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今天这个仍用学生考试成绩高低来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年代里,学困生问题不得不让老师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对他们往往是批评,训斥,甚至辱骂。结果不但没有产生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使批评产生“负面效应。”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般齐。”由于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作为一名教师,应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对各种情况的学困生都要去了解他,以耐心帮助他们,以爱心善待他们,以恒心鼓励  相似文献   

2.
批评,就是老师对有错误言行的学生给予否定性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对学困生批评得多。相对而言,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好,在家庭中总是受到更多的责骂,甚至是体罚。在学校,同学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他们,时间一长,他们自然就产生了自卑、孤独的心理。再加上学困生意志脆弱、比较任性,造成他们对批评尤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正>"学困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自卑感重,自信心低落,精神萎靡的学生。老师往往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其实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差,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一是基础知识差,二是思想素质差。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不自信的心理定势。而这其中教师有意无意的批评和同学的不认可就加快了这样的循环。那么辍学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那么"学困生"的进步或成功的希望又怎能成为现实呢?在对学困生的教育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在2005年第4期“辣眼时评”栏目发表了杨汉光先生的文章《老师,请还学生一个礼》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在肯定绝大部分教师能为人师表的同时,也对少数教师的师德问题提出了批评。为此,本刊将陆续约请一些老师就“我们该怎样做教师”这一话题谈谈他们的做法及想法。  相似文献   

5.
刘大智 《科学教育》2007,13(3):65-66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大多数情况下,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帮助学困生,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心理辅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学困生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害怕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瞧不起!久而久之,就厌倦了学习,也厌倦了老师和同学们,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怪圈。对于这样的学生,批评是无济于事的,而适得其反!怎么办?在课余时间,找其谈话,一谈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如创新教育、学质教育、愉快教育等,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呢?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困生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尤其不能丢下一个学困生。事实证明,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浅谈几点学困生转化方法:一、爱感化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首先要用真挚的爱去启动他们紧闭的心扉,从思想上、情感上、关心爱护他们,给予其真诚、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器重自己,没有丢下自己。千万不要用恶语刺伤他们,只要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困生就一定会赶上来。二、微笑面对学困生给学困生一点微笑,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环境,消除学困生的畏惧感。学困生往往比一般学生敏感,且更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会根据教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来判断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当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吃力时,教师不妨做他们的助手,面带微笑,帮助他们分析、探究,及时给他们信任、鼓励的眼神,善意、和蔼的表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学习。三、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特长,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应抓住学困...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限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怎样才能做到既照顾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又培养学习兴趣,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组织学习小组,强化参与意识经过三年的尝试,我觉得最好的分组方法是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搭配分组为好。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优等生对中等生“拔高”学习,对学困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为了避免学困生在小组中的“局外人”局面,确定学困生为本小组的记录整理员,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8.
每个老师都不避免地会面对学困生.学困生的问题又往往是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认清学困生的本质,清楚他们的特点,明确学困生转化的原则和方法,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将针对小学中年级学困生探讨在非智力因素范畴“脱困”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转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我们老师在与他们相处时要以人为本,倾注师爱,本文试着从形成“学困生”原因、教育认识与做法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万建中 《教师》2008,(24):52-52
所谓“学困生”是指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而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习惯欠佳、方法欠妥,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部分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暂时落后,有的甚至对他们放任不管。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学困生”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得出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夏兰  彭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4):36-37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和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 ,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 ,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 ,帮助学困生 ,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 心理辅导 ,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学困生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般表现为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缺乏自信心 ;害怕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同学看不起。久而久之 ,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 ,通过理解、宽容、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学好的勇气 ,…  相似文献   

12.
伍腾 《湖南教育》2005,(7):22-24
《湖南教育》在2005年第4期“辣眼时评”栏目发表了杨汉光先生文章《教师,请还学生一个礼》,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人士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在肯定绝大部分教师能为人师表的同时,也对少数教师的师德问题提出了批评。为此,本刊将陆续约请一些老师就“我们该怎样做教师”这一话题谈谈他们的做法及想法。  相似文献   

13.
实施新课程是为了使每一学生都得到发展。但从客观实际上看,每一学校、每一班级、每一学科都几乎存在一些“学困生”。如何能转化“学困生”,使他们也能发展,也能感受教育和学校的阳光,是许多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用好下面的“五点”,能够较好地起到转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是为了使每一学生都得到发展。但从客观实际上看,每一学校、每一班级、每一学科都几乎存在一些“学困生”。如何能转化“学困生”,使他们也能发展,也能感受教育和学校的阳光,是许多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用好下面的“五点”,能够较好地起到转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青睐优秀生,更要厚待学困生。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每个学困生提供表现和发展的条件,让他们逐步走出困境。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在情感、意志、能力、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均衡、协调、全面地发展.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教育、社会环境等,这样,在学校教育中就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学困生".但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的"困"是暂时的,正因为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表现等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把"学困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7.
许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先进行诚心诚意的表扬,接着就说出一个转折词,下面便是一通批评。如:当想改变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我们可能都这么说:“你这学期的成绩提高了,老师真为你高兴。但是,如果你能在数学上多下点工夫,那成绩就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惩罚”教育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这着实让许多老师感到苦恼,致使他们在教育中放弃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都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种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替学困生“把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让学困生“药到病轻”,直至“药到病除”。一、与学困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知道,一旦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他们就不会喜欢这位教师所上的课。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就必须得到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