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外歌舞片走向与中国歌舞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代,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社会问题严重,需要乌托邦式的世外桃园,于是好莱坞制造了银幕上的良辰美景;正处于纳粹时代的德国也有相当多的作品。当时在戈培尔的指示下,德国电影与同时间的好莱坞一样,电影的主流是歌舞片,想给人们造成德国乃一片歌舞升平的虚假景象,为法西斯的疯狂、残忍披上一件美丽外衣。即使在战争中,戈培尔等官员仍继续观看美国片,并下令本国影业须紧跟好莱坞。  相似文献   

2.
国外歌舞片走向与中国歌舞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外歌舞片起源的历史背景 1、世界形势的需要。 30年代,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社会问题严重,需要乌托邦式的世外桃园,于是好莱坞制造了银幕上的良辰美景;正处于纳粹时代的德国也有相当多的作品。当时在戈塔尔的指示下,德国电影与同时间的好莱坞一样,电影的主流是歌舞片,想给人们造成德国乃一片歌舞升平的虚假景象,为法西斯的疯狂、残忍披上一件美丽外衣。即使在战争中,戈培尔等官员仍继续观看美国片,并下令本国影业须紧跟好莱坞。1942年戈培尔公开表示:愉悦快乐的精神“对战时特别重要,尤其是我国忍辱负重时…  相似文献   

3.
即将逝去一个世纪的“戈培尔魔弹“早已灰飞烟灭,但人们对那一场疯狂往事的追问从未停止。戈培尔说谎言千遍成真话,今天我们都会嘲笑他的荒谬,却鲜有人去追问谎言在说第一遍时为什么不被拒绝,乃至到说一千遍时被接受。本文主要讨论二战前德国的情况,以阐释只要条件合适,“戈培尔魔弹“在任何时代都有存在及再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一纳粹期间的德国,大部分教授公开表态支持纳粹政府。大师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发表校长就职演讲时说:"任何教条和思想,将不再是你们生活的法则。元首本人,而且只有他,才是德国现在和未来的现实中的法则。"爱因斯坦认为,"德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5.
德国波恩州法院2010年11月22日宣布,89岁的纳粹嫌犯孔兹已于11月18日下午5点半在家中死亡,逃过了法院原本定于今年2月后对他的审判.孔兹被指控参与在波兰的贝乌热茨集中营杀死数十万名犹太人,他自己还亲手杀死数人.而其他还活着的未被追究的纳粹分子,也已老态龙钟,正带着自己的罪恶走向坟墓.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对被侵略国的财宝大肆抢掠,贪得无厌.德国空军元帅戈林曾向他的部下指示:"你一发现有什么东西可能是德国人民所需要的,就必须像警犬一样追逐,一定要把它弄到手……送到德国.  相似文献   

7.
在血雨腥风12年间,纳粹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掠夺和破坏欧洲的艺术珍品。但是,有一个人却胆大妄为:他将伪画卖给了国会纵火案和组建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元凶戈林!这个人就是仿画奇才米格伦。戏弄纳粹,会使他的命运遭受怎样的曲折?137副画换来的赝品一份德国官方的秘密报告显示,到1944年7月为止,单从西欧运到德国的文物就装了137列铁路货车,计有4174箱,21903件,其中10890件绘画幅皆为罕见杰作。隆美尔、戈林等纳粹高级将领也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希特勒作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粉墨登场,他发动的世界大战给世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难忘的记忆,除此之外,人们对于这个偏执的德国纳粹分子最多的印象还是他的演讲能力与水平。希特勒与他的纳粹集团在成长时期,运用大众传媒与多种传播宣传手段,为自己煽动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火炬高擎,映照着广场上飘扬的旗帜。柴薪堆迭,万众拥聚,虽天降细雨,但群情激奋。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走上讲台,称赞青年学子的革命举动:今晚,你们将这些旧时代的猥亵读物付之一炬,实乃有力而伟大的举动,极具象征意义。它将昭告世人,旧思想已经死去,新思想的凤凰  相似文献   

10.
美国记者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曾风靡中国的知识界,如今,他的《柏林日记》也有了中译本。在日记里,夏伊勒以记者的眼光,观察和记录着德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他那栩栩如生的笔触,拉近了读者跟第三帝国的距离。尤其是读到其中有关戈培尔的那些文字,我禁不住想,如果我是个1934~1941年生活在第三帝国的德国人,那会是副啥样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屠杀集中营的囚犯只是纳粹党徒干的?有以色列史学家认为并非如此.最近,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史学家丹尼尔·布拉特曼出版的新书揭露,1945年初,随着盟军不断推进,位于前线的纳粹集中营的50万囚犯被迫向德国内地迁移.  相似文献   

