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第一次大的会战,对于日后中日两国战略的实施及其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会战期间,中日双方投入进百万大军,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激战三个月,中国军队顽强作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本文拟从淞沪会战会战前后中日双方的部署情况以及会战的进程等方面,解析淞沪会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在探讨中日双方在抗战初期的战略与淞沪会战的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淞沪会战对整个抗战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日军金山卫登陆计划的出笼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驻军奋起回击,正式揭开了抗日民族战争的序幕。继平津失陷后,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日本军部原来设想十天攻占上海、三周夺取南京……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集结部队,向驻守在闸北宝山路和八号桥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战,淞沪战争揭开序幕。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日淞沪战争正式发生在8月14日。一、“虹桥事件”——日本增兵上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北平、天津等华北地区,近卫文麿内阁批准日本军方提出“三个月内解决”中国问题的速战速决计划,日本悍然决定全面侵略中国。7月17日,日本政府召开五相会议,决定动员40万军队用于侵华战争,要用武力灭亡中国。8月7日,日本政府又召开四相会议,根据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当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向中国的东大门——上海时,国民党政府立即组织了抵抗。先后调集70万大军,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了三月之久的会战,这就是名震中外的八一三上海抗战、亦即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战场上规模巨大,战斗惨烈,牺牲最多的一次大会战,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扩大华北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攻占上海,借以打击中国  相似文献   

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过淞沪大会战,日本取得了中 国东部的制空权,中国剩下的战机不过100架,日寇宣称6个月 灭亡中国。为了打击日寇的侵略气焰,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中 国空军决定出击,远征日本。接受重任的是中国空军第14队队  相似文献   

6.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西撤,日军占领上海华界。由于外交原因,上海两租界得以幸存(除虹口、杨树浦两区),但处于日本占领区的包围之中,与外界形成隔绝状态,被时人称之为“孤岛”。 战争中上海遭到日军轰炸,上海教育界遭遇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苦难时期。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下,战区学校大部分被摧毁。学生因家庭原因东西迁徙,住址不定,大部分也辍了学。即便是租界内的学校,也因房租高涨和学生稀少而不能维持,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处在停顿的状态之  相似文献   

7.
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七七”事变后华北战场上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的战役,它与淞沪、台儿庄等战役相配合,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一“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并作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侵占整个华北的战略部署。在这个部署中,占领山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驻华13年,从指挥攻占上海到进攻南京松井石根前后驻华13年,是一个“中国通”。在职期间,参与策划并积极支持侵略中国的行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在东京召集“东方会议”,商讨确立侵略中国的具体方针。1937年8月15日,松井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赴华指挥日军作战。淞沪会战持续近3个月,中日双方投人作战兵力超过百万人,战斗异常激烈。会战期间,日本参谋本部根据松井石根的请求,多次增派兵力,先后投入上海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14.5个师共约28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多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至当年11月,侵华日军在松井…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63页:“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也犯下了滔天罪行,仅1937年底在南京一地,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遭到血腥屠杀。”“1937年底”笔者认为应正确改为“1937年底至1938年初”。1937年八·一三淞沪开战后,日本疯狂进攻,威胁南京。在上海沦陷之前,国民政府于11月19日宣布迁都重庆,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抗战方针和指挥的错误,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占领,日寇进行了灭绝人性持续六个星期的杀戮,由此推算南京大屠杀结束时间应为“1938年1月下旬”,而课本中的“1937年底”明显是不准确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湖南省炎陵一中@张甲兴…  相似文献   

