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斯大林先后娶过两个妻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斯大林的三个孩子虽然来自同一个上层家庭,但各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只介绍斯大林两个儿子的不同经历。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生于1907年,他是斯大林同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孩子。大家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1903年,24岁的斯大林同一位格鲁吉亚的青年女子结了婚,她就是雅可夫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斯瓦尼德捷。叶卡捷琳娜是一位文化素养不高的女性,对政治不感兴趣,笃信宗教,这正好与斯大林相反。但是,她却  相似文献   

2.
英语“Whodunit”一词意为根据谋杀案创作的侦探和惊险小说。这一口语说法源于美国,是侦探小说的代名词。但有一位侦探小说家却是典型的英国人,她的许多小说的风格也是英国式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笔名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  相似文献   

3.
幽默四则     
畅销商品·正华译·一位顾客抱怨道:“在不到-个月的时间里,我已是第-次来买这种2/!螺口灯泡了。请问,这批灯泡是不是次品?”“绝对不是,先生。”售货员激动地说,“事实证明,这正是我店最畅销的商品!”驯兽师·正华译·记者采访一位驯兽师。“听说您的父亲也是驯兽师。”“是的。”“有人讲,您曾把头伸进狮子的大口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不过我只伸进去一次,”年青的驯兽师回答说,“那是为了寻找我的父亲。”抗议·玉丰·一名小偷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被逮住了。治安管理员打开他的皮袋一看,全是防盗锁。管理员问小偷:“…  相似文献   

4.
所有佛罗伦萨人,确切地说,所有意大利人,都知道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一位旷世奇才。他是第一个把人物肖像画得既栩栩如生,同时又美丽动人的大画家。就是基于上述原因,促使富商焦孔多委托他为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莫娜丽萨(也叫“拉焦孔达”)画一幅肖像画。  相似文献   

5.
谁都说不清作家该不该有妻子。如果该有,那么她应当是善良的仙女还是凶狠的恶魔?俄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之妻薇拉·纳博科娃既受到称赞,也受到指责。有的说,她称得上是作家之妻之王——既是批评家,又是秘书、翻译、听众、编辑和遗嘱执行人。有的说她是一个铁腕人物,是一个自作主张的人。纳博科夫则称妻子像是自己的孪生妹妹,他们一起经历了不平常的生活。他们的认识十分偶然。纳博科夫说:“我是在柏林的一次慈善舞会上认识薇拉的。”舞会上,薇拉身着一袭黑裙,头戴狼脸面具。纳博科夫很快就如逢知己,…  相似文献   

6.
人质     
1944年秋,同盟国的军队正在向法瑟兰德挺进,这时,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冯·戴克斯特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命。当他看任命书的时候,他妻子阿洛伊斯一动不动地站在他身旁,极力想掩盖自己心中的焦虑。戴克斯特看完后,把任命书递给她。“还有十分钟的时间,”上将说,“咱们一起去散散步吧。”  相似文献   

7.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最喜欢她的妹妹塔吉雅娜。塔吉雅娜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是带着一家人来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她姐姐家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 “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 “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尔斯泰耸耸肩头,风趣地回答说: “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还有一次,他对塔吉雅娜开玩笑说: “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了。”  相似文献   

8.
约在一百五十年前,1837年2月,俄国大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决斗而死。普希金夫人形象的某些重要方面,有的为人所共知,有的则暧昧不清。因此,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有人说她是“祸水”,有人又几乎把她捧到守护天使的地位。那么,娜塔丽娅·冈察罗娃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  相似文献   

9.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11.
列宁与诗歌     
列宁是怎样对待诗歌的?许多新老作家,其中大部分是诗人和小说家,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我不打算在这里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详尽的答复,因为这属于对列宁的全部文学遗产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但是,我们知道他特别关心民间诗人的创作;他非常欣赏巴黎和其他城市工人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演出。关于这一点,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在她的回忆录中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有一回,我曾亲眼看见列宁在日内瓦欢度当地叫做“埃斯卡利亚达”的民族节日的情景,这是为纪念瑞士共和国从奥地利军队手中解放出来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城市里的各阶层人士,其中也包括工人在内,一连好几天,都要参加各种活动,晚间还要举行盛大的狂欢。街上到处是戴假面的、嬉闹的、说俏皮话的、寻开心的人群。大家唱着歌  相似文献   

