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一部分第一章力D.两个不为零的分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7.如图2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一、选择题1.一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施出的.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形变.D.桌面形变以后产生对物体支持的力.2.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A.其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B.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c.是由地球的吸引产生的.D.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3.如图1所示,重力G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 A.3个.B.4个. C.5个.D.6个. …  相似文献   

2.
题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α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水平  相似文献   

3.
题目(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图1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分析 圆盘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于桌布以恒定加速度a做加速运动,圆盘在桌布的带动下(受桌布提供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也做加速运动,要使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显然有a>μ1g(圆盘的加速度);当…  相似文献   

4.
胡亦中 《物理教师》2004,25(10):57-58
题目: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α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α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2 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分析和解: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G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根据G=mg  相似文献   

6.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灵活选取研究对象例1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题目:(2004·全国理综卷)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与桌的一边AB边重合.如图1,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盘与桌面间的动摩察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8.
韩叙虹 《教学月刊》2004,(10):21-23
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的题目: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1.如图1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图1图22.如图2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3.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向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B.鞋底的花纹C.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上煤渣…  相似文献   

10.
题目:(2004·全国理综卷)一小圆盘静止在桌 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与桌的一 边AB边重合.如图1,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察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 加速度α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 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α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向上B.6N,向右C.2N,向上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分析错因是不加分析地套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  相似文献   

12.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为R,则()(A)R一定大于F(B)R一定小于F(C)R的大小由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决定(D)R不可能等于 F2.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1.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突变例1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中(图1)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4.
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合成平衡法当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时,常常根据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求解,即将三力平衡,化为二力平衡的问题。例1如图1—1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斜面上匀速下滑,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方向。解析如图1—2所示,物体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2和摩擦力F1。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指的是F2和F1的合力F,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F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mg,方向竖直向上。1.相似三角形法如果作图得到的是普通平…  相似文献   

15.
两物体间存在滑动摩擦力f时,必存在弹力(正压力)N,且f与N的方向相互垂直,f与N的大小满足f=μN(μ为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1所示,f与N的合力F的方向与弹力N的方向夹角为θ,称为摩擦角.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阅读》2005,(1):4-7
例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右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z,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卢尚建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5):48-48,F003
让我们考虑一个匀质的刚体圆筒,质量为m,半径为R,放在一个固定的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 图1 设圆筒与水平面的接触点的速度为Vp,质心的速度为Vc,它们存在如下关系: Vp=Vc+ω×R (1) 这里ω是以圆筒轴线为转轴的角速度,R是点P相对于质心的位矢,假定圆筒顺时针方向转动,可得(1)的标量式: Vp=Vc-ωR (2) 我们假定圆筒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力F的作用线与水平面的高度为h(如图1所示),圆筒由于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f和力F的作用而运动。假设摩擦力f的大小不随着圆筒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圆筒的质心加速度ac和角加速度β均恒定。  相似文献   

18.
题目 :( 2 0 0 4年全国理综卷第 2 5题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 ,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 ,如图 1 .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 ,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 .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 ,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图 1解析 :设圆盘的质量为m ,桌长为l,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 ,盘的加速度为a1,有 :μ1mg =ma1, a1=μ1g . ( 1 )桌布抽出后 ,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 ,用a2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有μ…  相似文献   

19.
多个力的合成,一般用作图法或计算法分析.其中,将分力巧妙分组,是解题的关键. 1.同一直线上的力优先分为一组 例1 如图1,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2F、3F、4F、5F、6F,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均为60°,求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 将同一直线上的力:F与4F,2F与5F,3F与6F分为三组分别合成,合力都是3F.其中上下两个3F夹角为120°,故合力仍为3F,方向与第三个3F的方向相同.故总的合力为6F,方向沿分力5F的方向,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物理》第三册 (选修 )“关于向心力的图 1几个实例”一节中指出 :在火车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 ,成为使火车转弯的力 .许多学生认为 ,路面既然是一个斜面 ,如图 1所示 ,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其方向是沿斜面向下 ,所以火车的运动应该是如图 1所示的斜面内的圆周运动 .其实 ,上述认识是不对的 ,事实上火车所图 2做的运动是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如图 2所示 ,其需要的向心力应该是沿水平方向的 ;而且路面对火车的支持力为N=G/cosθ,且 N>G,而不是如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