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很重要。但是,要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了解这一措施的内容及其影响,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下,开列的学习要点是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统一教材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中也有相同的内容,二者的思路是一样的。以研究古代思想文化见长的葛兆光先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这个脉络不是历史本身的脉络,而是根据我们现代价值观念重新建立的叙述脉络……这是一方面根据中国儒家正统意识,一方面根据欧洲启蒙思潮的历史线索,在中国发现和书写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习目标导航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1994—1998年曾出过大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1996年“唐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地位”题)、科技发展(1995年“三大发明在中、欧的不同遭遇”题)、思想文化(1994年“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题、2002年文综卷“儒家思想”题)、文学艺术(1998年“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征及原因”题、2003年文综卷“长城”题)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史在近几年高考中愈来愈被重视。选择题中,每年都有科技史内容,如2002年广东卷徐光启题,2003年全国文综卷《齐民要术》题,上海卷徐霞客题,2004年全国文综卷中西科技对比题。2004年以来,运用选择题考查文学艺术内容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杜甫题、上海卷屈原题,2005年全国文综卷建安文学、唐诗、话本题,上海卷青铜艺术题。在能力要求上,主要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和运用有关原理深入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渊远流长,数学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学好数学,就非常有必要了解我们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历程,而要了解这个历程,“算经十书”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古代中国,基督教先后四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并引起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迄今为止,学术界主要关注近代中国(1840-1911)基督教与中国官绅士民之间的矛盾斗争(即反洋教斗争),而对中国古代(唐朝至清朝前期)的反基督教事件很少论及。通过对比问题以分析,有助于中国古代基督教会史和社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各省的高考,涉及到历史学科的试卷主要有三种类型:文科综合卷、文理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其中,各种类型的试卷又有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形式,其考试内容也分成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除文理综合卷只考高中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以外,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既考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也考选修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一、新课程版考试内容的变动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和《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  相似文献   

10.
朱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72-75,80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主流是开放大气的。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先秦直到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不包括思想史的内容)及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本专题史实丰富,需要识记、归纳、概括的内容较多,复习时应注意线索的梳理与史实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叶守义 《学语文》2010,(2):28-29
中国古代诗歌灿若星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传承这一瑰宝,每年的高考也把此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如何做好古代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汉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奠定了2000余年封建社会的制度、规则、模式,而且其朝代之名也被用来命名一个古老的民族(汉族)和她所使用的文字(汉字)。因此,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具有旗帜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结构与学习价值(一)知识范围与结构古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生活主题,主要涉及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教材把中国历史划分成了9个主题,以中华文明起源为基本原则和线索,增强了形象性,强调了历史延续性,强调了人性化(以人为中心,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强调了整体性,具有综合特征,强调贴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去感受古代生活,增加了感性认识;以中国古代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史教学中,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艺术板块的内容,我们一线教师总感觉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学生学习了相关内容但构不成什么印象,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说的“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加深对历史上以...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本文通过对古人主食、肉食、食器及食俗的考证,分析古代中国人吃得广泛和追求关食的原因,并论述了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结构与学习价值 (一)知识范围与结构古代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主题和古代中国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关,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以及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气在现今的物理学中可以机械地理解为“气体”(相对固体、液体的物质形态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色发展现点。 充分了解气对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武术、兵学、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传统道德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商周神话与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原的精神母体,从商周神话亦可以追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生的某些重要特点,(一)商周神话中始祖神话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很早具有的夫伦倾向,并影响到中国古代复古恋古、以古为是审美观念的形成。(二)商周神话的生命意识,寄需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生命美学精神。(三)商周神话人化程度低和叙述因素缺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中国艺术审美的发展道路,影响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风格的形成。(四)从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杂志》2006,(2):67-67
《计算机时代》月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主编,1983年创刊,是《中国期刊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技术广角、例络天地、信息安全、应用实践、经验技巧、考试园地、计算机教育、企业信息化等,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邀游在信息的海洋里,了解最新动态,掌握最新技术,享受精彩纷呈的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