12.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13.
谁聋了     
“我认为,我的妻子快聋了。”乔对医生说。 “你先在家里检验一下她的听力,然后你再带她来,我好对症下药。”医生说。 于是当天晚上,乔见妻子在准备晚餐,便站在距她身后4.5米左右的地方说:“晚饭吃什么呀?亲爱的。”没有反应。他走到离她身后约3米的地方问,仍没有答音。接着他站到她身后1.5米的地方再次发问,可还是得不到回答。 最后他直接到她的身后问:“亲爱的,晚饭吃什么?” 她转过身来说:“我已经说过四遍了,吃鸡!”谁聋了@小段  相似文献   

14.
文婷 《世界文化》2003,(5):29-30
6月21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新书———《哈利·波特》第5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正式上市。就在新书正式上市的前一天,罗琳接受了《泰晤士报》记者安妮·特纳曼的采访,袒露隔了3年《哈利·波特》第5集终于上市的喜悦,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带给她的幸福感觉。关于成名:“我不为名声和金钱写作”这些天,罗琳完完全全是个快乐的女人,这可以从她的脸上看出来。她在自己家里接受了采访,抱着她的小儿子———大卫,那是一个圆滚滚的小家伙。在书架上,放着罗琳另外一些“宝贝”﹄———《哈利·波特与凤凰令》。针对第5集,罗琳说:“那真是个‘…  相似文献   

15.
雪冬 《世界文化》2004,(5):31-33
塔妮·玛丽娅·奥古斯塔·库特切拉从幼年开始就与年迈的养母过着寂寞的生活。她很想知道自己原来家庭的情况。通过偷听养母与别人的谈话,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卡尔·库特切拉,在与他的第一位妻子乘坐马车时,因事故而导致妻子被水淹死。心情悲痛的库特切拉将10个星期大的儿子送给一个远亲抚养,孤身一人去了国外。几年后,他一返回维也纳就来到亡妻的墓前悼念。正是在此处,他和一位与自己的亡妻看上去十分相像的漂亮女子相遇。他们俩很快就结为了伉俪。卡尔的第二任妻子奥古斯塔1905年1月25日在乘坐到维也纳的火车上生了女儿玛丽…  相似文献   

16.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7.
最近,职业小说家兼教育顾问梅格·霍奇金·利伯特和她的父亲在纽约城召开了一次叫做“家庭间流传的往事”座谈会。为数不多的成年与会者大多互不相识。她说:“在收集家庭传闻时最简单易行的是从你自己开始。”她让与会者传阅了一张写有各种问题的单子,并让他们两人一组互相交谈。屋子里的人们立刻活跃起来,讲着有关他们的姓氏、姨姥姥玛吉、爷爷的怀表等故事。最后,利伯特让大家静一静。“有人自愿讲点儿他记得的事吗?”她问道。有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站起来,有点忸怩不安地开讲了。“我出生在爱沙尼亚,”她说,“这件  相似文献   

18.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散记许杰王云彤长期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由男人一统天下。但随着1997年的到来,一位59岁的女性闯入了“雾谷”(美国国务院),成为这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主人,她就是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奥尔布赖特的童年是随父母在不停地辗转中度过的。她的父...  相似文献   

19.
南非著名作家、前自由党领导人艾伦·佩顿于今年4月12日在德班附近的家中逝世,享年85岁。他的妻子安妮·佩顿在他死后接见记者时说:“他心满意足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一个星期前,佩顿在德班接受一次食道癌切除的大手术,但手术没有成功,佩顿出院后不到一  相似文献   

20.
菲茨杰拉德与珊尔达加贝珊尔达在婚礼前两个月曾写信给未婚夫斯格特·菲茨杰拉德,她说:“咱俩都好像是一幅泼墨画,色彩鲜明,却忽视细节。不过我相信,咱俩的颜色是会调和在一起的。”在此后的十年中,这幅泼墨画的确放射出了奇光异彩,他们的名字享誉欧美大陆。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