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写批评稿时,我给自己订了个“约法三章”:实、准和适当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育青年的感情基础。毛泽东主席说过:“官兵关系搞不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问题。”我认为,这个根本态度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情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爱心、爱护是教育青年职工的感情基础。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因此,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当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各级领导尤其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影响。这时的青年职工虽然已开始进入成年,走上社会,但他们毕竟还年轻、幼稚,所以他们不能不想到“靠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晶 《大观周刊》2011,(6):235-236
2008年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们为上海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考察,对他们的基本情况、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做了一个总体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王霖 《采.写.编》2023,(12):20-21
针对经济类内参常用“小切口”表达手法中易出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即:要切中大主题,在“准”字上下功夫;要注重时效性,在“早”字上下功夫;要把握普遍性,在“深”字上下功夫;对策要切实可行,在“实”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飞奔的长途货车嘎然而止,潜伏在路边的“狩猎”挥刀跃起。自皖北萧县至省城合肥,穿越合徐而折转合芜。600里高速公路竟被一伙劫匪“辟”为生财之“道”。他们昼伏夜出,明火执仗,半年之内作案20起……  相似文献   

6.
陈红 《新闻世界》2012,(6):43-44
当前,随着手机报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运用,一些企业也纷纷开通手机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认为,除了要具备电脑和网络知识及良好的新闻敏感性之外,手机报编辑还要念好“准、正、短、新、活”这“五字诀”。  相似文献   

7.
就眼下报刊上的文章而言,涉及“的”“地”“得”的使用,总的看是相当混乱的。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在有些地处不太容易撕扯清楚。  相似文献   

8.
“予”与“预”是两个常用字,均已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但是有些人写稿或编稿时,因分不清两个字的区别,常常出现以“予”代“预”的情况,如将“预先”、“预算”、“预支”写作“予先”、“予算”、“予支”。其实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必须去网络上寻找,这不,据说现在90后的网民们拍着小手,说在他们之前出生的人都通通落伍了,因为他们都不认识“囧”。这可不是笑谈,不信去“百度”或“google”搜索一下,如今以“囧”标志的网络语言,用“铺天盖地”形容,决非夸张。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2022,(1):65-67
“时代之问”系列融媒体报道,从“难题、答题、成效”三个维度,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反腐倡廉、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等16个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站位高、把握准、内容实、表达新、传播广,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从“新闻作品”到“新闻产品”的理念转变,彰显了重大主题报道对新媒体的拓展和带动效应,无论报道方式、呈现手段还是传播渠道,都是一次有益有效的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他们凭借简单的“老三件”——地质名锤、放大镜、罗盘,用脚丈量着高原,用手敲开宝藏的外壳,用眼辨查矿山的“含金量”,用心去品味大自然的馈赠,他们是真正的拓荒者,他们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地质人。  相似文献   

12.
当下,“自主创新”已经成了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电视媒体,不论是为了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还是为了扭转收视率的颓势,工作内、外言必称“自主创新”。词典解释“自主”是“自己作主”;“创新”就是“创造革新”。有人说“自主创新”是“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还有人说“自主创新”就是“原始创新”,有不依赖他人、从头开始的含义。看来“自主创新”就是要原创、要开先河、要从头开始。不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自主创新”都需要创新者独自跋涉、拓荒垦野、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3.
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不论这个世界出了什么新鲜事儿。新闻记者都喜欢一哄而上.以“XX门”来报道。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叫“拉链门”.女演员阿娇被偷拍叫“艳照门”,恒源祥推出生肖广告叫“广告门”.菲尔普斯吸食大麻叫“大麻门”、博尔特进迪厅叫“艳舞门”.还有许许多多的这“门”,那“门”。在我看来.都有些“邪门儿”。  相似文献   

14.
冯菲 《大观周刊》2012,(16):223-224
语文教学课堂需要“预设”,而实际教学中往往被“预设”束缚,老师总是想法设法把学生“引”进“预设”中来,这就冲淡了课堂上师生真正意义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一堂课的经历,让老师和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生成”带来的阅读教学的新境界。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预设,还要充分重视和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的种种机会,追求更加优质、鲜活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画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两者常常混用,也往往重叠,以至于被误解为同义词,误以为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示。之所以产生误解,缘于两者中都有一个“意”字,也缘于“象”与“境”在词义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其实,“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解读“意象”与“意境”,对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特征,对中国画的创作、欣赏及理论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才也有了各行各业的标准。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对其中的佼佼者,即所谓人才,自然也有业内的评说。何谓编辑人才呢?答案因人而异,概括言之,论述的重点似乎都离不开人的“头”、“眼”、“口”、“手”这四大感官。  相似文献   

17.
董文利 《今传媒》2006,(4X):28-28
“三农”问题是出版行业的一个老话题。金盾出版社却在这个老话题上做出了新章,拓展了两个效益双赢的新天地。他们竭诚为“三农”服务,在把通俗、实用的科技知识传向四面八方,撒遍广阔天地的同时,也铸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金盾品牌”、“金盾精神”,成为出版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8,(10):36-37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以来,截至6月12日的一个月里,新华社已播发“新华时评”100篇与抗震救灾直接相关的评论,每天发稿超过6篇,是平时平均发稿量的3倍。笔者对这一期间的“新华时评”作了调研,认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以饱满的热情、凸显一个“情”字,具有以下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任 《编辑学报》2008,20(3):234
问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些情况。“作”和“做”都是动词,读音也相同,可是用起来却十分棘手。用它们来组词还比较好办,比如“作法”与“做法”,“作人”与“做人”,“作主”与“做主”,“作为”与“做为”,等等,对不对,哪个对?拿不准时翻翻字典,一般就能够解决;但“作贡献”与“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有则关于出租汽车的报道 ,开头一段说 :“许多出租汽车单位设立了监督电话 ,以便勾通与乘客的联系 ,监督本身的服务质量。”这里的“勾通”应作“沟通”。“勾”最初的字形为两手执一弯曲的钩 ,钩上有一贝状物。有人推测这是与“贝”打交道的商人的一种游戏。后两手省略 ,贝状物也简化为“口”,成为“句”字。古代只有“句”,后来才演化为“勾”。至今 ,“句”字仍可两读 ,既可读 jù,也可读 gōu。以“句”为声符的形声字也不例外 ,如驹、拘读 ju,佝 ,狗则读 gou。弯曲如钩的东西可钩物 ,“勾”因此可作动词 ,但组成的词常含贬义 ,如勾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