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最近 ,江泽民同志强调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把“传道”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 ,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传道”的意识在部分教师中尤其是理科教师中有所淡薄。认为知识经济时代 ,有了学问就有了一切。殊不知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是奉献精神。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时说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 ,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  相似文献   

2.
朱燕青 《教师》2010,(34):16-16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老师已经不只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了,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建筑师,是指导学生通向他们人生大门的一个关键人物。作为一名语文科任老师,我觉得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要做一个学生不讨厌,还有点喜欢的老师——这就是我的目标。要做到这样,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我在实践中根据自身条件摸索出一些激趣方法,其中效果最佳的是讲、写、画等三种。一、讲。我认为把学法与教法对立起来,有失偏颇。其实,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二者是水乳交融的。苏步青教授在《语文和数学》一文里写道:“有一回,学校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上数学课,讲得非常引人入胜,把我吸引住了,从此以后,我受老师的影响开始爱好数学,并成为我一生研究的对象,可见,把课讲得引人入胜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管建刚 《江苏教育》2022,(78):64-65
<正>一眨眼,我跟徐栋老师相识已经10多年了。他扎根乡村学校18年,于2018年调到城区学校。他走过的22年语文教学之路,引发了我以下思考。“学术”是“做”出来的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教育。徐栋说小学课堂里藏着“大”学问,而他也一直追寻着小学课堂里的“大”学问,这就是小学教师不看“小”小学。可以说,他的学术研究是从小学课堂里“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 ,从报上接二连三地看到教师羞辱甚至打骂学生的报道 ,感触颇深。“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古训。“严师出高徒”嘛。这也可能成了某些老师体罚学生的“理论根据”。不少老师体罚学生后 ,总是以“我的出发点是好的” ,“我是一时冲动” ,“这些学生不严加管教不行”等等理由加以开脱。“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 ,人之模范也”。这也是古训。可见 ,为师者 ,切不可忘了要严遵师道。美国作家爱默生说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敬学生。”要平等待人 ,爱生如子 ,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生就会尊…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怎么来?我认为,读书是最佳捷径。早在几千年前,韩愈就对教师下了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做一个“终身读者”是每位老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辛勤的老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知识、做人的道理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们,所以为人所称道。而笔者认为,为人师最重要的是要教  相似文献   

8.
品味师道     
白莲 《神州学人》2005,(7):41-41
师者,古已有云:“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对于大多数学子,老师常常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师恩垂范”。我的高等教育分别修业于北京、香港和加拿大。不说其他,单是风格各异的老师就注解着教育实践的多样性,并体现着地域性的师者之道。北京的老师:悲壮的知识分子情怀从西北边  相似文献   

9.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这是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同时我认为也是传统教育观念在我们教学生活中的一个反映。我们的教育注重的是给予。这往往造成,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迷糊;老师“给”得努力,学生反而抗拒。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这道题讲过多遍了,学生还没有学会.我认为,那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展示解题过程中的“源”与“流”,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做题.对此,我在“源”与“流”方面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此深有体会。老师的举手投足,衣着谈吐,对学生的习惯和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曾经有老师说过,看学生的气质就能猜出是谁当班主任,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学  相似文献   

12.
黄正 《江苏高教》2000,(4):110-110
一、孔子师德观的重义轻利性1.崇尚学问、立志从教———追求“大义大利”的思想孔子一辈子在做学问 ,他对学问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人离不开学问。孔子认为 ,对人进行学问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他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教育思想 ,表明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 ,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孔子“立人、达人”的思想 ,其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最终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教育 ,造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 ,使他们…  相似文献   

13.
军队要讲“战机”,农民要抓“农时”,厨师要掌握“火候”,老师教育学生,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我认为把握以下十个“时机”,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国训诂学大纲讨论会今天就要结束了。训诂学会陆宗达同志让我来讲话,临时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语言工作者应有的修养”,我来不及准备。前些时在北京市语言学会上讲了“我的治学经验”,《光明日报》发了个消息,没有具体内容,我就在这里讲一讲。这和你们出的题目,大体上接近。我从事语言工作几十年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我一生治学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八条。第一条,研究语言学要掌握方法论,要懂点唯物辩证法。我常说,研究学问要有方法,有的人一辈子搞不出什么名堂,就是不懂方法论。我认为方法论很重要。我在五十岁以前研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与班上学生语言交流最多的老师。语言表达是班主任向学生讲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讲”字。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认为应强化语言责任意识 ,做到“慎言”、“善言”、“精言”、“因人而言”、“和言”、“无言” ,这是增强语言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慎言 :即要有谨慎理念 ,使所讲的话成为真善美的载体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谨慎言语并非迎合学生 ,世故老道 ,而是必要讲的讲透彻 ,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 ,杜绝套话、大话、空话 ,不“妄言”。“妄言”指不看对象 ,不辨事实 ,不分时间场合 ,一厢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承载着深厚的思政教育意蕴。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最应该讲好中国故事的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感,必须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就是要用生活故事、榜样故事、典型故事、发展故事激发兴趣、传达观点、渗透价值,通过“创设情境生动讲”“巧设问题启发讲”“直面冲突理性讲”“学用结合升华讲”四大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风采魅力和育人效力,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7.
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道出了解答学生问题是教师的天职,而对于解答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好多有经验的老师向我传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不要当堂解答,以免讲砸了,下不了台,应该拿回来,想出一个完善的解答后再  相似文献   

18.
暑假一过,教师节马上跟着来。在作文中,如何写老师?这还真有学问。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人本观”提出“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那么我认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两句就是“教育人本观”的具体体现。为了一切学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不歧视后进生和困难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变革,校长的职能在转换,教师的角色也在转换。传统的教育讲了千百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总以为自己就是教育的主宰,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知规律取…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立人”思想源远流长,“立人”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讲“人者,仁也。”老子说:“人无信不立”,朱熹提出“学者大要立志”;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讲“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指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在兰炼一校,我们赋予了“立人”新的内涵,“立人”文化亦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感召力,以一种力量赢得了全校老师的追随,一起追随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立人先立师”,学校要发展,就是要有好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