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将灵芝文化引入灵芝产业中会提高灵芝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灵芝文化的发展,把灵芝文化当作一项产业发展,将会使灵芝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最终使灵芝文化和灵芝产业相互促进谐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灵芝的故乡,中华灵芝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的众多方面.根据灵芝文化开发现状,为使灵芝产业做大做强,应突出大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建设灵芝人物雕塑公园等,深人挖掘和开发灵芝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相似文献   

3.
灵芝的代料栽培技术陕西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723000)周选围灵芝,俗称灵芝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被我国民间推崇为长生不老之药,在中国药学史书中被列为八大珍品之一。随着灵芝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灵芝制品的种类日益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08,(7):77-77
据东方网2008年1月3日援引同日《新民晚报》报道,为了摸清中国灵芝宗族谱系,2003年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在上海市农委科技重点兴农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将在国内获得的共150多个灵芝菌株统一栽培,详细记录它们的栽培条件和采摘时间等,并跟踪拍摄各个灵芝菌株不同生长期的照片共4000多张,利用形态分类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逐个菌株进行鉴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灵芝药用资源信息库。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史学界中,姚伟钧先生作为著名的饮食史专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的基本构架和发展变化,以通观全局的宏观眼光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阐发了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汉唐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内在规律,及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间的互动关系。另外,姚先生还对中国古代饮食典籍进行了梳理与考证,阐明了文献典籍在中国饮食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姚先生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对中国饮食史研究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灵芝的有效成分及经济价值陕西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723000)周选围灵芝属(Ganoderma)真菌是一类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其中以灵芝(G.lucidum)(又名红芝、赤芝等)和紫芝(G.japonicum)(即中国灵芝)的药理价值最...  相似文献   

7.
汤欣瑀 《黑河学院学报》2023,(10):158-161+165
嘉禾与灵芝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祥瑞,具备“德感上天、盛世之兆”之含义,常作为政治符号出现。清代以前,贵州嘉禾、灵芝的记载少,且未与中央进行互动。至清雍正朝,贵州嘉禾呈迸发之势,且数次出现灵芝,此现象深受中央重视,借此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双向互动。这实质上是中央政府为在贵州推行王化政策,将具有祥瑞含义的嘉禾、灵芝具象化为中央政府“德治”体现。嘉禾、灵芝的出现既论证清王朝在贵州推行一系列政策的合法性,也回击灾象迭生的言论。后嘉禾、灵芝的文化含义在贵州不断深入,促进了贵州内地化的进程,增强贵州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8.
"灵芝"作为一种仙草、仙药甚或是超自然的祥瑞之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人诗歌作品中的"灵芝"意象,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在唐人那里,"灵芝"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圣物,与上古时代瑶姬精魄及巫山神女的凄美传说密切相关。瑞草"灵芝"作为图谶巫术中一种隐秘的政治变革力量,它的出现又是天人感应、政治祥瑞与伦理教化的具体体现。唐人在作品中不断翻唱"灵芝"谣曲,对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的隐逸传说心驰神往。此外,唐诗作品的"芝田"主要意指道教神话中的"灵芝"产地,同时又喻指人们所耕种的沃土良田。  相似文献   

9.
有人根据新旧《唐书》中著录的《种芝经》和唐诗中的"芝田",认为唐代已有灵芝栽培技术。《种芝经》内容虽已不存,但从性质和年代相近的文献《种芝草法》和《太上灵宝芝草品》来看,文中不认为《种芝经》可以被视作唐代的灵芝栽培专著。而唐诗中的"芝田"一词实际上典出曹植的《洛神赋》,本义为仙人种芝草处,在唐诗中有时指虚渺的仙人种灵芝之田,有时指现实生活中的农家良田,但并无人工栽培灵芝之田的意思。加之唐代发展出的三种栽培大型真菌的技术均与灵芝无关,因此实际上唐代并未发展出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邵延枫 《科技文萃》2000,(11):145-147
在中国医学史上,没有哪一种生物会像灵芝那样长期处在神秘光环之中,它一度被视为"灵丹妙药"可以起死回生,那么被西方人称作"神奇的蘑菇"的灵芝果真如传说的那样拥有神奇的疗效吗?今天的现代医学究竟该怎样正确解开灵芝之谜?日前,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金鸡、华表奖的庞大创作阵容,历时一年拍摄完成了我国首部全面揭示灵芝之谜的科教纪录片<中华灵芝走出神化>,对各种关于灵芝的神化、歪曲、夸大和误解进行了一次科学的大清理.  相似文献   

11.
李渔在中国饮食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一书中,尤其是其中的《饮馔部》展现了李渔尚节俭、近自然、鄙肉食、鲜本味、巧烹调、重养生的六大饮食风格。李渔总结继承了前人的饮食思想,更影响了包括袁枚在内的一大批食学家,在中国饮食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赤芝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L9(3^4n)正交试验设计,以茵丝的长速、长势、干重为检验指标,研究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的不同用量比例对赤芝菌种的影响,经过试验分析,确定了赤芝母种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用量比例,从中筛选出最适合赤芝菌种生长的四因素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泰山灵芝在海南春季栽培的适宜种植期,采用室内袋装栽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月29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9.67%,孢子粉生产率为1.25%;3月18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8.67%,孢子粉生产率为1.18%.它们分别比4月1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提高4.34%和3.34%,孢子粉生产率提高0.62%和0.55%,其产量差异极为显著.泰山灵芝在海南室内袋栽适宜的种植期为2月底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用薯干生产酒糟后的酒糟栽培灵芝的生产方法,于蒸汽控温控湿培养室进行栽培,缩短生产周期为35—40天,此法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灵芝孢子粉破壁前后Mn,Cr,Cu,Ni,Fe几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过程所用设备和容器是否影响孢子粉中微量元素Mn,Cr,Cu,Ni,Fe的含量。结果表明:Cu元素在孢子粉破壁前后没有明显差异,Mn,Cr,Ni,Fe几种元素均存在较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研究灵芝益寿胶囊(LZYSJN)的渗漉和水提取方法,优化其生产工艺,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对灵芝益寿胶囊中的灵芝、制何首乌、人参、五味子渗漉工艺和灵芝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灵芝渗漉以灵芝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 mL/min为最佳工艺;(2)灵芝水提取以灵芝药渣加水8倍量,提取两次,每次2 h为最佳工艺;(3)制何首乌渗漉以制何首乌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3 mL/min为最佳工艺;(4)人参渗漉以人参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5)五味子渗漉以五味子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灵芝益寿胶囊提取工艺的优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还原力测定、小鼠红细胞氧化损伤和肝线粒体肿胀的实验,比较两种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 Ganoderic triterpenoids (GTs) are the primary bio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Basidiomycotina fungus, Ganoderma lucidum. These compounds exhibit antitumor,...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一种特制低度营养保健型灵芝酒的试制方法、质量特色及其所含氨基酸成分情况.本试制产品被湖南省科委、省经委登记为科研新产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菌种保藏方法保存了29个食用菌菌株.结果表明:固体石蜡封口的斜面冰箱保藏法,对陈香菇[Lentinusedodes(Berk·Sing.]3个菌株外的其它26个菌株保藏4年后,全部存活良好,并保持其原有的生产性能.这一方法结合矿油保藏祛,可用于一般食用菌菌种的中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