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大君 《物理教师》2000,21(7):1-2,4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精髓。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要努力通过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以及学与创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独特精深的“教学做合一”等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要求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从而使“教学做”在“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他还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创造教育思想尤为重要。他根据当时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不盲目“崇洋”,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对传统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他的创造教育首先是行动的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章叶尊 《学语文》2008,(2):24-2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  相似文献   

5.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下面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培养良好个性发展创造能力──浅论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自然教学中的应用通辽市明仁实验小学陈建华在自然教学中遵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脑、手、耳、口、眼、空间,十分重要。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提高创造能力大有种益。以下通...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很有见地地指出:“教育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近年来,笔者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潜心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试行“答疑式”教学,收到可喜的效果。所谓“答疑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解答学生疑难、学生互相解答疑难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创造、所提倡的“生活教育”中,非常重视创造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一贯反对贩卖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苍白贫乏的死知识、假知识,反对老八股和新八股,大力提倡读活的书,读真的书,主张“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师生在做中共同学习真知识,在做中协作探求真理。创造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物理、化学、生物是三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而实验是手脑结合的最佳途径,所以开放实验室,增强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青岛二十四中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顾红梅 《双语学习》2007,(6M):58-59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与学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教与学分家现象的尖锐批判。他在“教学做合一”中强调:好的先生是教学生学,先生要边教边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真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提出了“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强调教学做合一。同时采用启发、主动、手脑并用的原则和方法实施创造教育。回顾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令艳 《宁夏教育》2013,(12):51-5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的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再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愈发觉得语文教学中当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曾经提出:创造教育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启发、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品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故此,教、学、做好化学实验,对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你们知道陶行知先生吗?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开展“重读陶行知人格教育理论,创造‘引导学生自我建构健康人格’学校辅导模式”的研究,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感悟了“爱满天下”的伟大思想,并从小树立起爱心。爱人生,做学会生活、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爱科学,做学会学习、求真务实、创新诚信的真人;爱道德,做学会关心、平等合作、民主自治的人中人;爱艺术,做学会创造、手脑心合一的人;爱自我,做学会自我教育、自治自强自立的人;爱自然,做珍爱生命、爱满天下的现代…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音乐教学中综合的学科范围很广,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都要综合,也不是每次综合都要涉及到各个学科,关键是要杜绝形式综合。手脑双全合用,追求价值综合,使之合理、自然、得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适当的"度"。也即要把握音乐课中学科的基础——音乐学科的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早期教育》2002,(10):37-37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没有“教”。当前,在幼儿园中进行的开放式区域化学习活动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是《学语文》2011年第3期一篇题为《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的教学论文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有“硬伤”,引用张冠李戴了。这句话不是叶圣陶所说,而是陶行知所言。  相似文献   

18.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一致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陶行知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0,(2):74-74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突发脑溢血,不幸辞世。许士骐先生闻讯前往探望,不忍先生就此离去,亲自在遗体上复下了手模和面模,将陶行知先生的最后遗容留存下来,供后人瞻仰,同时含有“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寓意。  相似文献   

20.
陈日铭 《陕西教育》2004,(11):15-1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做”数学,通过摸、剪、拼、量、画、做等手段,使眼、耳、口、手和脑等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动作,感知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一、动手操作,理解数概念 小学生是按照“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规律学习知识的。通过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