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加衣”温暖行动是腾讯网新闻中心在2011年终首倡发起的大型微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面向城市人群,为偏远地区贫困群体募捐冬季衣物。  相似文献   

2.
今天有风,放学下雨;明天降温,记得加衣……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每天都在发布这样的“天气预报”,堪称我家的“气象专家”。妈妈手机上装有好几个天气预报应用程序,她每天早晚都要反复研究,根据天气变化提醒我添衣、带伞。有了这种长期的“训练”,妈妈才成为了一个超级“气象专家”。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1,(31):63
喜欢本期《初中生·博览》的同学请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要错过每一篇的精彩,来参加我们的有奖竞答吧!本期截止日期:2011年11月30日。答案请直寄:(410008)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尘衣姐姐收。也可以将正确答案发至chenyizhiyue@126.com。信封或电子邮件主题上请注明"2011年11月《初中生·博览》读刊用刊知识竞答"字样,否则无效。  相似文献   

4.
~~春光里的笑容@梁和平 @朱加衣~~  相似文献   

5.
昨夜刮大风,有肃杀之气;晨起,雨 落一地。珍重加衣,找白棉袜……暮秋 了,应该如此。想念小城银湖路旁的木 槿,微紫,在雨里,在枝尖摇摇欲坠。木 槿在《诗经》里叫"舜"。所谓"舜华舜 华",意即开得正酣。  相似文献   

6.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峥嵘岁月。 九十年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走向幸福,有住处、能吃饱、有衣穿、能上学,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小羚 《中华家教》2016,(4):36-37
2015年9月9日,2016春夏纽约时装周隆重开幕,场上大牌云集。在所有首发新品中,一组以油画风格为主题的服装,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它画面精美、线条流畅,油画与衣服完美搭配,几乎"画衣合一"。这组"油画衣"顿时登上了《时装周话题热搜榜》,每个人都在打听:油画的作者是谁?此时,19岁的"油画衣"作者毕昌煜正在中国浙江绍兴安心画画。这个被誉为"中国毕加索"的孩子从小到大身上笼罩着太多光环:20 1 1年,他的画作在北京大学展出,被周  相似文献   

8.
学界70年来设定晋本<华严经>的领域来研究4世纪末以来北传佛教地区的佛衣画造像,虽形成了可观的成绩,但也因设定的经典太过广泛,造成此一题目后续研究上的一些困难.本文指出,若将上述佛衣画造像的经典出处进一步缩小在罗什本<十住经>"法云地"相关的经文,不但可以解决上述研究上的困难,亦可同时克服佛衣造像尊称"法界人中像"辞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袍泽袍和泽都指衣服。《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歌颂了战友们团结互助、并肩作战的精神,因此"袍泽"就成了战友的代称。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有"衣锦褧衣"。《说文》中有"衣锦檾衣",是说引《诗经》。《礼记.中庸》中有"衣锦尚絅",是说引《诗经》。本文从"檾"、"褧"、"絅"三字的音义关系入手考证"衣锦檾衣"、"衣锦褧衣"与"衣锦尚絅"三者关系,同时对"褧衣"作一简单考证。  相似文献   

11.
姚昀菁  王瑾 《中国教师》2008,(21):60-61
<正>"衣裳"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用的词,但我们读到《诗·邶风·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时,却发现古代可以把"衣裳"拆开来说,难道古时候"衣"和"裳"说的不是同一种东西吗?事实确实如此,古代的衣服主要包括上衣和下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服饰制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七月》中的"授衣"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大体有三种比较常见的说法:1.奴隶主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奴去做;2.女奴把做好的冬衣交给奴隶主;3.奴隶主在特定的时间分发御寒的衣服。现拟将传统训诂与民俗结合起来考释出"授衣"的含义应该是其中的第三种,民俗中也称为"授衣制"。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自幼的天性和独特经历使她产生了强烈的"恋衣情结".在日常生活中"恋衣情结"培养出她对衣饰美细致、敏感、独到的体味和把握,并形成一种观察生活、体验人生的思维方式.在文学创作上"恋衣情结"内化为张爱玲自觉的文学追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重视衣饰的设色,使色彩的冷艳与特定情调和某种文化意蕴相谐调,揭示人性的过程与张爱玲实践衣饰描写减法原则的过程同步."恋衣情结"是作者对个体生命体验、完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小侯  顾斯玮 《音乐世界》2008,(1):146-147
Q寒冷的冬季,在选择保暖厚实册外套抵御寒冷的同时,内衣的选择有那些应当注意呢?A伴随着气温的下降,又到了需要多多加衣的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1,(25)
喜欢本期《初中生·博览》的同学请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要错过每一篇的精彩,来参加我们的有奖竞答吧!本期截止日期:2011年10月31日。答案请直寄:(410008)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尘衣姐姐收。也可以将正确答案发至chenyizhiyue@126.eom。信封或电子邮件主题上请注明“2011年9~10月《初中生·博览》读刊用刊知识竞答”字样,否则无效。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1,(9):126-127
喜欢本期《初中生·博览》的同学请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要错过每一篇的精彩,来参加我们的有奖竞答吧!本期截止日期:2011年10月31日。答案请直寄:(410008)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尘衣姐姐收。也可以将正确答案发至chenyizhiyue@126.eom。信封或电子邮件主题上请注明“2011年9~10月《初中生·博览》读刊用刊知识竞答”字样,否则无效。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关乎心灵成长的约占一半.如全国一卷看漫画"摔了一跤".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相似文献   

18.
在《三峡》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在强调重点实词时,常有把"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翻译成“下衣”的情况。窃以为,这样翻译欠妥。“裳”的本义虽然是"下衣",但在这里却不能这么解释。而应该用其引申义“衣服”。因为翻译成“下衣”明显不合逻辑,哪有人把裤子哭湿的。  相似文献   

19.
"衣""裳"考释     
对"衣"和"裳"的词义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0.
编者推荐:卒章妙语,意蕴丰富,彰显了"爹"对"我"的厚望。此文可变格用于200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