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2009年,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其特点是:国共两党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始建立并积累政治互信,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协商得以恢复并形成制度化安排;两岸经贸交流实现了重大突破;两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扩大,两岸民间往来日益频繁并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民意基础;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思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化不利为有利,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一年。回顾2012年的两岸关系,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九二共识"获得了更多的台湾民众认同,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两岸各项合作取得新的进展;钓鱼岛争端拉近两岸关系距离;民进党谢长廷参访大陆为两岸新突破增添新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新主张。展望两岸关系的前景,两岸各项交流继续深入开展,两岸互信度不断增强,政治接触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共关系,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的军事政治对峙、对峙和接触交互到今天两党携手合作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深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共关系,对于促进两岸各项交流、累积两岸互信与推进政治接触和签订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曾登上"执政"舞台,为两岸关系发展投下新的变数。基于"台独"势力猖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结合岛内的反"独"力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独促统"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实践证明:两岸之间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继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之间的团结奋斗,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正确处理好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和平稳定已经成为两岸关系中的主旋律,其中,非政府组织(NGO)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台湾NGO也表现活跃,有效推进了两岸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当然,在台湾NGO发展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特别是一些台独分子企图利用NGO进行所谓"外交活动"的行为,我们需要有所提防,以确保进一步努力推进两岸关系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两岸共同利益有着深厚的情感、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现实基础.认知和维护两岸共同利益须秉持"促进和平、平等互利、务实和平、机制保障"等原则,这样才能厚植两岸共同利益,实现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早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7.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更多角度探讨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构建之道。从战略文化角度入手,明确传统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行为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解读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文化传统背景,从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意义和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澳门回归祖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结束;不仅为澳门发展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也使中国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的完全统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的出现,两岸互动格局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走向执政与其大陆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初步建立与两岸人民的深入交流,构成了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因;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的认同则是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两岸经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外溢出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外溢政治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两岸党际交流机制化、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外溢文化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执政双方对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两岸同属一个民族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凝聚、两岸文教交流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开始启动;外溢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同胞逐渐形成了以海峡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和平论坛、两岸双向旅游合作为核心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民间交流交往格局,对两岸同胞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凝聚共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日实现台湾同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不可动摇的意志,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华民族具有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历史潮流和两岸同胞的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两岸关系中,沟通、对话和协商,可以增进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化解两岸的分歧和冲突,形成两岸的合作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国两制是港澳回归的宝贵经验,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原则.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通过两岸的民主协商,促进两岸之间政治上协商治理, 经济上共同繁荣,文化上一多兼容 ,军事上相互信任,最终实现"一国两制"下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3.
澳门回归祖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结束;不仅为澳门发展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也使中国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的完全统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文件,向全党指明了未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任务。新时期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性质首先应当界定为,在"一个中国框架"之内,两岸双方如何通过加强和拓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平、深化发展的一个系统性规划,其阶段性目标在于培育"两岸命运共同体"认同、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其现实路径包括夯实政治基础、明确主体逻辑、合理安排项目内容、创新制度与机制等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施永辉 《新高考》2007,(7):11-13
1.两岸经贸论坛于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并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第三,深化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需要法治化的“两岸关系治理”.规范两岸交往关系的立法,成为实现两岸关系治理的必要条件.在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这种立法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各自立法,各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命令);二是签订两岸协议.这两种立法方式产生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中国的国内法.两岸协议是目前唯一在两岸均有法律效力的特殊国内法.在两岸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两岸协议应当成为两岸关系法治化的主要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7.
石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60-66,122
大陆学生赴台湾攻读学位,是两岸开放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大大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台湾当局针对大陆学生的某些歧视性政策以及两岸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同将在一定程度上给赴台陆生造成困扰.两岸应携手应对、妥善处理陆生赴台可能衍生的各种问题,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在调查厦门市体育社团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岸(厦台)之间体育社团的交流现状和价值。研究表明,厦门市体育社团作为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载体,发挥着推动两岸积极开展体育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独特作用;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使两岸体育交流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繁荣;加强竞技体育合作,共同推进两岸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厦门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与人文关系,借助"五缘文化"力的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在两岸体育文化交流中的载体作用,加强与台湾的沟通,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主席连战昨会晤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双方获致尽速恢复平等协商,达成和平协议,促成两岸全面交流等多项共识,对于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无疑开启有利契机,但两岸关系是否真能结束敌对状态?共同市场能否建立?仍在未定之天,我们期待民进党当局务必以人民利益为重,尽速落实连胡会达成共识,使两岸能够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20.
一、国内。1.两岸经贸论坛于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并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第三,深化互利共赢的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