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人口比重依然较高,这和发达国家3 %左右的第一产业人口比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况且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出现了更多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迎头赶上了国际信息产业发展新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 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2%;中国农业经济比美国落后约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的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国可以制定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可以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综观国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引起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获得大幅度的增长.据发达国家的统计分析,本世纪初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中,只有不到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而现在这个增长量中60%-80%应归于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的作用,而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前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千克粮食的安全低限计算,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5亿吨,即今后30多年粮食总产量要净增1.5亿吨以上,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河北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及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不足,发现河北省的城镇化质量偏低,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难以完全融入的问题依然存在,从有序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就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学刚 《软科学》2000,14(1):63-67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一些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不少的农产品已经失去价格竞争力。中国的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个敏感的问题。四川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9亩,较全国平均水平少06亩,1997年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880元/人,仅为全国的64%。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很高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使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这个问题对四川显得比全国更为敏感。虽然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还有一段较长的过渡期,但整个过程本身对农业…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11年末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9079万人,而乡村人口总数65656万人。这意味着,在中国13.5亿人口中,51.2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这是城镇人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一数字表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将进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化进程对中国来说可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同时,城市化进程将对社会、环境及城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据开罗今年五月下旬世界粮食理事会农业部长级会议提供的信息,到1989年底,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5.6亿人。而在占世界7%的耕地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营养不良,笔者尚不得其详。不过,1988年又出生了2262万个孩子,粮食比1987年又减少了880多万吨,并且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产量未能上升,1988年比1984年减产133亿公斤,人口却净增6139万,人均占粮从393.5公斤降至359公斤;耕地以每年8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有案可稽的。实事上,由于人口爆炸,土地锐减和退化,农业“降温”使粮食徊徘而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人口、土地、粮食三联症”仍然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忧患。对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沉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按中等发展预测方案,世界人口将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0年的61亿,2050年为94亿,2000~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净增33亿。21世纪中叶,为90亿人口提供所需的粮食,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技术进步促使20世纪农业大发展 20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发展的世纪。耕畜大部分被拖拉机所取代,普通玉米、小麦和水稻被高产品种取代,本世纪以来,世界灌溉面积扩大了6倍,化肥的施用约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40%,技术进步使世界农田生产率提高3倍,粮食产量从1900年的约…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5,(4S):52-53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指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综合年代相差100年左右。课题组根据一套测算的模式,主要是三个指标,即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这三个指标来计算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年代差。2001年,  相似文献   

10.
前言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辽阔大地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奇遐想、神话和探索的故事。人类从进入文明时代开始,就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事物,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大地的奥秘不断被揭示出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距今 170万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就是这个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距今1 万至4000年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纵观历史,中国农业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械化集约农业已经成为国家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带着对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好奇,笔者慕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农业机械化专家高焕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80%的人口还住在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并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变得愈发尖锐。传统的精耕细作使我国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这种方式不能维持土地的自然发展,同时严重危害环境,造成资源和环境恶化。当前农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粮食徘徊不前,棉花出现滑坡,油料开始减产,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 2 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们这个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的农业大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和市场经济下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笔者认为 ,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就此问题做如下综述 ,以期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所裨益。1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状况农业产业化在国外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原苏联、东欧国家及少数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已基本上完成了农业产业化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产…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部地区农村是我国农业人口聚集之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数量少、小城镇质量低,中部地区只有通过提高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对农业人口的吸收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供应保障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最具公用性特征的资源,能源的供应保障状态始终是现代国家和地区人口发展的必要资源基础和充分物质条件.未来20-30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人口的增长将逼近峰值水平,全国人均财富的占有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必须面对来自国家自身资源环境基础脆弱的严峻挑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通过对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本文提出中国必须继续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及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国际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康 《华夏星火》2013,(3):36-38
在2013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在谈到中国农业未来的走势时认为,中国农业将进入加速转型期. 中国进入现代农业转型期 从农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型.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其农业发展都经历过三个阶段:以农养工、工农自养、以工补农. 以农养工阶段有三个标志.首先是农产品商品化率上升,其次是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劳动力由农业部门逐渐向工业部门转移.如英国早期的圈地运动,就是从农民那里来拿出土地,然后发展工业,英国在历史上废除谷物条例,农产品价格比较低.美国的情况则不同,美国主要是通过市场手段逐渐降低农产品价格.台湾区域面积比较小,农业发展是鼓励农民拿钱将地从地主那里买出来,这样可以解决几个问题:农业主拿到钱就有资本,投资本金;土地改革也使台湾的农民进行一些转型,解决他们土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时,法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40多年来,通过结构调整和有效运用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办法,不仅使农业人口大幅下降,而且保持了粮食生产的不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1,(5):37-39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下辖10个县(市),农村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70%,农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农业科技的应用、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哈尔滨市科协认真贯彻市委"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牢固树立了"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要国家1978—2017年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数据,将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转移效应以及各行业纯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增长效应并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高于主要国家,但生产率绝对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转移效应累计达到4999.3美元/人,在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累计增长效应为11470.0美元/人,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三,分行业看,过去40年金融商业服务和公用事业是劳动生产率国别增长效应差异最大的两个行业,成为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同时,也对城市功能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人口转移战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相关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人口城市化的制度环境。本文就完善城市功能、解决农业人口城市化等问题,在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确保转移人员充分就业,积极构建城乡对接的社保体系,抓好转移人员培训,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乐 《软科学》2017,(9):20-24
利用1999 ~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地区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本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了区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是,从区域间关系来看,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本地人力资本积累对周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因而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