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渊源。中国和新加坡国家都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教育,但是两个国家的德育实施方式却各有特点。对中国和新加坡德育实施方式的共性分析和差异进行分析,对于切实提高我国德育实施方式的实效性,推动我国德育工作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新加坡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之高世所公认,可以与欧美国家相媲美。特别是在精神文明方面,新加坡人一直是华人的表率。新加坡学校的德育对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功不可没。新加坡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因而其小学德育目标中儒家的特征比较明显。新加坡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德育实效性思考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浪潮不可避免,多元文化给德育实效性提出严峻挑战。新加坡与我国有着同样的文化根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新加坡富有成效的德育与坚持德育为首、重视德育内容改革、明确德育目标、践行德育实践和优化德育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考察新加坡德育历程,在比较中借鉴新加坡德育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节日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文章从节日文化的背景、内容、价值取向及心理差异等方面剖析了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的理念、方式、内容及评价等,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理念要少几个不准、内容要有便于践行、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和评价要有助于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是指对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学校德育过程的研究.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利于彰显学校德育意义,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创设德育体验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资源,实现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学校德育研究的有机结合.湛江雷州半岛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特色鲜明,其中以雷州文化为代表的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长期为当地学校德育实践所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学校转变德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德育习得方式,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形象化,合理建构德育资源和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一系列困境,而新加坡德育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对中新两国学校德育内容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在学校德育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学习并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会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级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其文化内涵是促进学校德育根系生长的深厚基础.遵从学校德育的根文化生长规律,班级文化的形成具有梯次特性,包括基于个体品德的个性文化以及基于德育框架的组织文化、基于主观意识的情感文化、基于群组风貌的集体文化.从学校德育根系的生长结构来看,班级文化的生成也有类似机理:一方面,要突出德育根文化的群体性;另一方面,要突出德育根文化的同质性,解决好综合素养上、职能担当上、目标导向上的文化差异.另外,德育文化的有序生成还需要加强包容文化、阳光文化、交流文化的支撑,努力形成健康完整的班级文化,以便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养分和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流行的学校德育划分方式无法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形成有效的解释力。与"是什么"的知识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不同的是,学校德育是关于"应该做什么"的教育。因教育情境的不同,其应包括批判、指导、疏导和控制等存在方式,由此方式划分,让学校每位员工都能开始适切的德育行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新加坡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挑战。新加坡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政策及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借鉴新加坡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需要从德育课程的规划、德育内容的研究、德育教育的落实、德育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着手,努力从实处、从细节加强对学生合理的丢弃教育,力争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借鉴吸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开展公民教育的经验,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应向公民教育延伸,以公民教育作为职业学校德育新的着力点,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作为其核心目标.为此,德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保障机制等都要实现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机制主要是指:在文化变迁与学校德育的运行过程中,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要素之间由于某种机理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运作方式.其影响的机制特点主要体现在自发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要素与系统的统一、整合性与协调性的统一、自觉性与能动性的统一4个方面.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变迁的特征即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对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渗透、德育理念的提升、德育目的的调控、德育课程的优化、德育制度的建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新加坡的德育教育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和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有相似的文化根基基,都面临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成功的德育经验,并在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于提高我国德育教育的效果有限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的文化经典和价值观念曾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代学校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的产生,即传统文化经典在现代德育体系中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处于“缺位”的状态.当前学校德育的“经典缺位”,集中体现为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和德育理论研究等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排斥,最终导致经典阅读和经典教育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丧失立身的基础,从而深陷于“断裂”与“缺位”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国家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是,将这门课仅仅当作一门课程来对待,会导致这门课在学校宏观德育建设中的缺位,影响其育人效果的取得,并容易造成校本德育课程对国家德育课程的僭越.这同时也不利于这门课程目标的落实,不利于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也不利于国家德育课程的实施.为此,需要在观念层面明确国家德育课程的德育地位;在体制上搭建教学部门与德育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在行动层面处理好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一与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思茅地区学校德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德育与经济社会;德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与智育、素质教育等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制定学校德育改革措施的前提和基础,而又这些关系贯穿在整个学校德育改革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将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论"德育实效"研究的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实效的研究在近几年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人们普遍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但通过分析其论证过程发现,这种判断是难以成立的.与人们的愿望相反,德育实效的研究对学校德育的发展有着以下负效应:削弱德育地位,忽视人文关怀,阻碍德育研究,打击德育信心.  相似文献   

18.
同属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存在诸多不同。围绕两国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主流价值观、方式方法和德育环境等方面探讨它们学校德育的差异性,可以为我国德育工作提供些许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思想教育乏力和文化建设薄弱的现象。德育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学校文化中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校风等三个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德育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协调,交互为用,社会和人这两个制约德育目标的客观因素通过网络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文化精神,开放办学,开展贴近学生的文化生活,巧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德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并逐渐渗透到学校德育领域.德育叙事研究是德育经验的理论方式,它有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能够弥补其他研究范式的缺陷.在德育研究领域开展叙事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