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危机干预策略,其中包括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控制、增强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危机预警机制等。最后,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和高校稳定的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晚,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专门机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因此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构建预防性干预、预警性干预、建立和完兽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危机干预信息网络系统,是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为此,有必要在明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类型的基础上,科学认识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模式,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立体支持系统,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人生价值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成为人的一种最有力与最有效的行为动力.目前,核心价值理念缺陷、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以及价值观念错位等众多价值观问题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诱因.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进行科学的价值干预,提高其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培养其对选择价值观的能力,加强正面价值观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高职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和健全专业危机干预体系等途径,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立体应对机制。通过科学的干预策略,有效化解心理危机,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危险性、紧急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的出现心理危机不可避免。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从关注问题学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管理体系、软环境建设和建立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队伍等五个方面着手,建立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
杜琼  王业祥 《教师》2021,(18):7-8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面对不断爆发的学生心理危机,各高校普遍感到压力巨大.文章尝试从心理危机干预的"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关注全体学生、完善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视角及培育大学生积极品质等建议来预防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校开展稳定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从建立大学生档案、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加强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建立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紧张、焦虑、浮躁和冲动心理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消除心理安全隐患,必须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普查,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建设;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高校四级心理安全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加强大学生国情、民情、社情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大学生的心理场域;建构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敏 《时代教育》2009,(8):49-49,51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日渐凸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及干预研究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分析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对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初步比较,探讨一种操作性强且符合高职特有心理特点的较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