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位成员。能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班主任应该关心班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必须精心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明天的希望。关心爱护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我们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使每个孩子都充满爱,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会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我认为,要使班主任工作升华为一门艺术,必须用"四块基石"夯实自己的根基。一、第一块基石——热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只有这样对待学生,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从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上讲,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教育对象,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搏。同时,还用满腔热情帮助他们,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上讲,爱也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我们教师要为此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服、充满爱意的氛围,最终…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当今有些班主任总是抱怨做班主任真不容易 ,今天的独生子女“娇、骄”二气全有 ,软的不行 ,硬的也不行 ,言谈中充满许多无奈。其实 ,是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 ,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 ,没有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 ,忽视了尊重、信任、关爱、理解学生。我认为在班集体中应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 ,使他们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 ,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  一、爱生如子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教师应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中,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新课程、新理念要求班主任应适应形势和学生心理特点,去探索和开拓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班主任。一、亲近学生,树立威信班主任一定要有亲和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亲近学生的过程中,可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娴熟的教育规律。二、强化常规训练,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教育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所以,作为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初就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合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等诸方面的知识。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讲行,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三、协调与...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Z1)
大家好!欢迎来到三虫园做客!从2007年的1月份开始,我将在这样一个温馨而别致的小园里,把一个个快乐而幸福的班集体呈现给你,听他们讲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三虫园将是一个充满了爱和温暖的家,而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他们相亲相爱,他们互帮互助,他们荣辱与共,他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河南教育》2010,(2):31-31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就要通过集体的管理对每一个个体进行教育,在集体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一、明确的班级目标——成长的明确方向 一个班集体形成之初,要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所以教师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目标,并且希望每一个学生都从自身做起为,完成这个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用小目标来带动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才能,实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从兄 《小学生》2013,(12):11-11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教育才能成功。用自己诚挚的爱,拨动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正是在这和谐的暖流中,孩子们和我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心灵的默契。他们把我当作朋友,下课围着我聊天,有心里话愿意和我说。所以我带的每一个班集体,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师生之间亲密无间,互帮互爱。在我的正确引导下,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大家积极向上,充分表现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工作中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让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礼貌行为,关系着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幼儿入园是集体生活的开端。老师要热爱、关心、尊重幼儿,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坚持做到没有亲疏之分,处处关心爱护他们。家长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家长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想到。孩子生病,老师要去看望;天气突然转冷,老师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添上。为了安全,老师们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下雨天,还要背、抱他们进出。有一个叫杨涛的幼儿,平时爱打架,老师多次教育,收效不大。一次,他大声哭叫,说是被打了。张老师想到他平时爱欺侮小朋  相似文献   

15.
家长应该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中的集体生活,关心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因为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能够满足孩子的不同需要。活泼开朗的孩子,可能会在表演歌舞时获得成功感;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则可能会在象棋比赛中树立自尊心。总之,每个孩子在班集体活动中能找到自己引以自豪的位置,这将是他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时,一个孩子表现出垂头丧气,抑郁寡欢,往往并不是学习成绩不好,更不是身体感到不适,而是家长不容易察觉、更不容易理解的班集体中的地位问题。尤其是少年时期的学生,他们对同龄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非常敏感。这些常…  相似文献   

16.
经营一个优秀班集体,首先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入手,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班集体中形成一股暖流,温暖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心。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班集体中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明月雷 《学子》2015,(6):13
一、做一名有爱心的班主任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和核心,爱会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而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刚开学第一个月的时候,那时住校生都是集体吃饭,班主任几乎是全盯全靠,在学生吃饭的时候,我会走过去轻声叮嘱他们"多喝点汤";对于班内几个不喜欢吃鸡蛋的孩子,我会替他们把蛋皮剥掉,然后塞到他们手里;有几个饭桌总是剩下很多饭菜,我会在他们离开之前把饭菜分到他们碗里,看着他们吃完。当有学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的班集体体现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上。没有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无法把班级建设好。只有让每名学生都积极投身到班级建设中,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班级中的外向型学生往往充满活力,自我表现欲强,在班集体建设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是班集体建设的积极分子。内向型学生往往不喜欢表现自己,胆小自卑,对集体不太关心,这一类学生一般不会为班集体造成危害,但如果教师因此对之不闻不问,便  相似文献   

19.
马天红 《幼儿教育》2013,(Z1):80-81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这种爱,应该是真挚的爱,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