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谈形如1/a+1/b=1/C命题的证法甘肃华池县第一中学路李明贵刊1995年第5期第19页所刊的《形如命题的证法初探》一文,阅之颇受教益。文中系统介绍了该类命题的四种证法,但证明过程冗长,学生不易掌握,为此本文介绍一个几何定理,并举例说明它在证明形...  相似文献   

2.
“1”是数学中的一个最简单的数字,却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不等式的证明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往往题目看起来一目了然,很简单,证明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下面我们将利用“1”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柳辰 《天中学刊》1995,10(3):41-43
指出了高等数学传统教材对重要极限1im(x→0)sinx/x=1的证明的不妥之处,提出此极限严密的证明方法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发现由k→(k+1)的关系.当按思维习惯从k→(k+1)去证明,思路受阻时,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由(k+1)→k逆向分析,则易揭示受阻原因,寻找到新的解题途径,从而顺利完成整个证明过程,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数列{(1 1/n)^n}剑散性的猜想是显然而见的,收敛的说明又是多种多样,作者就其可常用的几种方法给予证明,并给个别证法的一个推论,促以证明e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时代数学学习》2005,(10):47-47
问题 有17位科学家,他们之间都互相通信,讨论3个问题,而任意两个科学家只讨论1个问题.证明:至少有3位科学家相互之间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时代数学学习》2005,(6):49-49
题 证明:若1010人参加考试,用百分制取整数记分,总分为50501分,则至少有11人分数相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Cauchy不等式给出了极限limn→(1 1/n)^n存在的证明,说明了Cauchy不等式的重要性并摘要给出了该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3期刊登了肖安群老师撰写的《如何向学生证明1=0.9》一文,拜读之后也想对“1=0.9”的证明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鉴于众多一元微积分教材对极限limx→0sinx/x=1给出的几何直观性证明问题的思考,给出其分析法证明。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一章中,关于“1”的应用非常广泛,“1”经常出现在关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证明中,它的变换对解答这类题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就对这类题目中的“1”的变换作个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朱昌海 《教师》2010,(34):90-92
可见用诱导法证明公式的重要性。这种方法证明不仅知道等式是否成立,还可以知道公式如何通过等量变换而来,对研究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思路 一、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用它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有关证明与计算问题: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的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与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感受探索、合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不等式{1+1/n}^n〈3(n∈N^*)的证明通常是利用二项式定理将{1+1/n}^n展开,然后结合不等式的放缩技巧完成.笔发现,可以利用导数对此不等式给出一种简捷的证明,其证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极限中通项与极限值之间的误差估计是很有意义的,用欧拉常数和泰勒展式,证明这种误差的估计是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两个重要极限之一的证明,以往数学家们都是对x为自然数的证明,这里是以连续函数来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数学问题中,常数1的地位突出,它广泛应用于分类、比较大小、求值、证明不等式、三角变换等方面,解题时若能抓住1的特征,常使解题效果事半功倍.以下分类举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证明数列a_n=的极限=1,是研究数列极限的一道有代表性的范题.本文用四种方法给出证明,并指出在证明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方法一:用极限的分析定义证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动态耦合柱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有机污染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具有准确的测量精度,而且测量方法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20.
极限中通项与极限值之间的误差估计是很有意义的。用欧拉常数和泰勒展式,证明这种误差的估计是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