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原地区有着众多三代时期的古城古国,三代时期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普及和相对定型的时期,姓氏的来源复杂多样,许多姓氏即起源于此时中原地区的古城古国.  相似文献   

2.
姓氏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姓氏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我国的姓氏起源,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思想、生活习俗、文明发展等各方面的具体反映。通过姓氏起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详细地了解到古代人的生产生活状态,了解他们内心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3.
姓氏源流是上古及三代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姓起源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因生以得姓";氏起源于三代,主要是周代,"胙土命氏"。姓氏的社会作用不同,姓以别婚姻,氏以辨贵贱。秦汉以降,"混氏于姓",姓氏合流。齐太公世家姓氏流变可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该时期姓氏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三国时期中国人姓氏的特征:姓氏传递相对稳定;姓氏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同姓人群在地区中分布不均衡,同姓聚居现象较为显著;并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战乱中相对安定的区域如江苏、四川等地迁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姓氏研究之历史回顾曹涛中国的姓氏文化,几乎与中国有文字的历史一样久远。姓氏研究的文献有信史可佐证实的有《尚书》、《诗经》、《春秋》、《左传》以及《楚辞》,还有更远一些的殷商时期的卜辞。但这些典籍有的是史书,有的是诗歌总集,都不专门研究姓氏,只是或...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赣南已经设治,从那时开始,已有中原汉民陆续南下进到赣南山区。但是,大批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则是在唐宋时期,他们成为了客家民系的直接源头。元、明时期,江西中部的一部分姓氏又先后迁入赣南,他们与先期的姓氏相融而成为"本地人"(又称"老姓氏"或"老客家")。明末清初,闽粤客家大批倒迁赣南(他们又被学界称为"新客家"),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客家的现代格局。  相似文献   

7.
姓氏的发展源远流长,姓氏文化蕴籍丰厚,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姓氏的发端一是表明身份、地位;二是区别婚姻.自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形式多样的赐姓制度,使中国的姓氏不断增加.秦汉之际,姓与氏开始混为一谈,以氏代姓普遍出现,姓氏逐步稳定成现有的体制.中国姓氏多达6362个,但大姓比较集中,<百家姓>收录468个姓氏可以涵盖全国人口90%左右.  相似文献   

8.
王剑 《许昌学院学报》2004,23(4):109-111
河南淮阳古为陈地,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李、陈、胡、田、孙、姚、袁等中华大姓均起源于此,并分脉播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吴海拴 《考试周刊》2009,(45):31-32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而姓氏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也自然会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也不乏有相同之处。本文就姓氏文化从姓氏来源、姓氏翻译及姓氏位置三方面比较了中英美姓氏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的姓     
据研究,日本拥有30万之多的姓氏,而一般平民拥有自己的姓只不过130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姓氏字数不等,发音书写复杂,甚至还出现了诸如“一”、“小鸟游”这样的珍稀姓氏。可以说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是绝无仅有的。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代日本社会,其姓氏既有其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姓氏的使用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个擅于学习但又擅于创新的民族,古代日本在学习吸收古代中华帝国的优秀经验发展起来。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方面。姓氏制度亦是如此,中国的姓氏制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姓氏合一,并沿用至今。而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也创立了姓氏制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字”制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黄荣生  张传彪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17-118,121
姓氏文化差异是民族文化差异的缩影。汉英两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姓氏文化,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试图从源头上探讨汉英姓氏文化差异的发生学原理。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个擅于学习但又擅于创新的民族,古代日本在学习吸收古代中华帝国的优秀经验发展起来。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方面。姓氏制度亦是如此,中国的姓氏制度在春秋时期就形成姓氏合一,并沿用至今。而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也创立了姓氏制度,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字"制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下对华人的姓氏的来源、文化功能以及教学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发掘,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姓氏文化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奇云 《教师博览》2003,(1):52-53
人的姓氏居然能和遗传基因挂上钩?有朝一日,医生会为每个病人“按姓氏用药”,这是科学家研究姓氏和遗传关系后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7.
趣说姓氏     
中国的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生动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01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目前在用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这些汉字姓氏中不乏一些有趣和奇怪的姓氏。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地区的发展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姓氏分布与世家犬族,真实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之际的姓氏合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姓氏结构的变化,即姓氏结构由原来的多有制(姓、氏两级或者姓、大宗氏、小宗氏三级)转变为只有变化以后的新姓一级;其二为姓氏应用规则的变化,即在新姓氏制度下,无论男子、女子,其个人的称谓都以“新姓+名”的形式出现,不再有男女两在性氏应用规则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时“姓”“氏”已是一回事,统指人的姓。《广韵》中共收录姓氏字1357个,对这些字的释义记录了中国姓氏的十多种来源,反映了丰富的姓氏文化底蕴;而且释义所引资料涵盖了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大量文献,这些资料体现了《广韵》在姓氏研究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