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报纸的发行是出售"注意力"的话,那么,报纸的生产经营就要靠"影响力"了.在西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要把"注意力"有效地转化成"影响力",首先需要我们对"影响力"进行一下界定.在文化领域里,"影响力"指的是"文化活动者以一种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本质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力,即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方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作用.顾名思义,媒体影响力就是通过传播新闻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传媒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发行量通常由发行量稽核机构来认证.主动阅读率是指主动购买、订阅报纸的读者人数在整体读报人群中的比重.传阅率指的是印刷媒体平均每期被传阅的次数.而具体到我国媒介生存环境和媒介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可信度、指导性、贴近性等等.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湖北日报与省档案局(馆)合办《档案解密》专刊.省委机关报与档案系统“联姻”,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如何把档案系统这个行业版办出特色?如何增强专刊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服务力,实现舆论引领与文化担当?一年多来,《档案解密》循着“滋养心灵、润物无声”的既定宗旨努力实践. 挖掘新闻,抢抓读者注意力 新闻是报纸的生命,作为报纸的一部分,专副刊也要做足新闻性,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翻开报纸求“新”的欲望,带给读者新鲜感,吸引受众注意.  相似文献   

3.
刘大正 《青年记者》2016,(36):102-103
“目光所及之处,必是财富聚集之所”,在媒体的影响力经济背景下,纸媒人越来越感觉到受众注意力的大幅转移.纸媒特别是都市生活类报纸在风行20余年之后,逐渐进入衰退趋势.由于影响力的下降,不管是发行量还是广告经营,多数出现断崖式下滑,休刊停刊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5.
《燕赵晚报》秉承“关注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是河北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泼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以来,“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并在促进报纸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媒体之间以及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质量决定着影响力,报纸的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报纸产品本身决定的,如果没有优秀的报纸质量做支撑,报纸影响力就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7.
范芝萍 《新闻采编》2004,(6):43-43,45
当代社会最流行的语词之一是“策划”。报纸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产品,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定的策划。经过策划整合以后,报纸文化发出的信息能量倍增,就再也不是简单的“字纸”,它承载着使命,包含着深刻的文化理念,其影响力和穿透力无法估计。在这里,文化的张力,会使平面的报纸更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全部影响力,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而形成。在人们的信息生活日渐丰富的当下,纸质媒体需要以内在的品格打造影响力,以卓越的品质提升影响力,以主动的推广强化影响力,用影响力引爆注意力,来吸引读者群、广告商,促进报纸的良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播名牌栏目既有“注意力”又有“影响力”,是广播媒体价值的集中体现。在打造、维护名牌栏目过程中,应力避过分强调低层次的“注意力”,放弃更高层次的“影响力”追求。广播只有强化名牌栏目的影响力追求,才能紧跟时代,实现广播媒体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有名的财经报纸,发行量虽然不是日本最多,但由于重视事实,坚持客观报道,拥有一群知识层次高、覆盖面广的读者,是无可争议的日本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近年来,国内很多纸媒纷纷标榜自己是“最有权威的报纸”、“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等等。但是对比《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1.
“注意力”与“影响力”的两种模式差异 “注意力”是当代海内外传媒研究者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近几年来,传媒之间的竞争可以演化为“注意力”之间的竞争,那么,能产生注意力的资源就产生了价值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信息社会的“硬通货”(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P13),所以,媒体以提高公众“注意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信息服务,诸如手机短信、手机报纸、IPTV等等,都自称是第五媒体,但它们都缺乏足够数量的注意力总量,可以同现有的四大媒体齐名。今天,只能称它们是新型的多媒体终端。谁是第五种大媒体,尚待公认。变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标准。报纸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传播方式感染受众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引导力,即报纸对受众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形成过程及怎样驾驭使影响力转化成有效生产力是当前报人首当其冲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品牌化运作已经日益成为晚报、都市报在报业竞争中胜出的有力武器。专家指出,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也称眼球经济。在注意力经济的大背景下,报业取得发展优势的关键是铸造良好品牌,良好的品牌可以加强读者对于报纸的忠诚度,增强市场影响力,推动报业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这种发展优势主要集中在媒体的内容方面,包括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宣传的品牌效应等。一旦报纸读者心目中形成良好形象,必然会获得心理认同,扩大报纸发行面与发行量,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过剩”,全球信息量正以平均每12至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作为信息载体的报纸同样存在“过剩”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报纸从1978年的186种发展到现今的2000多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到8200万份。同时,由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兴起,报纸的“注意力”空间被不断分割、挤压。  相似文献   

16.
报纸设计在整个设计体系中显得很边缘,边缘到大学的系科中没有关于“他”的“专业”,有的只是《报纸编辑学》中一带而过的简单操作描述,理念上已不符合当代的设计要求了.然而,报纸设计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却变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包装”这一“文化产品”能够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抬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有了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创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见报纸设计在报纸生产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谈报纸设计,多数同志会展示一大堆设计过的版面,根据版面谈设计风格,以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等,而本文不是谈技术应用的,旨在评述视觉是如何影响报纸设计风格和影响读者阅读的,这对于大多美术编辑来说,谈谈设计观念比单纯的“炫技”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连<新商报>找准特质,利用报纸优势,在打造"独特性"上下足工夫,从而引来较为稳定的注意力和关注,有效提高了报纸影响力,成为报纸持续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王桂娜 《青年记者》2016,(11):21-22
目前,学界对于媒介产业本质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两个层面.笔者认为,“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相关性经济”似乎更能揭示互联网思维下媒介产业经济活动的本质.本文从分析“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的弊端出发,阐释“相关性经济”的内涵和理论价值,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报纸版面的编排风格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报纸的整体质量。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了报纸的风貌,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不断进行改版,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本文在分析报纸版面编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报纸版面编排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销售模式和一般商品不一样。一般商品进入流通阶段,成本分摊在价格上,一次性从顾客手中取回。而报纸是二次销售的产品,第一次即发行,直接向读者销售内容并获取读者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卖广告,将在发行中赚到的“注意力”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客户。报纸的两次销售模式,使报纸的成本回收分散到广告和发行两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