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疗效观察半年生存率为82.52%,1年生存率为36.89%,2年生存率为13.59%.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比较目前三种主流技术对小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同时比较两种手术技术和一种微创射频技术对小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将小肝癌患者通过年龄分层,获得最优的治疗选择,以期指导临床上更个性化及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0年间94例符合单个肿瘤直径小于5 cm或不超过3个肿瘤且每个肿瘤直径小于3 cm的小肝癌患者,分至3个治疗组,分别为腹腔镜肝切除组(28例)、经皮射频消融组(33例)和开放肝切除组(33例)。经过3年的跟踪随访,统计比较3组患者的疾病预后及相关指标。结论:本研究中统计结果显示,经皮射频消融组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比两个手术组低(图2和3)。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的生存及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手术组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率要低于开放手术组(表2)。本研究根据中心经验将全部患者以60岁进行年龄划分(图5和6)。对于60岁以下的小肝癌患者来说,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射频消融术,故应优先选择微创的腹腔镜肝切除术;60岁以上的小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获得的生存结果与手术无显著差异,同时射频治疗具有创伤轻微、可重复、并发症少等优势,故可以酌情选择手术或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接受心理护理的50名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问题;【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减轻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保证围手术期的良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小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ISO流程,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5年后手术治疗的987例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采用ISO流程管理,与2005年前进行护理质量对比.结果:护理缺陷率降低,手术和麻醉医师满意度上升.结论:ISO流程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90例CABG患者进行均衡分组.对照组:CABG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我院编制的CABG-CNP文本护理.结果:观察组分级护理质量、出院时Barthel指数及患者满意度等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并发症率,差异性较小(均P0.05).结论:CABG-CNP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围术期护理质量,帮助手术患者康复,降低治疗周期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诊的3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的完成,无消融相关的死亡病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在5-17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4.15)d,手术时间在1.8-2.7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2.05±0.74)小时.有3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25例,气胸3例,胸腔积液2例,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复查CT,有7例患者的目标病灶完全消融,有31例患者的目标病灶部分消融.随访时间在4-18个月之间,平均随访时间为(10.04±4.69)d,所有患者均生存,体重增加在3.5-5.7kg之间,平均体重增加(4.12±1.01)kg.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5例接受微创PLIF手术治疗经过和护理过程。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见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通过围手术期指导和护理,患者克服了对手术的恐惧等心理障碍;术后能正确配合医生医嘱,积极预防各种术后卧床期间并发症,积极康复训练,患者术后腿痛VAS评分和JOA下腰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结论微创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外阴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期达到伤口的Ⅰ期愈合率,使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翻身排便;术前做好皮肤、肠道、阴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伤口感染,其余9例都Ⅰ期愈合,均达到手术治疗效果.结论:由于外阴癌病人相对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手术部位与尿道直肠邻近、创伤大,容易发生伤口裂开、感染和肺部、泌尿系感染及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正确实施术前、后制定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外阴癌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率,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技术可行性。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B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时间平均7.2min。随访2~12个月,治愈率76.7%,好转率20.0%,无效率3.3%。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子宫肌瘤快速、安全、有效的妇科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目的是探讨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当次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采用的方法为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术前准备,术中麻醉护理及积极配合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对ESD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ESD治疗,115部位行ESD治疗,术后便血1例,气腹2例,皮下气肿3例,并发症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由此得出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海博水刀ESD治疗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0例腮腺肿瘤术后8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涎瘘2例,耳颞综合征3例,角膜干燥症1例。结论腮腺肿瘤围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我院1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7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1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9例小肝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共切除小肝癌29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6.55%,75.86%,51.72%。结论手术切除是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肝癌术后复发应积极提倡再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05-2010-0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与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0.4)分、(1.1±0.3)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乙组患者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也均明显早于甲组(P<0.05),且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79%,显著高于甲组的79.17%.同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甲组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乙组的6.25%,(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的阑尾炎患者,在给予其必要的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围手术期的干预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整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巨大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31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31例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1例复发。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注重神经系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听神经瘤患者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8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及腹腔镜恢复操的指导,术后加强饮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损伤少、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对其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先进、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科2000年1月-2007年6月对30例喉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注重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围手术期感染现状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两年来收治并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分析;结果:从2010年到2012年,抗生素联合应用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围手术期感染是逐年下降的;结论:抗生素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有效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