汇     
《小学语文教学》2007,(7):111-111
汉语词汇就是汉语里词的总汇,即所有的词的集合体,其中也包括性质和作用相当于词的固定词组。汉语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总括起来,汉语词汇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汉语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单独使用时就是词,不单独使用时就是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9.
"兄弟"在现代汉语中大多以偏义复合词出现,其语义偏指向"弟";在语用上,有自谦用法。但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可以单独使用的、表不同事物的实词。它们在语言演变进程中在语言内外部因素影响下,逐渐出现联合的短语形式,由短语转变为双音节复合词,并最终完成词汇化。  相似文献   

10.
电视英语新闻词汇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英语新闻的瞬时性决定了掌握英语新闻词汇特点的重要性。本文从英语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缩略词、新造词、复合词、借用、转化词、小词等方面分析了电视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有助于电视观众更好的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梳理以及当代学者汉语词汇研究的总结,寻找一条词汇研究的新方法,即以选取典籍作为语料依据,运用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理论、语义场理论,采用义素分析法、比较互证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做逐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梳理以及当代学者汉语词汇研究的总结,寻找一条词汇研究的新方法,即以选取典籍作为语料依据,运用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理论、语义场理论,采用义素分析法、比较互证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做逐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青铜时代通常用"金"来代表青铜器,而"金"作为字素在单音词构词中有显著的表意作用,因此青铜时代的金部单音词以词汇的形式描绘了这一时代的青铜器文化,对青铜器的类别、冶炼以及青铜文化繁荣状况与原因都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反映,进而诠释了词汇与文化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目前中国学生的接受性词汇量远远大于产出性词汇量,致使学生交际能力低下的状况,从传统教学模式、词汇习得的广度和深度、加工与记忆以及母语与二语的差别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崔莉  南二丽 《大学时代》2006,(11):90-92
1.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got great popularity in the whole society.Simultaneously,it has arousedmany questions which deserved further researching to make Englishteaching and learning more effectively.As to these questions,the study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by Chinese students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parts.Just as Wilkins(1980)said,“Without grammar,little can be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Today,besidesthe lingui…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汉语新词中的委婉语来源广泛,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修辞效果。本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通过对这部分词语的分析,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词汇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的复音化是指汉语词汇由古代以单音词为主逐渐演变到后来以复音词为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汉语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汉语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着的符号系统,其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构词法、词的内部结构、词义及其表达、韵律、语体风格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汉语复音词的产生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古汊语词汇教学应结合现代语义学、文字学和上古汉语音韵学进行。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美,美得丰富,美得生动,看似冷寂的文字无香无色,无形无状,却凹凸显现,生机盎然,富于动态美和艺术美。本文从汉语量词的形象性、汉语词汇的音乐性、生动性等方面展示了汉语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