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中的基本内容之一。简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六年级简便计算总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简便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简算的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整理相关定律,并对比分析,厘清算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生对简算不很重视,特别是对计算过程中进行的简算尤为不重视。在教学中我通过实例引导学生重视计算过程中的简便运算。这道题看上去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计算过程中能进行简算。简算时要用到"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当前学生的简算能力如何呢?笔者通过分组测试调查发现:大部份学生在计算时,对题目有“指令性”(如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或“暗示性”(如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这个要求的,尚能根据有关性质、定理进行简算;对题  相似文献   

4.
简算是发展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从学生认识四则运算开始就逐步渗透一些运算定律、性质,人教版教材到了四年级下册还集中安排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所以,大部分教师思想上比较重视简算教学,但实际上学生的简算能力、简算意识仍然不强,常常出现:“老师,作业要不要简便运算”的现象。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简算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简算的价值,把简算变成内在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一、找准理解支点,内化算理算法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人教版)整理和复习的练习第7题(课本第142页)安排了15道试题,要求学生“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并形成技能技巧。在计算第7题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观察每一道小题,认真分析数的特点、运算符号及运算顺序,根据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合理、灵活地运算。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掌握技巧,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的分类归纳,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学毕业考试教学的试题中,单独要求简算的题目不多了,大多数的要求是"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这类题是将用一般方法计算的题目和能用简便方法计算酌题9谗编在一起,同时提出附加要求——能简算酌菩简算。题目的这一变化,提高了对计算酌零求。对灶,同学们必须牢固掌握芦斤学过酌计笪法则、运算定律、性质,积、商酌变化和不变规律等,面对题目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运算关系及数酌特点.从而准确、迅速、合理、灵话地获解。现在,咱们一起看看下面酌例题吧。  相似文献   

7.
刘保新 《河北教育》2003,(12):33-3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近日,笔者有幸听了四年级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这节课,令人耳目一新,感受颇深。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264+98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练习本上尝试,还有的学生轻声地讨论……然后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简便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简算的:把264分成262和2,2和98可以凑成100。264+98=262+2+98=262+(2+98)=262+100+362。  相似文献   

8.
简算意识是学生计算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思想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简算意识对于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用心观察、鼓励学生区别比较、精心设计简算练习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对学生进行简算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不仅能变难为易,变繁为简,提高计算速度,而且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性质、定律等,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改前后,简算内容变化不大,教师可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做好简算教学的传承与革新,让简算教学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只含一步乘或除的三步混合式题,初步知道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这里学习的三步式题则出现前两步要连续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及带括号的三步式题。所以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  相似文献   

11.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将这些运算定律、性质推广到小数,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练习三十六第14题的6道小题要求“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计算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总复习第6题“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的要求,复习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6道小题。最后,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合理、灵活运算。第14题的6道小题分类指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小英 《小学生》2023,(7):124-126
数的运算属于“数与代数”的重要部分,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包含根据法则正确运算和根据运算律正确运算(简算)。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重技巧轻思维”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算模型的建构,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针对简便运算的教学,本文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算理本质的建模,要多角度、多样化开展简便运算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运算的结构特征与相应的定律、性质或规律相仿,简算的因素比较明显,对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逐步提高简算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复习阶段怎样设计简便运算练习题呢?我认为简算题的设计应改变原来练习中运算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来练习的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实际计算中的审题能力和合理地选择最佳计算方法的能力。下面就如何设计简便运算复习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知,简算应成为借助于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来比较与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增强数感等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教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而简便计算是计算教学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材及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两步混合计算的基础,知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本节课内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三步混合运算。这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乍一看,本节课解决的是运算顺序的问题,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所承载的任务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处理好算法和算理的关系《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相似文献   

17.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12,(12):40-41,45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而简算又基于其在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及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成为计算教学中的"重头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然而,简算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简算教学实效的达成。深入理解简算教学的目标,准确把握简算教学的真谛,完善简算教学评价,对改进目前简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简算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者说课屠毛爱(河南省永城市第五小学):在以往的教学中,可能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而更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我们应该意识到,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呢?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生活情境,利用"摆图片、摆小棒"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生通过动脑想、动手摆、动笔算,由直观的图片、小棒,层层深入,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运算顺序。其中渗透了"几何直观"的意识,直观了才易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总复习第9题安排了10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要求“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下面谈谈我对这道简便运算题的复习指导设计。(一)回顾复习简便运算是根据算式的特点,运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过程简便。而运算定律、性质是学生从三年  相似文献   

20.
从每学期的监考、阅卷中,我发现了一些现象:(1)小学数学测验第一题多为口算或直接写得数题,然而学生答题时,多数学生却用笔计算出答案,而非用口算心算直接写出答案。(2)还有一类必考题是简便运算,学生们在答题时就用做混合运算的方法去计算,导致的结果是答案正确、过程错误而不得分。(3)现在很多中学生连基本的常识都不会,如25×4、8X25、125×8、15×7等都要用笔去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