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飞  金胜利 《教师》2014,(32):100-102
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惩为目的,它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一个好的教师评价制度,除了要保持青年教师外在的绩效压力,还要给予青年教师内在激励,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建云  王卓 《教育科学》2005,21(1):14-16
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在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无法取消的背景下进行的。本文认为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键不是要否与奖惩挂钩而是如何与奖惩挂钩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实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实质上是把评价从一种单纯的管理手段提升为一种专业指导,通过评价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予以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以调动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前提,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规划、积极获取外部评价信息来不断学习,不断调控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与王斌华教授商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非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势不两立,而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上说,将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以对立关系进行探讨是不妥的,因为教师评价的目的原本就应是发展性的,奖惩只是一种手段。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管理和教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评判、奖惩和监督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这不仅限制了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评价资源.要真正发挥教师教学评价在保证教师投入教学、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应当在实践中逐步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师评价体系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制度包括了以考核教师资格和能力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和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制度.现代教师评价应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为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教师评价中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导向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教师评价中应当通过对教师长期工作的全部表现与实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以达到通过评价起到促进教师和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对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教师自评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生和家长是参与教师发展性评价不容忽视的主体 ;发展性评价与奖惩评价虽然目的不同 ,但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以利用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弊端日显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评价。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只有消除了这些阻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奖惩性教师评价有一定的弊端,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的。它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特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步骤。  相似文献   

11.
李帮魁 《今日教育》2004,(11):36-37
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是以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和多重——成功智力学说评价观为理论基础的,强调评价应当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素质的综合考查、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全新评价模式。奖惩性评价突出评价结果的奖惩作用,以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实现目标。由于奖惩性评价中的奖与惩的教师都是少数,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评价导引着教师发展 ,进而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 ,已引起广泛关注。归纳起来 ,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教师评价模式 ,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我们认为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着客观的社会基础 ,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 ;发展性教师评价也非完美的评价样式 ,也存在着自己的悖论。教师评价应把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复合性评价才是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一、奖惩性评价 :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 ,…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一方面靠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是靠学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一般分为奖惩性评价制度和发展性评价制度两类:前者重在鉴定,主要功能是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后者重在诊断,主要功能是帮助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升我区教师的专业水平,2009年6月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对全区的初中教师进行了发展性评价测评,并利用测评结果引导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凌飞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216-217,230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构建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主鉴定性教师评价为辅的高校教学督导评价新模式势在必行,同时也顺应了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奖励、表扬、处罚等奖惩性手段使教师保持一定的外在压力,实现教师的被动发展;同时通过激发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等发展性手段使教师保持内在的自我激励,实现教师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德丽 《培训与研究》2008,25(8):122-124
本文从分析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功能——“奖惩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结合评价的主观目的和实际需要来探析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有效评价教师之目的,而不是绝对地把二者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16.
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功能——“奖惩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结合评价的主观目的和实际需要来探析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有效评价教师之目的,而不是绝对地把二者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17.
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各具特征和功能,由于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是奖惩性评价,我们倡导开展发展性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性评价不会消亡,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各具特征和功能,由于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是奖惩性评价,我们倡导开展发展性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性评价不会消亡,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以奖惩为目的,面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这种终结性评价机制虽然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对教师有激励作用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与教师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国外教师评价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综合运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来,教师评价按照评价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类: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教师过去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得出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