10.
①画中的两个军人代表中日两方军队。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军看着手中的怀表计算着时间。表示他妄图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中国军人愤怒地举起步枪,狠狠将枪托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日寇以迎头痛击。“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在上海顽强抵抗,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大谬     
“国民党军队”及其指代用语“中国军队”在课本中曾多次出现。前者如 :课本第 3 1页 :“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忻口阻击日军” ;第 42页 :“(新四军 )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 ;第 43页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处于消极应战状态”。后者如第 2 7页 :“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第 3 0页 :“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中国军队被迫全线撤退” ;第 3 1页 :“日军对中国军队忻口防线 ,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术 ,……” ;第 3 2页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 ,…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为牢记血的历史教训,揭露法西斯的残暴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略述当年日寇入侵桂东的概况,以激发同胞爱国之激情。 中国的抗日战争,确切地说,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则从1937年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广西作为八年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曾两次遭受日寇入侵。1939年11月,日寇第一次入侵广西,占领桂南十多个市县,国民党及桂系当局为确保当时南方国际交通线的畅通,组织了以昆仑关为主战场的桂南会战,消灭日军五千余人,遏止日寇深入广西腹地,结果得到广西军民的热烈拥护。然而,1944年夏季,日本帝国主义为挽救太平洋战争失败的  相似文献   

13.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在华北大举进攻,一面又积极策划在上海挑起战争,企图摧毁中国的经济中心,直捣南京,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驻军英勇抵抗,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自三十年代初一直在沪居住的宋庆龄与上海人民一起投身于空前壮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为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宋庆龄一贯遵循孙中山“共同奋斗救中国”的思想,勺\·一三”抗战爆发前,她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3…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平津。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国的文化学术中心也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不久,北方三所最著名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但随着日军的南侵、武汉的失守,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长沙会战及其历史意义周盛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防止中国军队策应广九路香港方面的作战,于是先发制人,发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方称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前后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诱敌深人,后退决战。1941年12月初,日军第1...  相似文献   

16.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图谋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河南会战为该战役的第一阶段,日军在河南会战中使用了战车第3师团。日军的战车师团在豫中平原上快速推进,配合步兵部队完成了一系列作战。中国军队面对师团规模的战车部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遭到惨败。日军使用战车师团是中国军队河南会战中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39年2月,国民党在湖南南岳开办游击于部训练班(以下简称“游于在”),调训各战区军政于部。游于班共办了三期,于1940年3月结束.由于国共两党通力合作,游干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共合作史上和抗日战争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一、南岳游干班的创办,基于对抗战初期抗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调集几百万大军在正面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阵地战,先后进行了太原会战、淤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虽然阻滞了D军进军速度,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但由于在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下.没有采取灵活机动…  相似文献   

18.
“九 · 一八”事变后 , 日军占领了东三省后日益疯狂。1933 年元旦之夜 , 日军攻击山海关 , 东北守军何柱国部败退 , 日寇铁蹄踏入与东北毗邻的热河省。2 月下旬热河省主席汤玉麟麾下十万大军不战而逃。3 月 4 日 , 日军以 128 人轻取热河省会承德。此后 , 日军马上分三路进犯长城各口 , 平津告急 ! 举国震惊。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张学良被迫辞职 , 由何应钦代理。北方各军及中央军的增援部队火速集结。中国军队要依托古老的长城 , 在独石口、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处与侵略者展开一场殊死大战 , 这便是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应大书特书的震…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接二连三地迫使国民党反动政府同他们签订一系列卖国协定。以下几个就是在天津签订的。塘沽协定一九三三年二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热河后,又大举进攻长城各口。长城沿线的中国守军自动进行抵抗。国民党政府却制止部队反击日军,并加紧镇压抗日运动,使得日军得以经过冷口、滦东地区直逼平津。在日军步步进逼的情况下,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国民党政府的代表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茨在塘沽签订了停战协定,即所谓“塘沽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军队从长城各口撤到延庆、昌平、顺义、通州、香河、宝坻、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南地区,今后不准越过该线;日本可以用飞机检查中国军队撤退的情况;划冀东为非武装区。根据这个丧权辱国的协定,国民党政府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对我国东北及热河省的占领,并使华北  相似文献   

20.
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组织了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歼敌40余万,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卢沟桥抗战是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战。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件,炮轰宛平城;随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举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应战,进行了拼死抵抗,直至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