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春与英雄的画卷———读“猎豹丛书”□张清华明天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表现当代军人生活、讴歌英雄精神、充满青春朝气的“猎豹丛书”,它们是阎连科的《生死晶黄》、于波的《花神》、苗长水的《我们稍息———立正》、简嘉的《好男当兵》、周大新的《平安世界》、沈石溪的...  相似文献   

2.
完整的生命──读“新世纪少年素养丛书”徐久生在首届上海图书节作者与读者的见面会上,由许祖馨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少年素养丛书》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他们热情洋溢地盛赞这套书“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和内容,向我们讲解了学校生活中碰到的事;读来易懂...  相似文献   

3.
这套22本书组成的丛书,五百多万字,我是以最快的速度读完的。这种快,不是赶任务,而是拿起就被吸引住,手不释卷,一本接一本地读,越读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这是一部难得的新闻教科书。这套丛书,由新闻作品与新闻论文两部分组成,而且同一个作者的书基本上也是由这两部分作品组成。这样的组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与理念:新闻  相似文献   

4.
《书评文丛》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得书界好评。读了伍杰的总序《书香盈野》,对这套丛书垂涎已久,却无法觅读。第二辑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仍是四本,作者也只替换了一人。这次承责任编辑高信同志和作者之一(也是第一辑的责编)王建辉同志见赠,得以手拥全璧。置于案头,办公之间,抽读几篇,渐渐浏鉴一过,既嗟叹书评事业的艰难和书评家的寥寥,也对几位作者  相似文献   

5.
重现历史真实讴歌伟大胜利──喜读《抗日战争史》丛书王昶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作为第一批读者,喜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丛书第一批图书10种,深深感到这套列入国家“八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的大型学术丛书,是一套重现...  相似文献   

6.
~~大师风范 艺术真采——读艺术大师之路丛书@戴建国 @夏祎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1月8日,接力出版社在京举办了"这样读"系列新书发布会,该系列图书的部分作者金波、徐鲁、吴岩、汤锐等出席了发布会并介绍了"这样读"系列的创作缘起和感受,小学语文教师代表和小学生读者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这样读"系列的迫切需求和期待。接力出版社表示,他们推出的这套丛书,以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段海峰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感悟人生丛书》,凡五种,皆可读.说可读,一是人人都有人生,但未必人人都能感悟出什么,更未必人人都能写出文章;而这些名家,既有独特感受,又能款款道出,我们读后便可得到启示,有益于自己的人生.二是,各书所收,全系短章,意蕴深长,语言活泼,无教训人的架势,有亲近人的态度,因而耐读,也好读,读后,又可得到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光辉的历史悲壮的人生──读‘彭德怀元帅壮烈人生丛书’王炳林“彭德怀元帅壮烈人生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以下简称“丛书”),是彭德怀传记组再次推出的力作。读后,我又一次“被彭德怀光辉而悲壮的人生所深深触动。彭大将军叱咤风云的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0.
春末的一个下午,北京城内沙尘弥漫,后海西岸的"水色盛开"酒吧,安静闲适,因主编<读库>丛书而声名鹊起的张立宪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读库>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跨世纪中国人该读什么书──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编者的话:我们在读者来信中,经常收到有关读什么书的询问,这里选登了其一一篇,期望借此机会能在读者中展开一次讨论。正如韩磊同志来信中提到的,我们正处于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处于一个高科技...  相似文献   

12.
《出版视野》2005年5期和2006年1期先后刊登了以“城市点睛之笔——我国直辖市、省(区)会城市标志谈”和“我国省、市、区标志谈”两篇文章,读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这篇小文是读重庆出版社的《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受到启发而写的,通过读书想谈一下各个国家的标志,各国尤其文明古国标志性的东西千千万万,那我们也只能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但愿读者看后能得到些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这篇战地采访札记写得非常感人,很值得我们新闻界的同行们一读。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苦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等新媒介冲击传统图书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今国内读书类刊物生存艰难。综合性人文社科丛书《读库》已经连续出版了7年,并且影响范围逐年扩大。《读库》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与网络自媒体时代特点相融合,在海量网络信息的不利条件下突出重围;同时丛书的主编以自己的高人气博客为基础,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传播策略——网络自媒体与纸质媒介交融互动,在丛书内容方面创立"编读共建"的新颖模式,在销售、品牌树立等环节,也充分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成功地把一本书做成了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到了某先生的一篇书评《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读〈中国文化集粹丛书〉》,文中说:作者“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中国文化集粹丛书》后,“心潮激荡,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书评写得洋洋洒洒,极富文采,很有几分鼓动性。在这篇书评的感召下,我找来了这套15篇、19册的中型丛书,也“穷日夜之力”,通读了一遍。掩卷之余,确感获益良多,这套丛书,一如文作者所言,“内容丰富,浅而不俗,深而不艰,是一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图书”。 然而,在捧读此套书过程中,却没有通常阅读到一本好书时那种由衷的畅然之快,反而不时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套丛书的《明耻篇》和《薪传篇》二书的作者正是文作者某先生。读着书,对照着书评,我们不禁要对这位先生的写书评的意图产生疑问:这篇文章,到底是书评还是广告?写作此文的本意是推荐还是推销? 我们知道,书评,尤其是推荐性书评,担负着介绍图书主旨,客观的评论图书的优劣,以指导读者阅读,进而起到引导大众阅读倾向的重任。这就牵涉到一个基本问题,即书评作者的身份。按说,这似乎不应成其为问题,书评作者自然应该是此书的读者,而不是此书的作者。不论是专门的书评作者还是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20世纪是人类对话、交流、沟通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终身学习的世纪。若不终生培训,将被时代抛弃。(一)读了12卷470多万字的“电视丛书”,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配国际部在三年内出了12卷470万多字的“电视丛书”。须知,这可完全属于业余的“个人爱好”,是完成本职工作后的再创造,和上班的工作业绩没有直接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它呼应着一个远去的文明──读“故土丛书”孙郁“故土丛书”是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套有品位的新*书。作者大多相识,内容包罗*万象,将家乡的文化沿革,有*趣地写出。且洋洋洒洒,朴实*浑厚,不禁唤起了我的思乡之*感。旧时的文人,大多是瞧不*起东北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一片肥沃的土地──读“露珠丛书”伍杰这《露珠》是献给孩子的沃土。我从来没有这样一口气读完过十二册散文。这套“露珠丛书”——散文名家送给孩子的礼物,每本我都细心地品尝了。的确,这是一片蕴含多种营养元素的沃土。十二册散又,是十二只生命之笛,笛声的音韵将我...  相似文献   

19.
曾听一青年才俊大会发言,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日读五篇论文”,以知科学研究发展之先进。恰深感自己对各种理论范式、研究模型、大数据、元宇宙、跨学科研究平台搭建之困扰,恐写文章之方法有些不合潮流,遂给自己提要求,也给研究生们布置任务:日读论文1篇,以补己之短,取他人之精华。自此之后,当日功课毕,读文章一篇,来源不限。数月累积,颇有收获。但同时也读到一些平庸之作,深以为憾,一为作者能力,二为编辑眼力。加之,不时阅读、修改学生论文,对“何为好文”有了一些想法,好为人师,一并说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5,(6):51-51
“2000单词读遍世界名著丛书”,“核心技能丛书”,名著名篇双语对照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