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坚持科教兴农发展广播教育孙福良,傅久安“科教兴农”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必须坚持的办学宗旨和根本方向,本文拟就农业广播电视分校,如何坚持科教兴农谈几点粗浅意见和看法。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要搞好科教兴农,必须组织学员发挥群体作用农广校学员一股居住分散,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后同)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困难与挫折。特别是招生难、经费难、队伍稳定难,这“三难”几乎危及它的生成与发展,加之机构调整时的“减奶”、“断奶”、“撤、并、转”,使相当一部分办学人员信心不足,对农广校的发展前景心存疑虑,社会上一些有关人士也不时提出农广校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笔者就此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农广校生命力的构成因素 生命力是指事物生存发展的能力。就远距离教育的学校而言,体现生命力的因素应包括办学宗旨、体系、队伍、条件、规模、管理、质量、应变力,成效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职业教育》2005,(5):19-20
宝应农广校办学二十五年来,围绕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工作中心,以培训农民、致富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全县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拓宽办学渠道,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学校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与农广校事业发展何钦元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国家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农广校的主要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各级党政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广校...  相似文献   

5.
蓬勃发展的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和作用,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农广校的办学经验:政府重视和主管部门支持是保证;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办学的优势是关键;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是前提;加强和完善农广校体系建设是基础;提高办学队伍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是生命线。  相似文献   

6.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正规化、远距离、大规模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具有施教面广,学员多,投资少,收效大的优势。目前,农广校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生源不足。现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应采取何种对策,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农广校作为一个联合办学、纵向垂直、横向沟通的开放系统,己建成一个拥有4.6万名专兼职教师,近2800所分校,2.3万个乡(镇)教学班,自上而下的五级办学体系,成为农业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总结农广校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8.
农民终身教育是农广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农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需要农广校不断深化改革,开发调整办学职能。目前面对职能调整,农广校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注重适应性办学,改善办学环境,不断稳步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为推动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提高农业劳动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既能进一步拓展农广校办学功能,又能拓宽农广校办学空间。为此,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应作为农广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为使此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霍玉文 《成人教育》2012,(1):15-16,17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系统是我国最大的直接面向"三农"的办学机构,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全国"农广校"系统整体上面临着办学效益下降、生源萎缩、功能式微等发展困境。"农广校"要走出困境,实现新生,走转型之路是其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从"农广校"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转型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推动其主动调整自身的结构状态,实现转型,更好地担负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杨永德农广校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广西农广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开始在学历教育方面试行了业余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农业技术教育与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独立办学与联合办学相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模式.199...  相似文献   

1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系统是我国最大的直接面向“三农”的办学机构,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全国“农广校”系统整体上面临着办学效益下降、生源萎缩、功能式微等发展困境.“农广校”要走出困境,实现新生,走转型之路是其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从“农广校”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转型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推动其主动调整自身的结构状态,实现转型,更好地担负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农广校教育作为农业教育的一部分,要顺应新世纪远距离教育的发展趋势,找准自己的立足点,面向农村,面向市场,面向乡镇企业,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广校教育,提高办学水平的新路子,使农广校在提高劳动素质,  相似文献   

14.
正爱辉区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4年9月,前身为黑河市农业技术高中,1996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爱辉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由爱辉区农技高中、爱辉区农机校、爱辉区农广校实质合并,是一所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示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爱辉区是农业区,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产区,农业人口多。因此,爱辉区职业技术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把办学目标定位为面向农村,走为农服务、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路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村级干部培训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县、乡(镇)级党校,主要培训内容是政治理论;一是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主要培训内容是专业技术。本文就农广校如何开展村级干部培训谈谈自己的看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80年12月,是一所农村远距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下设省、地(市)、县(市)分校和乡镇教学班,采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面授辅导和函授等多媒体、多形式教学。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基层,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我市农广校从1999年开始,开办中专后继续教育、联办大专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经过几年成人教育办学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也使农广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面对新形势,如何更好地办好成人继续教育,保持农广校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对农广校来说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极大的挑战,对此分析和研究今后农广校成人教育如何发展的形势和问题,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广校成人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创成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县级农广分校是中央、省农广校系统实施农广教育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新时期,随着农业和农村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教育对象的从业思路、经营方式和劳动要素正发生深刻的变革。迫切需要农广教育从县级基层校着手,搞活机制,深化教改,推进农广教育事业新的发展。笔根据江苏省农广校盐都县农广分校近年来探索机制创新的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到了农广校的发展。为此我们农广校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主动承担起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重任,调整办学思路,完善办学形式,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十七年来,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农村培养了数百万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广大农民的厚爱。特别是全国农广校第十二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办(1997)44号文的下发对农广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农广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如何使农广校工作蓬蓬勃勃、扎实有效地向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培训》2000,(2):7-8
我国12亿多人口 ,9亿在农村 ,4 6亿农村劳动力。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中有一个庞大的低文化群体 ,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 ,执业 ,就业能力 ,使这个群体能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岗、不离家 ,就地培养就地使用 ,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是承担这项任务的主要基地。一、农广校教育的优势、特点和作用农广校自1980年创办以来 ,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的办学宗旨 ,适应了我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