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低成本、适用性广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引用于多个产业和领域,并成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RFID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潜力逐渐凸显的当下,为高校提供直观便利、功能完备的RFID教学实验工具成为广泛存在的需求。基于EPC RFID G2 UHF(v2.0.1)协议,通过USRP和LabVIEW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用户界面友好、功能齐全的RFID教学实验平台,满足高校实验教学的需要,也可作为RFID协议研究、功能拓展的软件无线电模板。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及模拟实验平台的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梳理了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物联网与泛在网络和传感网之间的区别.以EPC物联网为主,详细分析了网络体系结构、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以Accada原型平台为基础,介绍了EPC物联网模拟实验系统的组建方法.研究成果对探讨物联网技术及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新技术运用出发,分别对RFID系统和EPC物联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应用RFID技术,但还仅局限在点或线的范围内,无法全面发挥RFID的优势。以某企业案例作为实例,将RFID技术应用于在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供应链系统架构模型。以一批产品从生产线到分销商的物流周期对比测算了RFID系统和原流程系统的主要环节耗时、货物处理完成率、标签识别率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RFID系统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因此将RFID在全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流程中推广才能真正优化整合内部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优势,结合农业高校的教学与管理特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物联网RFID技术在农业高校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的发展是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前提下,探讨基于RFID的物联网架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首先说明物联网和RFID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而讨论RFID系统模型、物联网中RFID识别的基本架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技术的高速发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感知矿山物联网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基于RFID感知矿山物联网的基础上,分析了感知矿山物联网中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缺陷,提出了改进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感知矿山物联网定位系统精度的方法,对矿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RFID与IPv6融合可推动物联网更好地发展。介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IPv6技术的特点,阐述RFID与IPv6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信技术中FTTH的到来引领人们进入光纤入户的时代,FTTH具有工程建设投资少,维护方便,高速入户等优势.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像互联网一样逐渐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物联网中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出现,加快了FTTH与RFID技术的结合.使RFID技术为FTTH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更有效而准确的途径,减少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排除障碍的时间.在研究FTTH建设模式及结构的基础上以某小区案例探讨了RFID技术与FTTH建设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教学、管理、科研和人才培养现代化水平,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以智能数字化校园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充分利用物联网主要技术特点,采用云技术、RFID技术、EPC(电子产品代码)编码技术、数字传感器等关键性技术,在基于物联网的云平台之上研究并设计智能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方案,以期更加高效、合理地解决校园资源整合、共享、管理等问题,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戴威 《华章》2010,(27)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网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EPC物联网中数据安全性问题,以及传统的PKI系统构建开销过大、认证体系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轻型的PKI加密算法.该算法结合EPC物联网的特点,通过引入EPC密钥和基于社会学信任协商模型的认证机制,对传统的PKI进行裁减,在不改变传统PKI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加密算法及CA管理进行简化,形成了轻型的PKI算法,构建了具有复合物联网特点的安全体系结构.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对EPC数据访问的控制,保证了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V Rajaraman 《Resonance》2017,22(6):549-575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has been around since early 2000. Its use has currently become commonplace as the cost of RFID tags has rapidly decreased. RFID tags have also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processors and sensors in them. They are widely used now in many innovative ways. RFID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IT systems of smart c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the technology used by RFID systems, illustrate their use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and discuss problem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when they are used.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技术是21世纪信息学科与产业关注的焦点,它将对传统的军事物流模式与技术带来巨大变革。该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探索了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机遇,立足于射频识别技术,分析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军事保障可视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了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络构件.通过对采用RFID技术物流应用的研究,指出了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RFID被认为是物联网的四大关键技术之首,在物联网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FID系统以指数级的速度生成数据,这将对数据管理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针对RFID大数据的挖掘将对各个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收益。数据管理领域的发展为RFID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而RFID数据的典型特征是数据系统的设计优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物联网作为技术模型,以RFID技术为依托,以当前比较完善的高等院校办公自动化网络为载体,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教科研等公共资源进行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为对象,在管理平台、组织结构、数据采集终端、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基地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设依据和模型。  相似文献   

17.
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将蔬菜供应链系统划分为种植地模块、加工厂模块、仓储模块、运输模块、销售终端查询追溯模块、RFID模块等6个模块,建立了蔬菜安全供应链的RFID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在蔬菜供应链管理中推广应用,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面跟踪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环境下的RFID系统中标签数目众多,读写器面临着同时阅读、修改多个标签的状况。在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标签的识别和信息的读取,降低系统时间开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FID安全协议的改进,在系统中采用双密钥技术,提高了服务器与标签之间的认证效率,实现了认证的快速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需求,高职院校应紧跟发展,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重点应用领域,提出了面向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领域的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方向,具有知识的多学科性与应用的广泛性。在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对于专业的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向与能力结构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境构建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有利于专业建设符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