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到时担当     
<正>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了大人讲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在我离开家乡以后,每次遇到阻碍或困厄时,这句话就悄悄爬出来:对了,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有什么大不了?这样想起来,心  相似文献   

2.
时到时担当     
林清玄 《教学随笔》2014,(11):18-19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大人讲这句话,所以深深地印在脑海,在我离开家乡以后,每次遇到有阻碍或困厄时,这句话就悄悄爬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句话从我跨越艺术大门的那一天开始,就成为教师、专家学者们反复向我们传授的一句名言。我自己在当时似乎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真正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则是在自己塑造一个现代戏的一个人物的过程中才体会到的。2004年,各级党报、党刊、电视等媒体都相继推出了人物专版,介绍了秦皇岛市抚宁县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庚的感人事迹。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共产党李家庚在身  相似文献   

4.
浓浓的乡情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说得真好。虽然我离开家乡已有两年,却依旧抹不去那份浓浓的乡情。我的家乡有一片无垠的田野,田野里长着几棵垂柳,那长而柔软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当鸟儿站在柳枝上为它伴奏时,那种  相似文献   

5.
<正>上个世纪中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做"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我在很多"80后"、"90后"的博客上都看到过。我借用这句话,说一个相反的意思:"他人就是你的福祉。"我坚信一个人的幸福永远要依靠他人的协助,你可能有一粒幸福的种子,那也得依靠他人的土壤来培育。  相似文献   

6.
李镇西 《班主任》2011,(3):64-65
在我校教学楼墙上,有一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这一个个"完整的世界"里,充满了多少精彩的故事啊!前不久,有一位老师在我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有句俗语——木匠手里无废料。少不更事的我,对这句话一知半解,半信半疑。前些年木匠为我家做活,才亲眼印证了这句俗语的可靠性。木匠做活时,把大料用来做门框、门扇,中等料做窗户框、窗户扇,小料做桌子、椅子等。就连几厘米的小料也砍成楔子,插在榫子缝里,使木器更牢固。而看似无用、不起眼的木屑,木匠也不会放过它,点燃它烘烤不直的木料。  相似文献   

8.
自在不成人     
我的家乡有句俗谚,叫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意思是说人来到这个现实世界注定有烦恼和困难。自由自在是神仙的生活,不是我们人类的生活。用悲剧大师叔本华的话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主宰。最初听到这句俗谚是我妈说的。她坐在饭桌上,或是歇息时,或是我们碰到困难哭哭啼啼时,或是我们有了烦恼不高兴时,我妈就说这句话。当然她的意思很明确,她是在教育我们不要怕困难,不要怕烦恼,困难和烦恼是真实存在的,怕没用。人要活就得克服困难,排除烦恼。人总得活,那就总会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减少烦恼。后来我就从乡亲们嘴里多次听到了这句俗谚。这…  相似文献   

9.
正有个词很火,叫走心。今天,我们也来走一回心。我有个朋友,失恋了,感觉整个人完全变了。每当她提出一个选择,而我表示一切听她安排的时候,她都会反驳一句:"也就是说,你无所谓对吧?"首次面对这句话,我只是感觉有一丝异样,但没有在意,后来,这句话被三番五次地提起,我才终于重视起来。跟她谈心,她竟然武断地来了一句:"我感觉,你是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说真的,我很不喜欢"无所谓"这个词,因为它让我联想到对生活乃至对生命意义的冷漠,而这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个词很火,叫走心。今天,我们也来走一回心。我有个朋友,失恋了,感觉整个人完全变了。每当她提出一个选择,而我表示一切听她安排的时候,她都会反驳一句:"也就是说,你无所谓对吧?"首次面对这句话,我只是感觉有一丝异样,但没有在意,后来,这句话被三番五次地提起,我才终于重视起来。跟她谈心,她竟然武断地来了一句:"我感觉,你是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说真的,我很不喜欢"无所谓"这个词,因为它让我联想到对生活乃至对生命意义的冷漠,而这  相似文献   

11.
唐山 《中学生百科》2011,(27):29-30
南朝时,梁国东阳太守何远与朋友开玩笑,曾经许诺一道悬赏:"有人能抓到我一句假话,我就给他一匹缣作为酬谢。"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抓强盗的悬赏不好拿,毕竟  相似文献   

12.
王成 《生活教育》2011,(5):54-55
近日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说说对夏天的印象是什么。请学生发言时,一句"你来给我说说"传入我的耳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时到时担当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相似文献   

14.
阿炳的故事     
<正>我对家乡始终有一丝愧疚,而那一根弦,与民间音乐人阿炳脱不开干系。身为一个无锡人,我从小就对老乡"瞎子阿炳"充满了感情。这不仅是因为老师常在课堂上说起日本音乐家小泽征尔那句"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或是春游时在二泉旁的公园里能见到他的塑像与坟墓。每晚临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两句话在教育界十分流行,一句是:"像专家那样去思考",另一句是:"让研究成为常态"。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是要成为专家型的校长或专家型的教师,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让人向往。但这两句话能在自己身上实现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忙碌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在不  相似文献   

16.
风之色 《山东教育》2011,(12):51-52
挨刀的"挨刀的"是句骂人的话,常一起用的还有"砍脑壳的"。这些话常在孩子调皮,大人很生气时骂孩子用。从没人用这两句话骂过我,不  相似文献   

17.
狗窝     
家乡有一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意思是别人的家再怎么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这句话像我的影子,一直跟随我从乡村来到城市,不时地从我酒足饭饱的嘴里喷薄而出,落到对面朋友们的脸上,有时话里还不免带着豆芽青菜什么的。你们可以想象,在别墅和轿车夜夜入梦的今天,我的这句话会获得多少的同情?几乎没有。它像一双裂口的露出大脚趾的解放鞋,常常被人讥笑。看过别人的豪宅,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房子,我立即觉得这句俗语里,包含了我家好几辈人(也包括邻居们)怎么也花销不完的“阿Q精神”。但是对于家的理解,我从来就不只放到物质上。把存款…  相似文献   

18.
说你胖你就喘,我是胖了之后才知道有这句俗语的。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另外一句俗语: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句话是样板戏《沙家浜》里阿庆嫂的台词。我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不知道含义,后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一"金华,你把学习搞好哩,就可以走出这个山村!"给我说这句有着明显方言特点话语的人,现在可能已经忘记了曾给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我一直记得。这是我在家乡农村初中读初一时,班主任朱德海老师给我说的。朱老师是代课老师,当时应该是高中毕业后做代课老师已经有几年了。  相似文献   

20.
那山 那水     
《大学生》2014,(6):14-15
正如今拍家乡美景有风险,为啥?"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句话前半句还能比较有自信,后半句,还是变成"唉,现在也不行了"句式比较保险,比如说,"哟,你家是在昆明啊,那山清水秀啊!""唉,现在也不行啦。""你家在江南啊,江南好地方啊。""唉,现在也不行啦"……以此类推,大体不错。时间:1月28日地点:昆明滇池摄影:李欣然对于我来说,滇池留给我的童年记忆,就是一片聚集着污水的湖泊。那里水发黑,气味难闻得让人难以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