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梁宗岱在二十年代赴欧留学期间,把陶渊明的十几首诗和散文译成法文,寄给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信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多么熟悉。”  相似文献   

2.
卡洛琳·凯莎在她的《叩响寂寞》一书的前言中坦白地承认:她的诗作受惠于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 凯莎正是从韦利的译诗中获取素材将其一组八首诗定名为“拟中国古诗”并题献给韦利。凯莎率直地承认,她从童年时代起就读韦利的译诗,并说:“像我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我受他的恩惠和对他的热爱是不可计数的。 无可否认,由于卡洛琳·凯莎的“拟中国古诗”是基本上模仿阿瑟·韦利的译诗,要谈论中国诗本身给予她的影晌是因难的。  相似文献   

3.
今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奥地利诗人赖纳·玛利亚·里尔克的“咏物诗”的代表作《豹》。里尔克(1875-1926)与卡夫卡是同乡,出生于布拉格一铁路职员家庭。因父母婚姻生活不和谐,他从小未得到母爱,天性敏感,多愁善感。少年时代遵从父训先就读于军官学校,因体质虚弱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中途退学,后又进入商学院,也以辍学告终。里尔克从小喜欢文学与哲学,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哲学与艺术史。他从青年时代起开始写诗,19岁发表了第一部诗集《生活与诗歌》,从此与诗歌有了不解之缘。1896年离开故乡布拉格到德国慕尼黑学习。他喜欢旅行,足…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我明知道它是没有答案的可我总是那么傻让它始终缠绕在心头曾经有件我做得很傻的事情我明知道它其实不必要可我总是那么笨让它成为无尽的悔f艮尽管你愿把一切锁进岁月的抽屉里可我的抽屉里永远锁着一封未寄出的信[评析] 一 “永远锁在抽屉”的是“悔恨”。诗写得亲切、朴实又含蓄。诗是含蓄的艺术,作者没有直言“悔恨”,而且把它“永远锁着”,“未寄出”。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实际这封“信”永远再也寄不出了。虽然寄不出,但通篇道出了作者在悔: “我明知道…···” “可我总是那么傻”、 “那么笨”,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说古汉语连词“仍”的一个义项吴茨明“仍”是我国古籍中多见,也是迄今口头和书面语言常用的一个虚词。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最早的古文献汇编《尚书》中,就都有“仍”这个词出现。《诗·大雅·常武》中有旬云:“铺敦淮渍,仍执丑虏。”《尚书·顾命》中有...  相似文献   

6.
自制酒窝     
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做过一件蠢事,这次我把它说出来,可是豁出去了呀,你们可别笑我。在一次体育课上,我看见同学何依雯脸上的酒窝好玩,便上前与她搭腔:“喂,何依雯你的酒窝真有趣,怎么有的?”“天生的,怎么,你也想要?”“想是想,但是没法子。”我无·奈·地·低下头。“谁说的!”“莫非你有法子?”我忙接过话茬,极·其··兴奋·地··问。“嘿嘿,那是当然的喽!”她得·意·地·说。于是把嘴凑近我耳根,告诉了我秘方。“原来那么简单!”听完,我连忙把手使劲按住脸颊,只·要·一··有空·就·按·。一天,我起得早,走到镜子前一照,啊,两个红点…  相似文献   

7.
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三单元选入了本词。我在教学时发现教材注释对“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解释有失偏颇。教材第61页注释④犤··只是朱颜改犦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是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查《辞海》对“朱颜”一词有这样的解释:1.指女子美好的容颜。①《楚辞·大招》“容则秀雅,··稚朱颜只。”②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汝女娇朱颜。”2.指青春壮健的颜色。①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勿以朱颜好,而忘…  相似文献   

8.
儿童车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您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但我买车票时还是孩子。”作家与鱼有一个很想成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信给马克·吐温,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信中写道:“听说鱼骨头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你吃了多少鱼?吃的是哪种鱼…  相似文献   

9.
<正>本人最早接触到“间隔性原则”这一范畴,是在1983年读到苏联热学家Φ·В·拉扎列夫和他的夫人М·К·特里福诺娃写的《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一书的时候。该书在概述了20世纪的科学革命及其概念论特点后,专用一章阐述了科学认识中的间隔性原则。我立即被这一新颖的方法论思想所吸引。又经过一段时期的查阅资料和独立研究,我写了《科学抽象的前  相似文献   

10.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子里所写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中的第二篇。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和纪念作者童年时的家中保姆——阿长的文章。在初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收在《朝花夕拾》中 )等篇目里也多次提到了她。可见阿长给鲁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回忆 !《阿长与〈山海经〉》中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童年鲁迅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对“我”拔草翻石头的告发 ;夏夜挤“我”睡席的“大”相 ;元旦早起为“我”塞福橘 ;平日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告…  相似文献   

