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戎 《东南传播》2011,(3):128-129
省级地方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背景,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
全国"两会"可挖掘的新闻资源非常丰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记者和编辑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200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力求创新突破,为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东南传播》2022,(3):F0002-F0002
2022年全国两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所属广播电视网络端统一推出“向幸福启航”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播出两会新闻报道、图文、短视频、金句海报、H5等全媒体内容产品3000多条次,全网总阅读量超过2亿。采访报道代表委员200多人次,实现福建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新闻报道“全覆盖”。“《向幸福启航》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以深远的立意,独特的选题,彰显总书记深厚为民情怀”,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的表扬。  相似文献   

4.
《东南传播》2014,(3):F0002-F0002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今年新闻中心派出了40多人的报道团队,在东南卫视和福建电视综合频道共制作播出节目超过100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各档新闻节目中播出超过50条。除了保留《两会进行时》的《现场》《建言》等子栏目外,今年还特别开设了《新风》等新栏目,传递今年两会新气象,而《东南新闻眼·两会观察》和《今日关注·百姓看两会》则增加了两会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让记者头痛,观众也头痛。原因在于,很长时间里,两会报道往往被视为单纯的应景之作——就一些政治话题做"叫好式"的报道。这样的节目,记者不爱做,观众也不爱看。今年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制作的13期《两会观察》,力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话题设置上,选取"互联网+"、福建自贸区、"一带一  相似文献   

6.
马宁 《新闻传播》2022,(1):84-85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VR、短视频、H5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纷纷亮相两会新闻报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呈现"全息"化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广播电视台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经验,探讨如何用好信息可视化技术服务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7.
马莎 《东南传播》2016,(10):17-19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受到影响并随之改变。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单一的信息发布管道和内容形态,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延展更多传播渠道、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是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的必然要求。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级地方媒体全年时政报道计划中的一场重头戏。全国两会主题、主线一致,地方电视台如何把两会报道做出特色、做出不同?作者以201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进行时》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媒体重大时政报道改变过去传统媒体、新媒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中央厨房"理念,融合"三屏两微一端"报道形式,进一步拓展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正>三月的春风吹来,全国"两会"与您准时相约。新时代,新征程,福建的广播电视人,又有哪些新作为,取得哪些新成绩?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成立后面对的最大规模的宣传战役。我们以深度融合互动的全媒体思维贯穿报道全过程,大格局、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9.
《视听纵横》2005,(2):F002-F002
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报道中,浙江卫视派出40余名采编播、技术、保卫人员组成的报道团奔赴北京,设立直播室,从3月3日起,连续12天采用卫星传送,通过《浙江卫视新闻》中开设的《直通两会&;#183;连线北京》栏目,对“两会”进行直播报道。在每天超过lO分钟的报道中,报道团始终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增强现实"报道《AR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福利》,用户通过点击新华社客户端首页"小新机器人"使用AR功能扫描二代身份证即可实现AR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据报道,这是国内首次采用端内原生"增强现实"技术报道全国两会。无独有偶,河南报业集团携手腾讯打造"AR科技看两会"系列报道,通过手机QQ扫描《河南日报》或《大  相似文献   

11.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工作,把它当作今年集团新闻舆论工作、宣传报道任务、深度推进集团融合发展的一次重大战役来抓.举全集团之力,全力以赴,领导带头、靠前指挥,确保各项工作、报道落到实处,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确保了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安全,没有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做到了"不出错又出彩",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七个频道及央视国际网络进行两会报道, 投入记者量、栏目量、现场直播量、新闻报道量、制播专题量等多个指标都较历次两会报道有较大突破,达到了"历史之最"。一、现场直播48场,时长92 小时17分钟,为历史"之最" CCTV-1现场直播4场, CCTV-新闻频道现场直播23场, CCTV-4现场直播12场,CCTV- 9现场直播4场,CCTV-E&F(西法语频道)现场直播3场。新闻频道以直播报道的形态迅速报道两会内容,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两会报道的一大特点。从3月3日至14日,每天上午、下  相似文献   

13.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制作相关新闻,以吸引网民,增加点击.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五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两会"专题点击量超过4亿,网民跟帖超过45万条.打开各个网站的"两会"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关于"两会"的一些常规报道,商业网站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自身强调互动性的特点,加强与网民互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抗战胜利取得的重要成果——光复台湾70周年。由国台办、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台办、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合力打造六集大型纪录片《台湾光复》,将以"口述历史"为创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闽南报道科为实例,用组织传播理论分析媒体驻站机构的人际关系的拓展以及相关方法,从而透析媒体驻站机构初期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台17套广播频率及央广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全程投入两会报道,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网络、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对两会进行全面深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2日至15日,中央电台近300名编播技术人员参与两会报道;共开设各类专栏专题200多个;邀请各类嘉宾近300人次参与直播访谈,采访代表委员3000多人次。播出两会访谈节目近100多小时;圆满完成9场并机和分频率直播。总时长700多分钟;播发两会新闻及专稿1万多条次,总时长近900小时。新媒体中心共刊发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09,(4):F0002-F0002
2009年“两会”,中央电台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通过10个广播频率及网络新媒体。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截至3月13日.共完成75场“两会”议程直播,共播出新闻及专稿4876篇。播出总时长532小时;开设专栏、专题109个;采访代表、委员2086人次,邀请嘉宾做客中央电台有328人次。  相似文献   

18.
<正>《百年梦圆再扬帆·福建观察》《新闻启示录》全国两会特别节目《百年梦圆再扬帆·福建观察》,高站位访谈,接地气视角,主流媒体权威报道,赢得受访代表委员一致好评。赴京报道团队人员精简数量、质量不减今年全国两会继续控制上会记者规模,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仅5名融媒体资讯中心记者随代表团赴京。上会记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报道量大的困难,在准确、安全、有序做好大会各项程序性报道之外,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市场风云变化的今天,传统报业及广播电视媒体面对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融合和互补,是摆在传统媒体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郑州报业集团与郑州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强强联合,在全国两会期间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除利用传统媒体形式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之外,还利用各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形式多种途径、创新模式、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探索出了一条地方传统媒体全媒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