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历史这一课程的学习而言,其实就是学生对历史过程进行感知的过程,历史老师不可能让历史过程重演,但是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却可以直观生动地反应出一些历史的片段。如果历史老师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能力、掌握重点难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课本插图来进行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想象力至关重要。通过课本的插图设置、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等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课本中配有较多的历史插图,如图表、彩图和历史地图等,目的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如何认识并运用好这些插图呢?图文并茂的历史课本令学生喜爱,书中的插图可以吸引学生,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那些仅靠文字难以描述的历史知识。比如:...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是对我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学习,是对我国历史的了解,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课程。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最重要课程之一,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小学语文对于学生今后的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会陪伴着学生的成长。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的小学语文老师通过将课本与插图相结合进行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使用插图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0):127-128
课本插图在高中地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插图教学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课本插图教学,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插图阅读能力。本文以高中地理课本插图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提升学生插图阅读技巧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范新薇 《考试周刊》2015,(30):116-117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有效管理,让插图"说话",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配以适当的插图,对于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历史事实,增加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全国通用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在图文配合上安排较好,但对于许多插图,课本中未说明其含义,教学参考书中也缺乏必要的介绍或提出使用意见,因而对教学带来不便.为此,在这里把该册的一部分插图作一介绍说明.其中有的说明则是对课本或教学参考书的说明作些补充,至于后人的想象图则不作介绍了.  相似文献   

8.
初二《思想政治》课本中插图共140幅,其中彩图31幅,占课本篇幅的三分之一.教学中如能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的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下边谈一谈我运用插图的几点体会.一、引导学生“看”据有关视听教育的调查,课堂上学生光听只能记住15%.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光是老师讲,学生记不住多少知识,尤其是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教材中的大量插图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学生听老师讲有关内容,再看插图,掌握效果特别好.如一幅《原始人耕作示  相似文献   

9.
张军 《教育艺术》2008,(11):44-44
历史插图是教学的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课本插图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以图为主结合语言演示,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遐想,将比较抽象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具体起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插图都是由编写教材的学者精心挑选收录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创造性地利用插图来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然课本,每课都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每幅插图的特点,做到心中有底,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每幅插图的特有作用,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教学摸索,我以为自然课本的插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插图本身就是形象化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课本的有些插图,不是课文的配角,它本身就是形象化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幅插图都有一定的意义,决不是随意画上去的。如果老师充分发挥课文中插图的作用,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学生容易接受,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决不能忽视语文课本中的插图。  相似文献   

13.
孙金焕 《天津教育》2021,(2):115-116
初中是接触历史学科的基础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深入历史,目前的初中教材中图文形式占据课本内容的很大比例。主要是因为插图可以生动具体地代替文字难以表述的信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突出重点,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4.
马晓燕 《教师》2014,(10):85-85
正新课改后,我们发现中学历史课本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有大量历史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本文字内容互相配合,图文并茂,直观确切地表达了地域空间概念、历史情境,收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历史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巧妙运用课本插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图文互动的立体阅读空间。而如何让插图在教学中达到真正的有效性,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课本中,有大量地图、插图、照片,它们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而且直观形象地说明课文主题,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用好课本插图,就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社会》第六册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课本插图。  相似文献   

16.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编排了很多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数学课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学课本中几乎每页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直观、活泼贴切,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也深受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用好插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应用课本中的插图,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16):134-135
历史是从初中到高中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相比于初中来说,高中历史所学的知识更加复杂,有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晦涩难懂,学生对于这些无趣难学的历史知识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如果只借助于课本,很难让学生快速地接受知识,阻碍了课程的进度。所以,老师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生动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绘声绘色且有趣生动,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初中世界历史课本中,插图共129幅,占了很大篇幅,这些都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直观教具。使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感知大量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逐步上升为理性知识,为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成绩。因此,如何运用课本中的插图,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值得认真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语文课本都附有精美的插图,很多学生最初拿到课本的时候都被插图吸引,争相翻看。但是到了学习的过程中就没有了兴趣,老师如果不加以引导,插图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插图是专家精心编选的,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为例,说说插图在解读课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呢?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创设情境,训练规范用语利用课本插图创设语言情境,训练学生规范的数学用语。因为课本插图比较直观,容易创设语言情境。如学习一些数,书上都有插图,老师可以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