11.
张学松 《天中学刊》2001,16(Z1):36-36
《诗经·东山》是一首反映周代兵役之苦的著名诗篇。诗篇的情景交融,委婉、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视为表现战争题材的名篇,给后世作家的创作诸多启迪和借鉴。而我认为这首诗在艺术上更为成功之处是它的巧妙构思。 《东山》的整体构思可以三个字概括,图示为:“雨→行→想”,即诗人(诗中主人公,解甲返乡的征夫)在濛濛细雨中,从“东山”行进在返乡途中,由此回忆过去,推测未来,从而表现诗篇的主题。在这三字的构思中,重心是最后一个“想”字,“想”的内容构成了诗篇的主要内容,揭示了…  相似文献   

12.
《论语·学而》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 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相似文献   

13.
诗是什么?古今中外谈诗者各自下有一定的定义.难以一一枚举。就我国文学史而言,大致意见集中起来有二: 一是“诗言志”。《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这是“诗言志”的最早出处。其后《诗·大序》继承和发展这一观点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二是“诗缘情”。此说出于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在时间上,它至少晚“诗言志”一千年以上。此说是对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其后,这两种意见时有碰撞,在诗歌创作上却都有深广的影响。汉、魏乐府的“饥者歌其食,劳…  相似文献   

14.
早就听说 ,本届初三学生爱给老师出难题。没想到新学期一开学 ,我便担任了他们的语文教师并兼任一班的班主任。一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 ,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评价并非虚言 ;但更重要的是 ,我从中获益匪浅 ,感慨万千。下面实录我和学生的几个课堂片段。语文课上 ,在分析两个短语“母亲的回忆”、“回忆我的母亲”哪个有歧义时 ,我和绝大部分学生达成了共识 :第一个有 ,第二个无歧义。一个男孩———陈强 ,通地站起 :“老师 ,第二个有两种读法 :一是动宾结构 ,回忆———我的母亲 ;一是偏正结构 ,回忆我的———母亲。”学生坐下了 ,我却愣在…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在第一单元的第四课中采用了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这首诗。其中有一句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编者在注释中对“何时可掇”进行了解释,译为:“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如此解释,笔者不能苟同。从全诗的结构来看,诗人引用了《诗经》中的三首诗来表现作者渴望招慕贤才之心。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思慕之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成句,表达了诗人礼遇贤才之心;“明明如…  相似文献   

16.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无考类辑有舒信道诗一首,题为《甘蔗诗》,附有小注云:“舒信道,无考,诗一首。(全唐诗无舒信道诗)”。按,孙望原诗辑自《渊鉴类函·果部·甘蔗六》,补逸误作“甘蔗五”,书系清圣祖命张英等所纂,实不足为据。考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四《果部·甘蔗·赋咏祖》,录有舒信道咏甘蔗诗,唯“还”作“仙”,“当垆”作“垆边”,“让”作“酝”,“祖”作“袒”,文字与孙先生辑诗稍异。同书前集卷一《花部·梅花·赋咏祖》有舒信道“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春”句,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李定、舒亶,也知其为凶狡亡赖而不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深人研究留学运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徐放鸣(1·l)认真研究中国的留学运动 为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咨询······……段雄(1·2)留学运动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 的重要社会现象··················……魏荣踌(1·3)深人领会留学生课题研究的文明属性…谢郑宇(l·4)留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值得研究···……茅家琦(1·5)深化中国留学史研究的三点思考···……李喜所(1·6)关于近代留学生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李良玉(1·9)留学运动的性…  相似文献   

18.
诗人之死—“独特的死” 完成了《十四行诗》和《哀歌》,里尔克如释重负,马上就写信给几位挚友:美莉涅、露、玛利·塔克西斯公爵夫人和尼斯,报告这一喜讯。大家也为他深感庆幸。正象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事业”《浮士德》的歌德一样,里尔克把往后的岁月多半也看成了命运额外的赐予。他除去与友人通信,翻译瓦雷里的诗歌和自己创作一点法语诗之外,就不再有大著作。再说,在经历了心灵的狂风暴雨的一个月之后,他也确实精疲力尽,需要休息休息了。他尽管仍然深居简出,却变得殷勤好客,宁静的米索古堡不断地迎送着诗人的新朋老友和仰慕者。1925年初,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闫福龄一、填空题:1·原始诗歌代表作主要有一、-2·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有一、、、-。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诗一篇。4·《诗经》中的诗分、、一、一三类。5·《诗》之“六艺”是指、、6.《诗经》中全面反映农妇终年劳动情景的长篇叙...  相似文献   

20.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一个句子是:______。2.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