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字     
<正>20余只由于非法砍伐和捕猎,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已经缩小为中国海南岛上一片不到20平方公里的森林,数量也变得极为稀少。很多专家认为,一次台风就可以让它们全部灭绝。海南长臂猿是地球上最珍稀的灵长类动物,目前它们的数量已经从1950年的2000只减少到2325只。5.8万美国媒体最近发布了2013年度"硅谷150强公司",苹果公司毫无悬念地位居榜首。有数据显示,平均每10秒  相似文献   

2.
高级灵长类包括人类和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如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大猩猩、猕猴、猴等,他(它)们又同属于类人猿亚目。今天古人类学家研究的结果已经证明中华曙猿是人类的最早的祖先,那么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猩猩或猴到底与人有多大的差距呢?了解这种差距也许能解开人类  相似文献   

3.
1992年9月至1994年10月间,通过访问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黑熊的分布,生境及现存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广东省现有黑熊数量为73~103只,主要分布在粤北6个县(市)的山地林区。本文就黑熊资源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保护生境、禁止猎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秋季水鸟约有55种,数量约37,504—62,509只,其中主要为行鸟形目鸟类,数量约为32,193—57,198只。其中有12种列入IUCN/ICBP红皮书中。本区是某些稀有种或濒危种如红腰杓鹬、白腰杓鹬、小青脚鹬、半蹼鹬、黑嘴端凤头燕鸥等的良好栖息地。按照Ramsar公约,黄河口的潮间带区域、刁口湾的湿地、广利—淄脉河口及羊角沟盐场的盐沼和潮间泥沼具有国际重要性;在黄河故道发现了三种列入IUCN/ICBP的濒危种或稀有种,在将来的研究中,应注意其鸟类学重要性;五号桩的潮间带区域发现了20,000只行鸟形目的鸟类,对于保护湿地鸟类而言,此区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猕猴     
猕猴属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别名亦称黄猴、恒河猴、广西猴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存量30万头左右。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5cm,尾长15-24cm。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囊。臀部的胼胝明显。猕猴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  相似文献   

6.
白眉长臂猿     
《中学生物学》2006,22(10):21-21
白眉长臂猿,又称呼猿、通臂猿,主要分布云南、西藏等地。白眉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稍大的白眉长臂猿,雄性黑褐色,雌性淡黄褐色。其最显的特征是两眉白色,头顶部的毛向后生长,像是长臂猿中的老寿星。  相似文献   

7.
猕猴在印度是一种受保护的动物,印度人也把猕猴看做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从来不敢去伤害它们。据统计,最近10年来印度猕猴的数量已由30万只增加到50万只,其中大多数栖息在城市周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有近万只猕猴栖息在这个城市里。  相似文献   

8.
膨化饲料饲喂猕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其自行研制的膨化饲料饲喂猕猴,目的是探索一种提高灵长类动物的营养水平的饲料,以改变其现有的以米饭、窝窝头为主的传统饲料,为实现灵长类动物饲料的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该膨化饲料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提高猕猴的增重(P<0.01),饲料消化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血液生理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该饲料可以在灵长类动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海南南湾保护区社鼠种群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5年在海南南湾半岛进行了鼠类群落调查。社鼠(Ratusniviventer)为该调查区域的优势种。研究发现:不同生境即居民住宅区、山脚旅游区、山地自然植被区的上夹率分别为0,3.5%,4.2%,说明社鼠是较为典型的林地鼠种;社鼠分布密度随着猕猴栖息地植被质量发生变化,栖息地植被好,社鼠分布密度高,反之,则低;社鼠各季捕获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性别、同年龄组社鼠的肥满度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南湾社鼠与南湾猕猴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态位重叠;季节变化对南湾社鼠种群的影响不大;南湾社鼠与内陆社鼠种群比较所存在的差异,主要与该区气候的热带特点导致食物条件变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象局于长鼻目(Proboscidea)、象科(Elephantidae)。世界上现存两种,即亚洲象(ElePhasmaxinus)和非洲象(E.africanus)。非洲象产于非洲大陆的热带丛林和热带草原,数量较多,分布地区也较广,从东非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直到西非扎伊尔、博茨瓦纳,部分布有大量野象群。而亚洲象的数量远校非洲象为少,只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中印半岛——苏门答腊一线,紧沿亚洲热带雨林、季雨林附近栖息,以缅甸及泰国分布较多一些,其次为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我国仅云南有极少的分布。在形态特征土,亚洲象和非洲象有着明…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省2011—2013年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使测试项目设置更趋科学、合理.结果显示:我国中南地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可分为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和专项技术测试项目两大类.在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中,100m成为各省考查速度素质的首选项目;考查力量素质的测试项目较多(立定跳远、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原地双手后抛铅球等);而灵敏类项目设置相对较少;柔韧类项目基本没有设置.从专项技术测试项目设置的情况来看,除了湖北和广西两省没有设置专项技术测试外。其它4省都设置了专项技术测试项目,湖南、河南两省设置的可供考生选择的专项技术测试项目比较多;广东、海南两省设置专项技术测试项目相对较少;专项考试可选项目设置越充分,越有利于考生特长的发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海南两省的蝗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广东、海南两省蝗虫120种和亚种及其分布,对一些种进行了订正,对主要危害种类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古代湘桂走廊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桂走廊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必经之地,是中原与岭南联系的通道。在古代,大批从北方南下迁移的人口通过湘桂走廊进而扩散到岭南各地。人口迁移活动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劳动力增加、大量土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交通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桂剧和彩调等地方剧种的形成、社会风气的改变以及宗教的传播诸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有明一代,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这一毗邻区域,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口流动现象。伴随着日趋频繁的人口流动,赣闽粤边的社会动乱也日甚一日。南赣巡抚的设置,特别是王守仁在南赣巡抚任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是赣闽粤边移民社会“土著化”进程中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客家方言群在赣闽粤边的基本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伴随着赣闽粤边移民社会的“土著化”进程而奠定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延长其南北航道,还可以沟通湘鄂川陕和环北部湾中国段各地市。因此提高认识整治和延长西江航道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北部湾诸港的腹地,而且对整个华南经济圈的进一步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斛类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观赏价值最高的四大附生观赏兰花之一。本文对湖南石斛属的分类学、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自编的《琼南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新课程背景下琼南民族地区的1042名黎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琼南民族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且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北平话及其相关土话是处于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通行的一种汉语方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了一些重要的语法特点,名词重叠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类型、表义特征和语法功能.与周边方言比较得知,湘南、桂北一带的名词重叠现象可能是由于语言接触而形成的共同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9.
湖南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湖南正同时直接面临着周边省份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两重巨大的压力,区域经济发展已无法回避“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这个命题。构建湖南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从现实上看,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湖南经济的认识,更好地把握湖南经济的战略地位,从而在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上把湖南经济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地区.贺州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我们以贺州学院为例探讨研究多语多方言地区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语言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