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1):47-49
发行是一张报纸进入市场的“惊险的一跃”,发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张报纸的成败盛衰,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发行成了报纸的一个生命线,引起每一家报社的高度重视,以前老式的发行模式被不断地消解和替代,新的发行方略不断露出水面,许多类似商品营销的方式方法在报业市场上一展身手,特别是新起报纸的发行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它们撬动推进市场时运用的整合营销方法把新一轮的报业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蓓 《新闻前哨》2003,(3):26-27
80年代伊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报业市场悄然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了中国报业的兴盛,报纸数量及种类不断扩容。尤其近年来,“分众化”时代到来,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报纸的传统内容这一资源也得到重新分配,各种专业报纸应运而生。其中以家庭、人口为服务对象的家庭类报纸纷纷进入市场,立足未稳就已感到生存的压力。毕竟机遇与竞争是同时出现的,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家庭报要想脱颖而出,势必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3.
王莹 《传媒观察》2006,(6):16-17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几乎笼罩了所有能发生新闻的时空。报纸在广播和电视的冲击下幸存了下来,但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报纸需要比过去更加机智和敏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虽然目前全球报业的大环境萧条,但免费报纸数量呈增长态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免费”正试图改变报业格局,成为中国报业困境下的最大期待。  相似文献   

4.
张劼 《今传媒》2005,(12S):44-47
在“都市报纸冬日说”、“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时,免费的精神午餐也开始疯狂的扑到鼻尖。今年,《河南商报》计划免费发行;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送报三个月;《Ⅰ时代报》在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广东日报》即将出版免费报纸……免费报纸在国内开始正式抢滩传统报业市场,并试图分割报业利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有人分析说中国报业正遭遇“拐点”,也有人说中国报业已进入“报业之冬”。总之,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正站在十字路口,跨过去也许会迎来一片新天地,融入新世界;停滞不前,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对于地市报,进军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陈雯 《新闻窗》2007,(2):32-32
一份高品质的报纸应该是“理念优秀、内容优质,形态优雅”的“三优”报纸,这一新的评价标准是读图时代世界报业潮流的一种趋势定位,也是新时代报业进入市场获得成功的“准入证”。  相似文献   

7.
周勇 《新闻界》2005,(3):45-46
2004年是中国报纸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年。报业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一财经日报》、《法制晚报》等一批新办报纸参与到竞争中来,跨区域办报也进一步突破。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报纸产业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个主要论点。第一,党报、综合性都市报和专业报纸是中国报纸产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当前国内的主流报纸形态。第二,报业竞争在中心城市非常激烈,一城多报和多报业中心是报业市场竞争结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滕朋 《新闻三昧》2003,(6):22-23
中国报业处在一个资本进入、报纸竞争、人才流动阶段。媒体的投资热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二个泡沫期,报业越来越重视报纸的营销,因而进入了同质化竞争和“厚报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版面的设计规划在新世纪的头两年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报纸版面操作上各家报纸各显其能,争取使自己的报纸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销售市场上赢得一席  相似文献   

9.
浅论报纸读者忠诚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京成 《新闻界》2005,(3):38-39,51
报纸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一种服务类信息商品,赢得读者忠诚感是报纸进入同质化竞争时代以后在报业市场立足的关键所在。报纸读者忠诚感是读者在对报纸提供的信息服务满意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长期购买这种报纸的强烈愿望,并体现为长期保持购买并阅读该报纸的行为。读者对一张报纸的忠诚感是有强弱之分的,通过行为表现,可以测量他们的“忠诚度”。读者忠诚度是衡量报纸产品价值和广告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报业市场调查中的一个子指标。当前,  相似文献   

10.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1.
洪梅 《新闻界》2004,(3):65-65,64
改版是报纸内容和形式在总体设计上的改变与调整,是提高报纸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版逐渐成为媒介参与竞争、争夺受众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成本大幅提高的态势下,报纸改版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2.
金涛 《新闻记者》2005,(2):66-68
免费报纸的快速扩张,是时下欧洲报业的一个典型现象。近年来,以《地铁报》(METRO)为代表的各种免费报纸在北欧的兴起,绝非偶然。免费报纸迎合了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给传统报纸带来的挑战,犹如一剂“毒药”;而给当地报业市场的冲击,更像是一场“地震”。  相似文献   

13.
报纸价格“倒挂”的冲击与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的大多数报纸市场销售定价都大大低于报纸的运营成本,存在着报纸定价与运营成本严重“倒挂”的现象。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纸张价格的上涨,无休止的“价格战”使得报纸的运营成本大幅攀升,而报纸价格“倒挂”现象也对各个报社乃至整个中国报纸产业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报纸价格“倒挂”现象实质的描述及其对中国报业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意见,让报纸的定价策略更为准确和正确,让报纸产业的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更为到位,从而更好地维护报业市场秩序的稳定,促进中国报业市场的发展。报纸价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一路高歌猛进,据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每千人拥有报纸的数量已分别达289份、253份、183份。放眼城市,报纸争奇斗艳,一派繁荣局面;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农村,却发现一片萧条景象——中国现有报纸2000余种,其中直接服务于占总人口70%的农民的报纸仅四五十种,并且这些报纸又很少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平均千人拥有量可能不到1份,千里沃土难觅报踪,九亿农民无报可读——不可否认,在中国报业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却开始经历严重的“报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报业日益繁荣.报业市场初步发育,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受众从信息厦乏状态到信息相对丰裕状态转变,买方市场逐渐成型,读者对报纸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报纸版面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视读者导向、重视市场导向、重视通过版面设计的变化,促进报纸的销售,所以称之为“营销阶段”。报纸进入营销时代.版面设计更趋专门化、专业化,一些报纸还专门设置了美术设计、版式总监等专门岗位。但是,一个倾向不容忽视,那就是版面的“过度包装”问题。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纸的整体“外包装”上下足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报业迅猛发展。学者研究认为,以组建报业集团为标志,我国的报纸行业正式进入了营销时代。这个时代的各家报纸,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目标,高举改革、创新大旗,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人耳目一新。许多报纸通过改革赢得了读者,也赢得了市场。谈到成功经验,这些报纸无一不认为,他们的成功主要是在报纸的内容、标题、照片、版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可见,内容、标题、照片、版式是营销时代一张报纸成功与否的四大要素。这里,笔者就做好营销时代报纸的标题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报业的空前繁荣。新生的都市生活类综合性报纸,犹如一匹匹异军突起的“黑马”,使业已成熟和稳定的报纸市场产生了巨大震动,同时也给报业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任何一张新办报纸,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会遇到营销策略的选择,这是决定报纸兴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正确的营销策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报纸很快打开局面,抢占市场,赢得竞争先机。反之,不知“路在何方,甚至会把“财富”变成“包袱”。报纸要适应市场变化,归根到底是要把握读者跳动的“脉搏”,这个“脉搏”就是读者的需求和动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窗》2006,(5):1-1
在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以纸质媒体报纸为主体的传统型报业,正向数字型报业发展。如何正确引导传统型报业向数字型报业的转型,无疑是报纸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现在起,我国已经进入传统报业朝向未来新型报业变革的过渡阶段。这既是一个主流报纸兴起的时期,又是一个竞争升级、优胜劣汰、产业集中度加速提高的时期。党报的改革,就是把报纸的政治责任与经济属性有机统一起来,把传统“法定”品牌与市场优势品牌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代强势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