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前期的图默、赖特等作家创作的“抗议小说”主要揭露美国社会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揭示种族歧视给黑人心灵造成的损害;中期的艾里森、沃克等作家创作的小说侧重反映在现代社会中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探索如何实现黑人个性的独立和黑人妇女的解放;后期的哈利、莫里森等作家创作的小说努力追寻美国黑人的文化之根,呼唤黑人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成长小说《巴德,不是巴迪》以其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独特的叙事策略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乃至20世纪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利用黑人独特的叙事策略达到建构主人公文化身份的目的。通过研究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可以发现,小说通过利用美国黑人英语构成"讲述者文本"并再现特定的文化现象来构建主人公的黑人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双性同体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理念。艾利斯.沃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紫色》中塑造了多个双性同体的人物形象。她以独特的小说创作理念展示了美国黑人女性对自我和独立的追寻,流露出她对两性差异的关注和对两性融合的提倡,表明了黑人女性对异性恋霸权和父权制的抗争和在经受残酷现实的打击后对男权社会所作的妥协。  相似文献   

4.
《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斯顿的代表作<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被冷落了几十年后才从尘封中脱出,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从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贾妮的出身、三次婚姻和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而把握该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理解它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选材切近生活,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感染读者。虽然他的很多作品以情感旋律作为内在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但他毕竟是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其小说中随处可见。短篇小说《虎种》以纯真与邪恶的完美统一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的种族问题,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之下,走上毁灭道路的过程。作者用洗练的笔法,写出了美国社会在繁荣外表下隐藏的社会危机,以及作者对世界、人类本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英语的形成及其特征张明美国黑人英语是在美国黑人文化和以美国社会为背景的黑人社区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方言,而与美国英语方言的地理分布无关。但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从奴隶贸易开始,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黑人英语主要是受南方白人英语方言的影响,所以,黑...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剧坛上的一颗新星,美国剧评界认为他是继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十部系列戏剧的故事背景中的九部都在黑人聚居区,分别描写了20世纪每个阶段影响黑人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作为一名民族主义者,威尔逊通过对美国黑人身份进行重新建构,试图唤醒美国黑人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非裔同胞的历史和身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包利平 《学子》2013,(10):34
1前言"街舞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黑人聚居区,它是一种民间舞蹈,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黑人青少年,是美国黑人"嘻哈文化"(Hip-Hop)的组成部分。由于这种舞蹈出现在街头、不拘于场地器械,所以称为街舞,并且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表演性和竞赛性。美国纽约和洛杉矶是街舞的两大发源地。街舞也称"Hip-Hop".我国街舞运动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与国外一些国家比较有一  相似文献   

10.
每个都有自己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为黑人争取到拥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逐渐认识到,南北战争所致力的解放黑奴运动并没有产生使美国黑人成为完全平等公民的预期效果。20世纪后期,美国黑人的公民权利受到州和地方歧视黑人的法规和惯常做法的层层约束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黑人志愿团体和教会,以及其他各阶层关心此事的美国人团体,同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黑小子:美国饥饿》是一部经典美国自传体小说。通过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赖特书写了身体饥饿和精神饥饿,并融入了对黑人民族、美国社会乃至人类生存的冷静观察,具有浓厚的批判性和哲理性。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赖特质疑和谴责了种族歧视,表达了美国黑人群体渴望融入美国主流话语、建构自己身份的政治诉求与情感呼声。《黑小子》问世后,赖特也跻身于现代美国伟大作家之列。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在成功描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黑人所面临的情感和价值困惑的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作者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作了深刻而令人信服的诠释:美国黑人的民族文化身份具有二重性特征,美国黑人文化既有非洲特性又有美国特性,将二者纯粹割裂开来或者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美国黑人只有将自己文化中的非洲特性和美国特性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确立和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3.
试析人权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又称美国非洲裔文学,它的发展同美国的黑人文化、种族身份、政治地位等的发展密切相关。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文艺复兴”(又称哈莱姆文艺复兴)是美国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文坛的标志。本文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观点出发,回顾了黑人文学发展繁荣的简要历史,透析了人权状况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凸显。  相似文献   

14.
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于2012年发表其第十部小说《家》.该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茜离家、受创、归家的经历,揭露了在看似“黄金时代”的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同时揭露了黑人自身的问题和阴暗面.本文聚焦小说女主人公茜,从女性书写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黑人女性只有坚守黑人文化和传统,凸显黑人女性文化的价值,才能获得疗伤的机会以保存自身.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的身份和形象经常在他们的电影中得到定位或者争议.美国黑人的身份从"黑鬼"到"非裔美国人"可以通过黑人形象在上世纪美国电影以及美国黑人历史上的各个事件中反映出.本文简要论述了20世纪早期美国电影中五种刻板黑人形象的定型,以及五种形象对后来黑人在电影中形象刻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作为奴隶存在,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到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签署了《解放奴隶宣言》,但是黑人仍然受到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开始反对这种压迫和不公平,黑人作家也开始活跃在文学领域。1952年,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发表了小说《无形人》,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争议。这篇小说不仅批判了种族歧视,而且提出了人们普遍面对的困境:寻找自我和个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伯恩(Robert Bone)曾经说过:《看不见的人》是迄今为止美国黑人所他作的最优秀作品,大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优秀的美国小说。本论文试图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深深地刻上了种族、阶级、性别和身份的烙印。同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一样,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所阐释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观照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后学批评所关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紫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颜色》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文坛。小说深刻地描述了身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求取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而崛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寻求建立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为解读《紫颜色》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美国黑人的女子教育观,从政治、经济、历史学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作为研究范例,纵观了19世纪美国黑人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出美国黑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路的艰辛,反映出19世纪美国男女和人种之间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