12.
阿伦特两论     
汉娜·阿伦特有好几重角色,她试图从这些角色中摆脱出来,或与之保持一种本雅明所说的“批评的距离”,而这就决定了其思想的一般特征,即作为局外人的局内人的反思。这赋予了其思想以非同一般的洞见。她曾是没有犹太人意识的犹太人,也一度是曾没有种族意识的海德格尔的情人(海德格尔有不少犹太人朋友和弟子,如雅斯贝尔斯的夫人、马尔库塞和阿伦特)。实际上,在纳粹将已淡忘的反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动员策略重新提出来之前,德国的日尔曼人和犹太人大多都把自己看作德国人。尽管在纳粹反犹主义浪潮中阿伦特被迫流亡美国,但这种经历并没有使她变成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作为纳粹种族主义的受害者,她并没有在思想上认同受害者的哲学。她太清楚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的角色转换。纳粹当初不也正是以西方受害者(巴黎和会对战败的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剥夺)自居,以唤起受害者的道德优势并进而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施害的正当理由吗?阿伦特追求的是公正。她既分析专制主义的起源神话,又批评以色列的政策,这就使她既见斥于施害者,又见斥于当初的受害者。她两面都不讨好,也无意于讨好什么人。她站立在中间,而这个位置,恰恰是使一切真正的批评成为可能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中国人     
在露天咖啡座里,有好的阳光,有好的咖啡,有好的歌.邻座的德国人问: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是.又问,你是台湾人吗?我说不是,我是中国大陆人.那人点头致意,说很少能够看见大陆人在休闲.我问那么中国大陆人在做什么?他说在中国餐馆里打工.他说中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钱?我说我在中国时,常听到人说德国光头党的事,是不是德国人都是光头党,全民都在复兴纳粹?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德国孩子跟中国孩子作个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孩子长得很大了还像个孩子。而德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大人。安东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爷爷奶奶的房子和我们海边的房子挨得很近。一天,他跟着他爷爷奶奶来到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迟了,但还不算太迟。"近日,德国街头出现了近2000张海报,悬赏最高2.5万欧元,征求在世纳粹战犯的线索。在世的纳粹犯基本是90以上的耄耋老人了,有人质疑,将这些年事已高的纳粹战犯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直认为,在德国煽动战争情绪、疯狂扩军备战、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计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德国的纳粹头子,战争狂人希特勒.但从新近发现的档案看,情况并非如此,而是在希特勒践踏凡尔赛条约并开始公然重整军备之前10年即1925年,德国就开始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计划了.  相似文献   

17.
保罗·策兰,犹太后裔,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父母都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而他自己也是大屠杀的幸存者和流亡者。英格褒·巴赫曼,二战后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父亲曾是纳粹军入,她自童年起,就对纳粹历史深怀厌恶和恐惧,并对犹太人有着原罪般的"负罪感",这种复杂的情感持续了巴赫曼的一生。1948年,  相似文献   

18.
如果具体形容法官的可怖,除掉类似于血腥、残酷的抽象概念,我们的想象力还能高飞多远?《恐怖的法官》勾勒出的法官群像,再现了纳粹时期的司法者如何“艺术”地把法律当做匕首肆意挥舞,甘当法西斯忠诚的刽子手. 本书是战后德国第一部全面深入探讨和批判纳粹时代的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2,(8):63-63
意大利史学家从纳粹军事档案中发现纳粹党卫军藏宝线索英国《每日快报》报道,二战期间,纳粹元首希特勒曾计划夺尽欧洲的文化艺术珍宝,然后在奥地利林茨市创建一座世界上最庞大、最宏伟的艺术博物馆。二战结束后,仍有至少10万件被掠珍宝至今下落不明。不久前,意大利历史学家布克哈特.李斯特从尘封的纳粹军事档案中意外发现纳粹党卫军的藏宝线索,并探测出德国和捷克边境一处废弃的二战银矿下,有一处面积巨大的"藏宝窟"。目前,李斯特已经获得当地市长汉斯彼得.豪斯汀的许可,计划挖一条通向地底54米深的纳粹"藏宝窟"的隧道。据一些欧洲历史学家估计,  相似文献   

20.
<正>庇护于德国驻日本大使佐尔格凭借高超的隐蔽能力,原本可以在中国长期潜伏。但是,1931年底,他奉莫斯科之命,主持营救在上海被捕的共产国际办事处负责人牛兰(使牛兰最终免除死刑),导致国民党特务机关高度怀疑他是苏联间谍,并有逮捕他的可能。别尔津大将获知后,忍痛于1932年11月,把他撤回莫斯科,调往日本。按理说,已在中国暴露红色身份的佐尔格,潜人日本也很难安身。但是,德国与日本的法西斯同盟关系,却让他钻了空子。1933年初,纳粹党魁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一贯忠于希特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