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邀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聆听、唱歌、游戏中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新音乐课程标准》与《原音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上进行比较,并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改变设想,即倡导主体性教学,不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强调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倡开放、民主、活动和探究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从而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相似文献   

4.
张洁 《科教文汇》2007,(8S):76-77
本文通过对《新音乐课程标准》与《原音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上进行比较。并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改变设想。即倡导主体性教学,不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强调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倡开放、民主、活动和探究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从而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新年快乐!新年快乐!你许了新年愿望吗?我早就许愿啦。我的愿望是拥有记忆面包,吃一口就能过目不忘;妈妈的愿望是早睡早起,睡个“美容觉”;爸爸的愿望是……停!别说了,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哈哈,不会的。我有一本《愿望实现指南》,只要按照书上写的去做,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中设置的六个教学模块中,《创作》模块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怎么样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行创作模块的教学,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走近音乐创作领域,是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困惑的问题。本文就着眼于新课程背景下笔者在《创作》模块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行创作模块教学进行探究,并与之相对应的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冰冰 《科教文汇》2007,(12X):119-119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最终达到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对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本文介绍了琴歌与琴曲的知识,并通过聆听《阳光三叠》及《酒狂》并分析音乐,让学生从中能够认识及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进对文人音乐、传统音乐及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此教育部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给予充分的阐述,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和课堂内外两个方面对音乐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心理学层面对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程丹 《科教文汇》2008,(17):130-130
实践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此教育部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给予充分的阐述,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和课堂内外两个方面对音乐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心理学层面对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程丹 《科教文汇》2008,(17):130
实践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此教育部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给予充分的阐述,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和课堂内外两个方面对音乐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心理学层面对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1]外学音乐教学中灵活使用电子白板,能有效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分解难点,突破重点,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情感共鸣,使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场所,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再使音乐教学只是简单的教唱,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本文把《闪烁的小星》一课作为培养学生反思力的教学范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了11个反思.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内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规范》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同学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以新课导入、新知探究、知识运用这三方面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主动学;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想学。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再使音乐教学只是简单的教唱,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本文把《闪烁的小星》一课作为培养学生反思力的教学范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了11个反思。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人类情感物化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情感,因此,音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不同的音乐形式,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现代音乐中的特殊节奏形式提出了一些辅助性练习和针对性练习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现代音乐,文章中用了大量谱例具体分析现代音乐变化多样、节奏复杂及对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具的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